分享

《香水》|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wsgmail 2021-02-05

关于作者

聚斯金德1949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68年起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历史,后又到法国的艾克斯-马赛大学进修。1981年,他凭借《低音提琴》一炮而红,1985年,《香水》的出版为他奠定国际声誉。此后,聚斯金德又出版了包括《鸽子》在内的几个短篇,同样广受好评。

关于本书

《香水》是聚斯金德最著名的小说作品,1984年秋天开始在报纸上连载,1985年出版后,当年就卖出了30万册,后又被翻译成25国文字。到九十年代初,《香水》的全球销量就已经突破了两百万册,至今仍长销不衰。2006年,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球收获过亿票房。

核心内容

《香水》是一部糅合了历史小说、艺术家成长小说、犯罪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混合体,主人公格雷诺耶的孤独、焦虑和虚无深刻地揭示了个体在理性驱动的物质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不同于传统小说“看”的视角,作者选择用“闻”作为切入点,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了叙事空间,在着力寻求独特“气味”的当代文学作品里,聚斯金德的《香水》是一座无法绕过的里程碑。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德语小说《香水》。

都说人是视觉的动物,每天我们都在依靠眼睛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人睁眼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起手机,看看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这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另一种感官的影响:嗅觉。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我们对气味的敏感和反应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加强烈,气味一直在潜意识中对我们的大脑发出指令。而《香水》这部小说,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假设:气味甚至能够用来操控他人的行为,谁掌控了气味,谁就能够成为世界的主宰。

小说的主人公格雷诺耶就是这样一个嗅觉的天才,他能够分辨并记住世界上所有的气味。他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世界上最完美的气味,并把它制成香水保存下来。可怕的是,这种香味只存在于某些红发少女的身上,为了实现心愿,格雷诺耶杀害了25名红发少女,制造出了能够让所有人神魂颠倒的香水。但他真的能从中得到满足吗?这种看似完美的香水又真的能让使用者感到幸福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小说,看看这个惊悚的故事背后,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

第一部分

《香水》的作者聚斯金德1949年出生于慕尼黑,当时的德国尚未统一,他所在的区域隶属于联邦德国。《香水》是他最著名的小说作品,1984年秋天开始在报纸上连载,1985年出版后,当年就卖出了30万册,后又被翻译成25国文字。到九十年代初,《香水》的全球销量就已经突破了两百万册。2006年,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球收获过亿票房。

《香水》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十八世纪启蒙时期的巴黎。现在说起巴黎,我们会自动联想到一些美好的、浪漫的形容词。但当时的巴黎却是一个脏乱差的城市,几十万人口挤在一起,没有空调,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找不到足够的空间埋死人,这些腐烂的味道都搅合在一起,可想而知有多臭。而其中最臭的,是一个建在公墓上的食品交易市场。1738年,格雷诺耶就降生在市场里的一个鱼摊上。他的母亲只有二十五岁,却已经生过四个孩子,每次她都把孩子扔在鱼摊下的垃圾里,让他们自生自灭。幸运的是,格雷诺耶比他的哥哥姐姐都要坚强,他的哭声从垃圾堆里传出来,因此获救,他的母亲却因为杀婴罪被判斩首。他被辗转送到了一家修道院,由教会出钱请奶妈抚养他。他还被起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名字: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名字的前半部分与一个被砍头的圣徒相同。后半部分“格雷诺耶”则是法语里的“青蛙”,一种能够用皮肤去呼吸的两栖动物,倒是预见了他独特的天赋。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小格雷诺耶的童年,那就是“惨”。奶妈拒绝喂养他,说他没有普通婴儿该有的奶香味,是个怪物,把他踢回给了教会里的一个长老。长老一开始不相信奶妈的话,结果醒来的格雷诺耶开始贪婪地闻他身上的味道,闻得那么起劲,像一只怀着敌意的动物。这可把长老给吓坏了,于是他又把格雷诺耶送进了育婴所。但是所里的其他小孩很快发现,他们闻不到格雷诺耶的味道。这让他们很害怕,想方设法地要弄死格雷诺耶。不过,他们又不敢太靠近这个“怪物”,于是始终没有成功。

实际上,除了没有气味这一点,格雷诺耶是个非常普通的小孩,普通的体型,普通的长相,普通的智力。他本身没有气味,但他的嗅觉却特别敏锐。他开始学说话也很晚,因为他是通过嗅觉去学习词汇的,所以那些没有气味的、抽象的概念,尤其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准则,他根本无法理解。正是这一点,注定要酿成最后的悲剧。

格雷诺耶八岁那年,教会突然不再付钱给育婴所了,一心想赚钱的育婴所所长可不做亏本买卖,转手把他卖给了一个制革匠当苦力。在制革匠那里,格雷诺耶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吃住条件也特别差,但他顽强地坚持了五年,终于得到了每天晚上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从此,他可以到巴黎城里尽情地闻各种各样的气味,把它们不加区分地收藏在自己的脑海里。某天晚上,他偶然闻到了一种无比美妙的气味,让他觉得自己要是不能占有这种气味,简直就活不下去了。他一路追踪,找到了一个正在切李子的红发少女。少女身上散发着他能想象到的最甜美、最纯洁的香味。格雷诺耶掐死了少女,嗅干了尸体上的每一缕香气。这辈子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幸福”这个概念,也第一次开始区别自己记忆里的几千万种气味,懂得了“好的”和“坏的”的区别。一直以来,他的目标都只是活下去,而现在他意识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掌握气味之美的人,就此确认了自己命运的方向——成为最伟大的香水制造者。

当时,巴黎已经有专门的香水制造商了。为了掩盖自己身上和周围环境的臭气,贵族王公们在香水上是很舍得花钱的。其中有一个叫巴尔迪尼的香水商,入行多年,生意却越做越差。因为他没有创造力,不懂得开发新的品种,而他的竞争对手却能够每季投放新的产品。就在他濒临破产,想要告老还乡的时候,来送皮革的格雷诺耶意外帮他仿制出了竞争对手的香水,并要求巴尔迪尼收他做学徒。巴尔迪尼在他身上看到了重振旗鼓的希望,把他从制革匠那里买了过来。

在格雷诺耶源源不断的新配方的帮助下,巴尔迪尼的香水生意又蒸蒸日上了。格雷诺耶在这里学到了配置香水的方法和蒸馏制香的技术,但这还不能让他满足。格雷诺耶发现,这种技术无法提取所有物质的香味,比如石头、玻璃、塞纳河水。他没法把自己感受到的气味保存下来,这让他感到绝望,就此一病不起。就在他病得快死的时候,巴尔迪尼告诉他,在南方的格拉斯市,有一种提取香味的好办法可以学习。这个好消息让格雷诺耶一夜之间战胜了病魔。他又花了三年时间,给巴尔迪尼留下无数香水配方后,才被允许离开巴黎,踏上了前往格拉斯的旅途。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中,作者沿袭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事无巨细地描写了当时的巴黎,铺展开了一幅巨大的风俗画卷,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体会这个时代的风貌。不同于传统小说“看”的视角,作者选择用“闻”的手法去呈现这座城市的细节。尽管聚斯金德始终不肯透露小说的灵感来源,但大部分评论家都会提到一本叫《气味的历史》的历史学著作。这本书把法国历史归结为一部气味的历史,把十八、十九世纪的巴黎描述成欧洲各种污秽的集结地。聚斯金德采用了同样的切入点,通过讲述启蒙时代未被认识、却与视觉历史同等重要的气味的历史,让小说不再受限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为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了新的空间。

回顾格雷诺耶迄今为止的人生,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部浓缩的工业社会发展史。格雷诺耶必须把自己扔进资本主义的经济引擎,成为资本体系中的一颗小螺丝钉,才能存活下来。在这个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理性主义占主导的时代,人是可以随时替换和牺牲的资源。讽刺的是,在格雷诺耶的背后,也留下了一连串死亡的痕迹:育婴所所长最终在通货膨胀中悲惨地死去。制革匠拿着格雷诺耶的卖身钱,喝醉酒后淹死在河里。至于巴尔迪尼,或许他在店铺里藏了太多的钱,他的房子从桥上轰然倒塌,夫妇双双去世。无论有意或无意,那些曾经压榨过、利用过格雷诺耶来换取财富的角色,都沦为了他的踏脚石,在为他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做出贡献后,最终奔向死亡。作者把他描述成一只虱子,微不足道,不被人注意,却吸干宿主的血生存了下来。这或许是因为与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不同,他的追求完全与世俗定义的权力或成功无关,他想要的东西并不在社会主导的体系里,所以他才得以在阴暗处存活下来。但他真的就能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吗?让我们接着往下读。

第二部分

离开城市里令人窒息的“人味”后,格雷诺耶第一次呼吸到了自然清新的空气。为了远离让他感到恶心的“人味”,他一路避开城市和人群,爬上了一座人迹罕至的山顶。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他就躺在山洞里,盘点自己的气味王国。他感到自己成了伟大的格雷诺耶,是这个王国的主宰,他心满意足地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独自生活了七年。然而,某天他突然意识到,尽管他占有了所有的气味,可自己却是一个没有气味的人。为了解决这个“存在危机”,他离开了高山,重返人间。

下山后,格雷诺耶编了一套自己被强盗抢劫、在山洞里关了七年的瞎话。碰巧,他遇上了一个沉迷科学研究的伯爵。这个伯爵认定土壤产生的气体对人有害,因此在腐烂土壤环境里生活了七年的格雷诺耶,成了他证实自己理论的理想对象。他为格雷诺耶提供新鲜的食物和整洁的衣装,并为他洒上紫罗兰香水。格雷诺耶骗伯爵说,紫罗兰也是从土壤里长出来的,紫罗兰香水自然也是有害的香味。伯爵听信了他的话,让他自由发挥,格雷诺耶趁机制造出一种“人”的气味。他洒上这种香水,走进人群,第一次被接纳,也第一次让人们意识到了他的存在,再没有人把他当成异类了。讽刺的是,这种掩盖在花香之下的“香水”的实质是猫屎、变质的干酪、醋和其他脏东西。格雷诺耶终于确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天分:他可以用气味去控制他人的反应,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用香味去掌握所有人的心。“因为人们可以在伟大、恐怖和美丽之前闭上眼睛,对于优美旋律或迷惑人的话可以充耳不闻,但是他们不能摆脱气味,因为气味是呼吸的兄弟……如果他们要生存,就无法抵御它……谁掌握了气味,谁就掌握了人们的心”。

不出意外,伯爵在格雷诺耶香水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的声望,伯爵本人却沉浸在伟大气体事业的幻想里不能自拔,独自爬上2800米高的山峰,自取灭亡。而格雷诺耶则继续前行,抵达了他七年前的目的地:格拉斯市。在这里,他又一次闻到了完美的少女的芳香,这一次,他要完成未竟的事业,设法占有这香味。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在一家香水作坊里学会了离析法和冷油脂萃取法,成功从没有生命的物体里提取了它们的气味。之后,他开始用小动物和人做实验,成功地提取了活物的气味。但这还不足以安抚他躁动的灵魂,他念念不忘的是那些最纯洁的红发少女的香味。他觉得那是“一种能够激起爱情的极其稀少的人的香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先后杀死了24名少女,在当地引发了极大的恐慌。但之后他消停了三个月,当地人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但一个叫里希斯的人却不这么想。

这个里希斯是个有权有势的参议员,他的女儿恰好也是红发的美丽少女。他认定女儿是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带着女儿逃亡他乡。但是,格雷诺耶靠嗅觉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一路跟踪上了里希斯一家。虽然这次追踪暴露了格雷诺耶的行迹,他还是收获了最后一份珍贵的香气。之后不久,格雷诺耶就被捕了,法院判处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行刑当天,格雷诺耶在行刑台上打开了他创造的完美的香水,在场的一万多人陷入了集体狂欢,把他当成神明一般顶礼膜拜,里希斯甚至要认他做儿子。格雷诺耶成功了,但是他并不感到快乐,相反,他看透了这种虚假的幸福的表象,进而憎恨这些盲目追随他的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能从爱里得到满足,而他的香水能带给他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虚伪的爱意。他悄然离开了格拉斯,再度回到巴黎。午夜时分,他走到一群流浪汉中间,用自己的香水给自己判处了死刑。他身上的绝世香水的气味,让人如痴似狂。于是,这群流浪汉怀着满腔爱意,将他撕碎、吞食,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第三部分

格雷诺耶的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我们似乎很难分辨,刚才读到的究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是神秘的传说。小说对巴黎历史的描写以及对制香过程的详细描述,营造了一种现实的氛围,而格雷诺耶的经历又是超自然的、近似童话色彩的。《香水》这部小说的51个章节都十分短小,有些甚至不超过两页。这种不同寻常的写法让格雷诺耶生命中的所有过客都沦为无足轻重的片段,也让读者与格雷诺耶的故事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他或许是文学史上唯一一个以嗅觉见长的天才,也是浪漫主义小说中疯狂型天才在现代反社会型人格的变体。他既是艺术家又是罪犯,这让《香水》看起来很像是艺术家成长小说和犯罪小说的糅合体。但更进一步去看,这其实是一部“反成长小说”,其中的主角虽然在技艺上日趋成熟,在确立个体身份的过程中却一步步走向灭亡。它也是一部“反犯罪小说”,颠覆了传统侦探犯罪小说那种可预测、可掌控,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而是从犯罪者的角度去讲述、观察并记录一切。

小说从一开始就把时代背景设置在了理性启蒙的年代。在这一时期,视觉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依靠图像的帮助去理解、占用甚至主宰自然。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把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或是对人类生存产生威胁的自然活动,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捕捉下来,用纸张或画布驯服它们。正因如此,尽管格雷诺耶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却没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因为他的一切都属于“短暂的气味的王国”。作者用视觉和嗅觉,将理性和直觉构建成一组对立面。里希斯没能救下自己的女儿,就是因为他依靠的是视觉的推论,而格雷诺耶的嗅觉天才让他根本无迹可寻。作者由此打开了另一种书写历史的可能,从而挖掘了启蒙理性中被遮蔽的一面。

作为一个嗅觉的天才,格雷诺耶自己却没有任何气味。从一出生,他的生存本能就压过了爱的需求,能够给予他温暖和爱的母亲必须死去,他才能存活下来。因此,对格雷诺耶来说,爱站在了生存的对立面。一旦他试图表现或体会到爱,死亡就会如影随形。童年时代的创伤导致了他在建立自我意识方面的病态和缺失。格雷诺耶试图用萃取法提取和保留某个实体的精髓的举动,可以看成是他无意识地想要提炼出一个“个体身份”的尝试,而这种尝试,与战后德国试图重建一个正常化的国别身份的意图,也不能说毫无关系。或许正是由于纳粹文化对视觉符号的盘剥,作者才选用了“嗅觉”这一元素作为格雷诺耶自我认知的途径。考虑到1984年小说连载期间,西德导演埃德加·莱兹拍摄的史诗电视剧《故乡》创造的的收视狂潮,小说结尾处“还乡”情节的设置,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隐喻了战后德国文学与电影中对“故乡”这一主题的重视。借由艺术的手法去呈现熟悉的、能够让读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的故土的一切,以此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个体处境。然而,在当时的德国,这种方式又难免陷入虚无的困境。

在现代理性对“自我”的认识中,驱动个体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要去掌控、操纵并主宰自然界的一切,从而构造一个由理性推动的世界。格雷诺耶从一个本能追随气味的幼儿,到一个熟练的制香师的过程,对应的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操控和驾驭。讽刺的是,掌握这种主流语言并不能够为他打开足够的生存空间。正如人类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体味,认为过度浓烈的个人气味是不文明的体现,嗅觉也往往与人性中动物性的一面联系在一起,而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对理性文明的追求,本质上就是相悖的。除此之外,他的制香技术的成熟恰好对应了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直至沦为文化工业商品的过程。虽然香水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快乐和满足,却无法为制作者本人提供慰藉。当格雷诺耶成为气味王国的主宰时,他也把自己从这个完美的、自我驱动的闭合体系里剥离了出来,因而只能走向自我的毁灭。格雷诺耶冷酷无情的工具理性导致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而这正是现代社会中无可避免的问题。他的孤独、焦虑和虚无深刻地揭示了个体在理性驱动的物质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当然,抛开前面我们说的这些思想性不谈,读者也很难不被这个故事本身的神奇魅力打动。小说中对于气味的出神入化的捕捉与描摹,被反复引用。中国作家莫言说过,在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今天,“小说家状物写景的功能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但惟有气味,是我们这些当代小说家最后的领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这最后的领地上,在那些着力寻求独特“气味”的当代文学作品里,聚斯金德的《香水》无疑是无法绕过的里程碑。

总结

好,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期的主要内容:

1. 《香水》是德国作家聚斯金德发表于1984年的代表作,是一部糅合了历史小说、艺术家成长小说、犯罪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混合体。不同于传统小说“看”的视角,作者选择用“闻”作为切入点去呈现这座城市的细节,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了空间。

2. 格雷诺耶试图用萃取法提取和保留某个实体的精髓的举动,可以看成是他无意识想要提炼出一个“个体身份”的尝试,在某种层面上隐喻了战后德国试图重建一个正常化的国别身份的意图。小说结尾处“还乡”情节的设置也暗合了战后德国文化中借由“故乡”这一主题重新确立个体身份和认知的倾向。

3. 格雷诺耶从一个本能追随气味的幼儿,成长为一个熟练的制香师的过程中,表达的是一种在现代理性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掌控、操纵并主宰自然的过程,也对应了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直至沦为文化工业商品的过程。这种冷酷无情的工具理性的产物,只能为使用者提供一种虚假的幸福,甚至将创造者本人推入毁灭的深渊。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徐惟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