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堂点睛】有关公民知识的学习与复习策略

 月之梦小涓 2021-02-05

作者:岳晶霞(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树立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无论是对于他们在试卷中分析和解决一些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还是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有勇气、有能力、有担当的有为公民,都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我始终相信,课堂是有灵性的。我们要努力让课堂变得唯美而有力量,让课堂散发出知识与品格的芳香。作为老师,学生的引路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树立网络意识,学会概括与总结。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在《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复习过程中,我告诉学生树立“13434”观念,以此来提练这一部分的主干知识,从而更好地记忆、理解及运用。

  “1”:一个根本原因:我国公民之所以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第一个“3”:“3权利”。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许多政治权利——(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3) 监督权。

  第一个“4”:“4义务”。我国公民依法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 遵守宪法和法律;(3)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二个“3”:“3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三个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3)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第二个“4”:“4途径”。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政治参与——(1) 民主选举;(2) 民主决策;(3) 民主管理;(4) 民主监督。

  当然,除了主干知识,学生还要掌握一些具体的细节,但是,有了这一条主线,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或许,在头脑的某一个角落,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把公民的体系搭建起来。

  诚如是,这也是一种我们老师的小确幸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