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案说医】老昌辉:吴萸天麻汤方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

 幸福靠自己DLEL 2021-02-05
【以案说医】老昌辉:吴萸天麻汤方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
【以案说医】老昌辉:吴萸天麻汤方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

老昌辉 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病,尤精于诊治肺系疾病。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杨某,女,时年61岁,于2012年7月26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今早偶感风寒,1小时前始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感,头晕与头颈转动无关,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无夹咖啡样物,无耳鸣,无心悸、气促,无胸闷,无腹泻。无高血压病史。

首诊证候

头晕,天旋地转感,恶心呕吐,无头痛,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无耳鸣,纳少,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血压150/80mmHg,神志清,无眼震,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心率76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眩晕

证属风痰上扰;治以祛风散寒,化痰降逆。方用老师经验方吴萸天麻汤。

处方:吴茱萸10克(打烂),天麻15克,茯神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党参30克,白术15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当归15克,大枣15克,炙草10克,法半夏15克。4剂,水煎服,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7月30日

药后头晕减,已无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觉口淡,纳少。效不更方,守上方,3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8月2日

患者头晕少许,纳增。守上方,4剂。

四诊:8月6日

已无头晕,精神好转,继续守方治疗,7剂而愈。

【按语】

辨证思路:眩晕一证,不外风、火、痰、虚。岭南人素体多为脾虚湿盛或湿热蕴结,以痰浊上蒙者居多。本案患者平素脾胃亏虚,痰湿内蕴,风寒诱动肝风,风痰上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蒙窍而眩晕。

治疗经验:老师立祛风散寒,化痰降逆之法,方用自拟之吴萸天麻汤(组方:吴茱萸10克(打烂),天麻15克,茯神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党参30克,白术15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当归15克,大枣15克,炙草10克,法半夏15克)。本方实乃吴茱萸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乃取半夏白术天麻汤之健脾燥湿,化痰熄风,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皆因此类患者大都平素脾胃虚寒,痰浊内蕴,每于六淫、七情诱发厥阴肝寒上冲,再于方中加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加川芎、当归以养肝血,人参以扶正,为标本兼治,常获良效。老师强调,吴萸须打碎方可出味。临床辨证要点:头晕,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加减法:若舌腻偏黄,或伴口苦,恐有化热之虞,可加寒凉清降之竹茹,泄热化痰,和胃止呕,亦可制约方中诸多辛燥之药。

临证体会:现代医学认为,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在中医门诊此类病人不少,不同的证型表现不一,而使用吴萸天麻汤的必定是具有眩晕、恶心、呕吐三大主症,伴舌淡、苔白厚、滑腻,脉弦滑等痰浊蒙阻清窍之证。如眩晕无恶心呕吐,或巅顶晕痛而察之舌脉不符,则非本方所主,当辨以气、血、阴、阳、五脏虚实治之,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则是统领在辨治眩晕的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