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月二十三,祭灶密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萧城言鸽教言也 2021-02-05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不同的地方的日期是不同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建立和谐社会,皇帝顺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既然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都在这一天拜神,那么工作人员(衙役下人之类)就只能推后一天再拜。到了民国,民间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就是科级以上干部二十三祭灶,一般群众推迟到二十四。也有所谓的“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神,有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较为可笑或不好理解的是祭灶密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供品是“冠糖”也叫“芝麻糖”,事由糖稀加芝麻加热拔丝而成,所以遇热特别黏。就是要让灶王上天汇报玉帝时多说好事少谈不平之事即只报喜不报忧。

       其实这样的述职报告怎么能客观真实反映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呢,怪不得那些大官、上神不考虑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在他们思想里百姓都过着幸福的生活呢!客观社会生活中有好多事不可思议,在神话小说像《西游记》等故事里也有影子,比如办事或求人办事需要“人事”等情节,换句话说就是人们都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或顺其自然吧,习俗,民风如此吧。还有就是玉帝也喜欢各路神仙的这样的汇报,显得自己等统治阶级都英明神武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