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甲骨文台历一窥

 赵文耕 2021-02-06

【2021年甲骨文台历末尾页,

隶书作品:本立道生】

中国的经典,和世界不同文化的经典,

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让人更好地生活,

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中国的经典,儒释道,

分别从不同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活的更明白。

作为一个中国人,至少要了解四书五经,

对于普通人来讲,佛家道家可能距离比较远,

相比之下,儒家经典更贴近生活,

所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真的应该去读一读看一看。

《大学》告诉了我们一个修身的路径

一个做人做事的方法论,

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021年甲骨文台历最后一页的书法作品:本立道生

出自于《论语,学而》,在《孝经》中也有引用。

对于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人,为政之道,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孔子的经验。

本,本意是树根

对于一棵树来讲,树根是生命之源,

没有了树根,树也就不能生存,

推而广之,人的生命成长,也有一个最关键的核心部分,

而且,离开了这个核心,人也就不能称为人了。

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孝悌也者,其为人(仁)之本与?

对于人的生命成长来说,孝悌是本。

如果抓到了事物之本,就能找到做人做事的方法了。

所以,在儒家经典的不同地方,都在阐述同一个道理,

那就是找到事物之本

找到本了,就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了。

正所谓:本立道生。

2021年甲骨文台历,之所以选择这一句话,

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

如果要学习中国文化,

也要找到文化之源,文化之本,

这个文化的本,文耕学堂主张,就在于文字。

【2021年甲骨文台历和故宫日历对比】

2021年甲骨文台历,

从文字的选择,到开本的大小,版面设计,

都比较注重和内容的协调统一。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甲骨文台历的封面,

颜色和故宫日历一样,都选择了中国红,

而且,甲骨文台历选用的红色当中,还有洒金,

这个是很别致的设计,

其实洒金,和中国宣纸是相符的。

另外,封面最明显的三个字,

很多人都不会读,有的人读作:十Z父

其实,就是甲骨文的三个字,

封面的左上角,还有一个暗纹,

像一个人的正面象形,

那个就是文的小篆写法。

这个字符在甲骨文台历内文中每页都有出现。

这个符号很重要,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示文的含义,

其实也简单,就用文来组词,

比如:天文,人文,纹身(文是纹的本字),

文,就是人们通过六根对宇宙外界的观察,

而得出一个一个符号,

这就是文。

所以才说:文以载道。

【2021年甲骨文台历,第一页,草书作品:文以载道】

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手写并制作甲骨文台历,

里面的所有文字,书法都是本人亲笔手书,

从文字的挑选,到书写每一个字,

耗费7个多月的时间,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作品的落款时间:庚子秋

这是写完内文之后的一副作品。

之后就是构思装帧设计,版面规格等等。

一直到2020年11月份审定初稿。

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甲骨文台历,

里面有很多人的付出,当然,更多的是时间上的付出。

希望大家喜欢。

【2021年甲骨文台历内页】

365天,365个字,

每个字都有五种写法

甲骨文写法(有的是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

这几种字体是文字演变中的节点,

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和提升。

历经5000年,文字未曾中断,一直到今天的简体字。

所以,大家所说的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

5000年传承至今,未曾中断

这个依据主要是根据文字而言的。

之所以今天依然在应用,

也是因为人们离不开他,

人们之所以离不开,就是因为文字是符合大道的

而那些曾经出现过,又被遗忘的文字,

那是因为失去了存在价值。

那么至今依然在用的

尤其是从甲骨文就已经产生的文字,

是不是符合了大道呢。

所以:文以载道

道理就在于此。

【甲骨文台历封面】

【甲骨文台历和龟壳】

【红色主题的甲骨文台历】

读者们相继收到了甲骨文台历,

第一时间上传了台历的图片,

有的朋友还做了一些场景,

比如这张,让自己读经的宝宝拿着台历合影,

这是一个很好的寓意和场景。

希望每一个读者能够从甲骨文台历中得到一定的信息,

并且以此为契机,

系统学习文字,深入了了解经典。

以下图片来自读者提供。

【2021年甲骨文台历】

这个朋友别有用心,

场景布置非常别致。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希望大家喜欢2021年甲骨文台历。

【点击上面图片,打开商城小程序,在线下单】

(图片:大旭)

相关链接:

我和我的甲骨文台历

甲骨文台历第四十八字——鬼

2020年甲骨文台历一窥

文耕学堂2021年亲子禅修冬令营招募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