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心脏病的“定海神针”,竟成肺癌新疗法?

 肺癌康复圈 2021-02-06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热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癌的报道,把这种微创热疗法吹捧的神乎其神。这种疗法真的如此神奇?是不是从此肺癌就可以治愈了?

当然不是,其实任何治疗技术,无论是化学药物还是物理手术,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虽说射频消融疗法没有那么神奇,但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肺癌治疗了。

“定海神针”到底为何物?

肿瘤热消融是针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精准微创治疗技术。

之所以称之为‘定海神针’,是因为热射频消融技术是在影像学技术(超声、CT或核磁共振)引导下,将针状或者多针样的电极刺入患者肿瘤,利用肿瘤组织内的离子分子电流方向转化,让肿瘤自身产生摩擦热,从而烧死肿瘤。也就是说,医生会看着屏幕,精准的找到病灶,用‘针’去烧死肿瘤。

射频消融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在1991 年,陈润芬和李庚山等中国专家也分别报道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病(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经验。

但其实射频消融术本身就是为治疗肿瘤诞生的,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曾利用烧灼的方法治疗浅表溃疡和肿瘤。 Rossi等于1990年率先采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消融模式,将RFA应用于肝脏原发性和继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成功。Anzai等1995年首次采用RFA治疗脑肿瘤,10个月后随访经MRI证实,所有病灶达到局部控制。

用时短,伤害小

1.    用时短

对于不同的患者,射频消融术只需要大约半小时到2小时的时间;根据一项研究表示,有的患者用时只需要不到15分钟的时间。

2.    术中伤害小

射频消融术不像传统的开胸手术,患者的表皮伤口非常小甚至只有一个针眼大小。且一般手术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者也可以避免全麻带来的一些风险和忧虑。

3.    副作用小

由于手术几乎只伤及肿瘤,所以术后的不良反应也会小很多。因此,很多年龄大的患者也可以耐受,从中获益。

4.    疗效好

如在一项报道中,患者因为局限的占位性肿瘤,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呼吸功能。医生采取的了射频消融术后,有效的消灭了正在迅速生长的肿瘤,同时缓解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在另一项研究中,23位患者均使用射频消融术,每个患者仅仅用了5到12分钟,就得到了完全缓解。经过两年左右的随访, 1年局部控制率为65.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3%、82.6%。

适合才最有效

那么射频消融术就这么无敌?没有任何缺点吗?任何治疗手段,都会有自己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消融术虽好,但是也要适用的患者才能够最大程度收益。

射频消融术适用人群

首先是肿瘤局限在肺部且大小数量并不超标的患者:

1. 病灶最大直径≤5cm的周围型肺癌;

2. 一侧肺的病灶数目≤3个;

3. 原发肿瘤已手术切除或已得到满意控制,病灶大小及数目符合第1、2条的肺转移瘤。

有些患者可能看到上面的条条款款,便望而叹步了。已经有了远处转移的患者就不可以使用了么?

微创手术的初衷本就是在治疗病灶的同时,减轻患者由治疗带来的负担和伤害,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既治病不仅仅是治病,更加要治人。所以其他情况的患者小编也给出两条建议:

一、如果已经有转移,但是原发的肿瘤甚至是某个肿瘤造成了正常组织的压迫,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功能。

二、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疗法都可以联合使用,来逆转患者的分期。例如本来肿瘤很大,不能使用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的患者。但是经过了化疗、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患者的肿瘤病灶可能已经缩小(得到缓解),达到了微创手术的标准,这个时候再联合使用射频消融术,事半功倍!

其实,微创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较为成熟了。这其中不仅包括射频消融术,还有介入手术:通过切断部分实体脏器肿瘤的血液供应,最终“饿死”肿瘤;冷冻消融:利用氩氦超冷刀技术“冻死”实体肿瘤,而今天文中介绍的射频消融治疗能“热死”除了发生在胃、胆囊、肠道等空腔脏器以外的一部分实体癌肿。

精彩文章:

免疫失调是肿瘤元凶,免疫力是最好的“肿瘤医生”

83岁老专家的忠告:别给癌症患者瞎出主意!

抗癌43年,92岁的她总结出5条抗癌经验!

来源:

1.何新红(2017.4.18)《肿瘤治疗利器---射频消融治疗》[Online]好大夫

2.许碧红(2018.2.8)《肿瘤竟然超怕热!对付肺癌肿瘤,这招神了~》[Online]健康界资讯,来源于天台县人民医院

3. GUO Ya,SUN Yahong,SONG Pengyuan,AN Yuji,HE Weina,SHENG Lijun.

. Clinical study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therapy (PMAT) for lung cancer[J].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 2013, 18(7): 64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