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生活】家庭必备“急救锦囊”

 balys 2021-02-06

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活动能力大不如前,极易发生跌倒、心梗、脑卒中等意外。此时该如何急救呢?医护人员到来前,怎样减轻痛苦,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让我们来学习一些急救知识,远离意外伤害。

跌倒是老人的第一杀手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诱因。若老人跌倒在地,应尽量保持冷静,周围人不要急于搀扶,而是判断跌倒者是否意识清醒。
1.能清楚回忆起跌倒经过,身体无明显不适,可尝试借助固定物起身。起身分为4步:侧躺,弯曲上方的腿,用手肘或手掌撑起上半身;爬向椅子等固定物;保持跪姿,两手放在椅子上;用手支撑身体慢慢起立,然后坐到椅子上。
2.若发现自己站不起来,要及时寻求帮助,打电话、砸房门、高声呼喊或用拐杖敲击物品制造声响,引起他人注意。而后,以最舒服的姿势静静躺着,等待救援。
3.如发现有人跌倒应将其缓缓放平至仰卧位,小心地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4.若跌倒者意识不清、有明显外伤、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千万不要搬动、摇晃或试图唤醒他,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来救治。


脑卒中争分夺秒抢时间
脑卒中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多发生在家里,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极易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急救时谨记“三字诀”——
1
辨症状
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时,要警惕可能是脑卒中,可进行简单的自测:复述一句话,判断是否说得清楚;对着镜子微笑,看面部表情是否正常;双手平举10秒,测试是否有一侧手臂难以抬起。同时,自查有无吞咽苦难、四肢麻木等症,一旦出现其中一项应尽快就医。

2
打电话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家属要解开患者衣领,取出假牙,保持口腔清洁。如果患者昏迷不醒,应将其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切忌摇晃或磕碰头部。

3
抢时间
发现脑卒中后,应尽快就医进行溶栓治疗,临床观察发现,越快做溶栓康复效果越好。
当老人突发脑卒中时,家属或随行人员不要随意喂药或喂水,以免加重病情。转送患者时用担架搬抬,动作要轻、保持平稳,如从楼上往下抬患者,要头部朝上脚朝下,此举可减少脑部充血。


传好心梗急救的第一棒
急性心梗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病。一般来说,心梗救治需要闯三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输,三是医院救治,其中患者是这场“接力赛”的第一棒,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
01
及时辨别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心前区出现心绞痛,有濒死感、压迫感,有些人还伴有恶心、出汗、胃疼、牙疼等症,当胸痛持续5分钟仍未缓解,要怀疑可能是心梗。
02
拨打急救电话
统计显示,心梗患者中近半数人是自行就医,认为这样更快捷。实际上,自己就医有很多弊端,如随意搬动患者或病人自行走动,会增加院外死亡率。
03
平静等待救援
如患者有冠心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若患者说不清病史,最好别随意服药,尽量平躺、保持安静、减少外界刺激。
04
配合医生工作
病人如确诊心梗应马上手术。现实生活中,有些患者家属一听放支架,就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迟迟不肯在手术协议上签字;还有些人要把亲戚都叫来一起商量,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积极配合,尽快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突发哮喘保持呼吸通畅

老年人是哮喘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在秋冬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更易突发哮喘,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说不出话,严重时面色青紫,干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

发病时,家属要保持冷静,让患者处于坐位或半卧位,解开其衣领、松开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家中有气管扩张剂或制氧机,应立即让患者吸入。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途中避免过于颠簸,用担架或靠背椅抬着患者,让其头部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流出,防止窒息。
需提醒的是,有些人发现老人突发哮喘后,会背着患者往医院赶,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此时患者通气量不足,胸腹部受压会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险情况。

来源:中国老年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