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你究竟会找工作吗?(上篇)

 F先生绘 2021-02-06

F先生跟多位服装职场老司机和资深hr交流过后,再总结自己的亲身经验写了这篇文章,还是这个宗旨:不说空话,只揭内幕。

  

  最近私信F先生的童鞋,换工作的情况比较多,都在问一些关于找工作和换工作的问题。其实每一次换工作,都会面临选择公司和岗位的重大抉择。

下面我核心讲的,是找工作的心法

武功招式千千万万,但心法一套就够了。

那么首先要知道的是,一份好工作有几个特征:

1.能为你下一份工作背书

2.能学到东西、积累经验

3.有很好的待遇

4.稳定

但没有完美的公司,没有完美的工作。

上面4条想要全部满足,很难很难。

所以如果你现在开始找工作,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现阶段到底想要什么?

你是想要稳定?高工资?还是学到东西?想进大公司?还是……?

不可能全部满足,你只能挑选其中几样。真的没有完美的工作,你现在就要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当你得到了你内心的答案,你接下来找工作就有方向了。

01

确定好我们的心意后,开始找目标。

接下来,我们大致把公司分为几类:

  • 大公司:以大型品牌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代表,千人以上的企业,知名度高。(比如玛丝菲尔,歌力思,影儿集团等)

  • 中等公司:规模几百人,一般较为稳定。(比如已运作超过5年,运作模式相对成熟的品牌公司及体量较大的批发或贴牌公司)

  • 小公司:百人以下,初创型,有风险。(比如成立不足3年的品牌公司及较小的批发或贴牌公司)

这三类公司,都各有优缺点。

1.大型公司:

以上市公司为代表,上市公司他会自带光环,因为他知名度高。如果你选择品牌服装的上市公司或大品牌公司,下一份工作你还待在这个行业,工作就会很好找。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或大品牌公司会为你的下一份工作背书,作为你以后的资历

但上市公司不一定稳定,可能会经常裁员。现在大公司招人都是一些新拓展板块(比如新开的品牌线或新开的渠道线比如电商板块),如果这些板块的业绩一段时间没有起色,年底就会裁员。(但裁员他会给足赔偿,这点和很多创业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另外,上市公司的体系会比较完善,该有的都有,福利制度健全,也有保障。但也是因为制度完善,会有很多流程。简单来说,做一件事情要等比较久

2.中等公司:

一般中等服装公司已有一定规模,商业模式被验证,已经开始盈利。这样的公司发展了有个5-10年。人事制度体系也比较健全,公司总体来说流动性很小,人员稳定

稳定,可能是这类公司的最大好处。但这样的公司一般给不了超高的薪水,其实,稳定和高薪也是矛盾的。

3.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顾名思义,屌丝创业阶段。去创业公司的话,要跟对老板,有机会,但机会太小,如果运气不好的人还是算了。

创业公司风险大,不稳定因素有很多,人员流动性大

创业公司是有机会给高薪的,如果你追求高薪,可以考虑创业公司。但我认为因为其不稳定,大部分人能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即使高薪也没什么用。

关于高薪,我还想提醒一点:你拿的薪资,跟你的工作能力,还有跟老板对你的期望是有关系的。板给你超高的薪资,也相应地对你有超高的期望,但如果你长时间达不到,老板的耐心消磨殆尽,你就会被赶走

这三类公司,各有优缺点。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归到刚开始的一个问题: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公司可以满足你全部的愿望,没有完美的公司,你想要什么,排一个优先级,然后去选择相应的公司。

当然,我建议职场新人尽量选择中大型公司,躲避毕业后的职场动荡期,多积累行业经验,对你找下一份公司也有好处。创业公司的话,谨慎选择,有机会,但机会很少,如果没靠谱人带,就全凭运气了,运气不好的人就算了吧。

但创业公司也并非一无是处:

  • 创业公司因为生命周期短,所以创业公司的人执行力都非常强,打鸡血,工作进度的推进速度很快。(当然也要遇到靠谱的人)

  • 创业公司的人身兼数职,你也可以学到到更多的东西。

  • 另外,创业公司因为流程简单,推进速度较快,比较容易出案例,对你下一份公司积累案例有帮助。

2

当我们确定了要去哪个类型的公司,那么接到其他公司的面试邀约的时候,就可以拒绝,提高你找工作的效率。(保证经济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不过话说现在都有信用卡,不至于落到没房可住没饭可吃的地步)

然后我们进入面试的环节。

其实面试对你而言的目的只有两个:

  1. 根据公司的需求,展示你自己,让用人单位想要你;

  2. 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

关于第一点,每个人应该根据职位描述来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讲述自己案例,多用一些数据来进行表达。这第一点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尽量去展示自己长处或者成绩就可以了。

重点来讲第2点:如何尽量消除公司的信息不对称

在你就职之前,你不可能很清楚的知道一家公司的所有情况的。

那么很多刚进服装行业的职场新人,没问清楚,稀里糊涂地去到一家公司后,发现这个不好,那个不行,绩效考核定得太高,没预算没资源,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没多久就离职了。


举个例子:

人家跟你说,设计部想增加一条产品系列线,让你来负责一个品类的开发。但是你就职之后发现他们技术部(打板和车板)那边的人的工作内容已经饱和,没办法再去做你这边的样衣。或者技术部的人根本不配合你,欺生。又或是开发用的板布预算根本达不到你要的标准。那你到时候是不是又很失望?但是这其实是很正常,到处都是。

我们挑工作不能这么看,这些都是很具体很细节的东西,找工作不是报名参加培训课,想学什么你就可以学什么。

如果你把找工作当做一堂课的话,上课的课程、时间、老师,你都没得挑。

那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挑呢?

上课的学校可以挑,这就好比是一家公司的背景规模。

不知名的公司太多,就算是大公司里面的部门也很多,你只能挑进入某家大公司的设计部,但是你很难挑你想进入哪一个组,或是跟哪个设计师一组,哪个助理一组。而且就算给你挑你也挑不准,因为你不知道那个组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所以首先,我们要从大的还进去看,看看行业,看这家公司在行业里面的规模,看他的知名度,看他稳不稳定,看他有没有钱

这些都是你面试前做好功课,或者在面试中需要了解的。

这也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腾讯淘宝京东华为,不就是因为它们的知名度吗?并不是因为它们招聘的那个岗位是什么?可能它们现在给个什么岗位出来都很多人抢,哪怕是一个小文员。

所以我们可以挑的,是一家公司的背景,以后可以刷简历,对不对?

公司的背景情况,你大部分可以预选在网上做一个了解,然后再在面试过程中去核对信息,看跟网上是否一致,包括你还可以跟hr详细了解一些你更想了解的其他公司信息。

当我们对一家公司的背景规模比较满意后,你接下来要判断的是:这个公司给你提供的职位是否适合你,你能不能胜任。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