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心要静,做事心要恒,家丑莫外扬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1-02-06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曾国藩写信给祖父母,里面一些话,让我有感。

一、

年轻的读书人与打工人的异同。

九弟 “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未到京则想京,既到京则想家”,大病了一场之后,曾国藩终于决定送他回去了。

话他没有说透,在那个时代,随便一场病,都会要人命,因此,他在多次向长辈禀明曾国荃的身体状况后,不敢把他留在北京。

打工人呢,也常如此。

在家时觉得父母唠唠叨叨,烦躁得要命,只想往广东上海北京跑。

到了外面才晓得,住得差吃得差工资也低,有些主管还凶神恶煞,忍不住又想着,父母说自己,是为我好。主管他就真特么是很恶毒地骂啊。

(剧照)

而且,奉行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自己有点小病小痛小灾,都不会跟家里说,生怕父母担心。

15年春天在深圳龙华西头新村,我所住的握手楼底层楼梯口电表半夜起火,楼下打完牌的人发现,大吼。惊醒后,抓着手机钱包——并非要钱不要命,实在是房子太小,一抓就能抓到——拉着老婆就往楼下冲。差点没被烟子熏死——本想发个空间,一想可能会被妹妹看见告诉父母,字都打好了,又全删了。

二、

读书心要静。

九弟“归心既动,若强留在此,则心如悬旌,不能读书,徒费时日”。

悬旌,就是酒楼前那种斜挑的旗子,一旦有风,就乱动不已,正如喝多了酒一般,面红耳赤,东倒西歪,再也静不下来。

所以,心中有事时,干脆就去把那些事干了,再来看书。

(魂飞天外了)

否则,事也没干得了,书也没看进去,两头不靠,何苦呢?

三、

做事要有恒心。

曾国藩写道:

读文作文全不用心,凡事无恒,屡责不改,此九弟之过也。

小学时,课文里就有《小猫钓鱼》,它没有恒心,一会抓蝴蝶,一会撩青蛙,屁股还没坐稳,又把钓子扔了……老妈钓了一大桶,它却一条都没有。

恒心二字,我们从小就听得多了,但何事要加注恒心?什么事又当弃就弃呢?

这才是重点。

明明一个不喜欢你的女孩,跟你说过多少遍,你没有机会,你却想着,只要有恒心,金诚所至,金石为开,能感动她?

到头来,肯定是身心两疲,吃尽苦头,什么也得不到。

反之亦然。

(剧照)

但当你想学好一门技术,比如,想做做短视频,这种事,你就完全可以全身心扑进去,看教程,学大V,自己多思考,不过三五月,就能上道。或许一时火不了,但学会的它忘不了,哪天,就又能用上。

四、

凡事说清楚,消除疑虑。

弟弟要回乡,他多次在信里告诉父母,自己不断盘问,不断交心,却终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回去,不知道我们夫妻哪里得罪他了。

他说自己反省过,自己这方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能仆人对我们跟对他,有所不同,触动他的敏感吧?

曾国藩提醒父母和爷爷奶奶,兄弟之间,并无大事,我告诉你们,是“使堂上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但这些事,你们千万不可与外人道。

曾国藩明白得很,农村里,就有些人,喜欢看光光,希望别人家背时,不和睦,趁机戳是弄非,挑拨离间。

家丑不可外扬,是有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