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围着餐桌去话年【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2-07

围着餐桌去话年

申文峰||河北

餐桌永远是年的永恒话题,积攒了一年的劳苦瞬时化作餐桌上的美味,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忘我痴醉。

小时候吃饭是没有餐桌的,三十晚上,娘把饺子早早煮好,我就端着碗飞奔出去,和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吃饺子,或站在当街,或蹲在墙根,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你夹一个饺子放我嘴里,我从他碗里夹一个过来,自己的碗里都能装下五六家的饺子,不同的陷儿,不同的味儿,却是一样的年,一样的笑。

那个年代的饺子大都以白菜和萝卜丝陷为主,至于肉,那只能是点缀。饺子内容虽然简单,制作程序却不含糊,为了让饺子馅不掺那么多水,娘每次把白菜切成碎末,再用笼布包裹起来,使劲挤压,反复多次,然后加肉调味儿。

前段时间我突然想吃白菜馅饺子,给娘提议,“再包一顿白菜馅饺子吧”,娘笑笑说:“这都啥年代了,还吃白菜馅饺子?”

年的餐桌上还有一样“佳肴”,和饺子同样重要,就是海菜炖肉。那时候真佩服爹的刀工,海菜切的宽窄均匀,长短适宜,尤其是那肉片,薄如蝉翼又能筷子夹起,肥瘦结合又能粘连不掉,肉虽然是海菜炖肉的“友情出演”,但却享受着“主演”的片酬,因为它永远是我们姊妹餐桌上争抢的“明星”,每每此时,爹娘总是幸福笑着,再从大盆里挑拣些肉片缓解我们姊妹的“矛盾”。

现在周末回家看望爹娘,爹做饭跟过年似的,而且执意多放些肉,可能是补偿我们儿时过年的欠缺,亦或是对我们回家团聚的高兴吧。

我们姊妹三人参加工作后,家里日子逐渐好转,年的餐桌日益丰盛,我不会再端着碗跑出去换饺子吃,也不会和姊妹争抢海菜炖肉,现如今蒸炸烹炒,应有尽有,生猛海鲜,样样齐全。

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餐桌上的美味,甚是快哉。爹常说:“现在一顿吃的肉胜过以前一正月吃的肉,日子好过了,但可不能糟践粮食呀。”

有一次我掌勺做饭,准备东西过多,吃完后,我收拾那些残渣剩饭准备倒掉,爹说道:“把这些菜匀到一块,下一顿热热再吃。”然后起身把凉菜、热菜、汤菜分别匀到盆里,爹娘两个人连续吃了三天。至此,我再不敢铺张浪费。

年里年外,家宴不停,饭店更是爆满,从三十晚上到初六都有预定,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年的欢乐都在餐桌上分享,一年的忧愁也在餐桌上忘掉,餐桌加深了亲情,畅谈了友谊,增进了团结,凝聚了人心。

吃饭的环境越来越高雅,餐桌越来越华贵,品味越来越大气,菜系越来越奢华,但年的味道依然没有改变,依旧是那么淳朴与纯粹。

去年因为疫情,整个餐饮全部关闭,饭店老板不得不赔本甩卖提前预备好的生蔬,人们也只得居家置办佳肴,一个正月就在每一个小家庭中的餐桌上幸福度过。

居家隔离不能聚餐,伟大的劳动“酒民”发挥聪明才智,开创网上餐桌,几个要好的朋友打开群视频,各自吃着小菜,抿着小酒,同样享受着过年的快乐。

今年疫情再次突袭,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不聚集、少外出,好些在外的朋友不能返乡,只有就地过春节,今年的餐桌无论在哪里,能否和家人团聚,但餐桌的年味不会清淡,隔着屏幕的对饮依旧会发出碰杯的声音,露出幸福的欢颜。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申文峰,男,笔名文言峰语,1980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中共党员,初中教师,邯郸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邺风》《邺城文学》等刊物以及鲸鱼阅读等网站。

散文《久违的心颤》发表于《邺风》2017年第4期,散文《前世今生》发表于《邺风》2018年,《那滩还是那滩》发表于《邺风》2019年第3期。

散文《邺城日迹》荣获临漳县宣传部“三城同创”征文一等奖;《父亲的高中》荣获临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漳县作家协会举办的“情感”征文大赛优秀奖。

短篇小说《许诺,我在这里等你》在鲸鱼阅读小说网站发表;长篇连载小说《乱世枭商》在鲸鱼阅读小说网站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官姐的贴身狂少》在醉唐文学小说网站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