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进拴:《湛河流韵》之《第二章·四战湛河》

 智泉流韵原创 2021-02-07


    在历史上平顶山市曾多次对湛河进行过整治,大规模治理的有4次:

    1957年,湛河从市区至马起营河段进行了加深拓宽治理。

    为改变湛河洼段遇大雨洪水漫溢的状况,彻底根治湛河河床浅而窄、十年九涝的积弊,并配套白龟山水库泄洪之需,同时向下游地区输水灌溉,1958年至1960年,平顶山市对湛河下游大高庄至门楼张河段进行了加深扩宽治理,并从东工人镇向东至大高庄开挖了一道排洪沟与湛河相连;从郝堂村庄向东至高新区遵化店镇溪庄村(原叶县溪庄)利用曲曲弯弯的老河道,分段取直开挖新河道;在姚孟村东凿开九里山,修建了1.9公里长的北干渠,白龟山水库的库水引入干渠后借用湛河河道向许昌地区输水。

    1982年,为保护原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等沿岸大型企业的防洪安全,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平顶山市对湛河光明路桥至大营桥5.86公里长的河段进行了开挖、疏浚河道,整修堤坡。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整治河床底部高低悬殊、深浅不一,两岸堤坡凸凹不平、杂草及灌藤杂木丛生、河内污水横流的状况,平顶山市从1998年开始再次对湛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湛北暗涵就是这一次治理时修建的。

    这些年来,湛河两岸的河堤景色优美,茶余饭后的人们也多了一个休闲漫步的好去处,但是这样的优美景色与湛河水质的不断恶化很不协调。对此,不少市民多次通过市长热线、网上留言等方式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平顶山市主要领导也先后多次进行过批示,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排查湛河沿线排污情况,并落实达标排放措施,限期还居民一条清水河。此后,平顶山市多个职能部门也曾主动对湛河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乐观。

    湛河水为何久治不清?陈献文告诉笔者,这是因为湛河在某种程度上俨然已经成为平顶山市的一条大“排污”沟,特别是陈庄沟、月台河等支流入湛河口处充斥着各种生活垃圾和部分居民生活污水,臭不可闻。湛河治理刻不容缓。目前湛河22条主要支流全部为劣五类水质,湛河水质直接影响到平顶山市马湾出境水断面考核和下游城市的饮用水水质,也损害了平顶山市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

    2013年至今,平顶山市降水异常偏少,白龟山水库水位严重降低,北干渠只有积水在渠道内,并未往下流入湛河河道,而从乌江河来的河水又至此进入了湛北暗涵。也就是说,目前湛河上游已经断流,并没有源水注入,从这里往下所有的补充水源皆是各条湛河支流、城市排污管排放的污水。

     湛河宝丰段全长5.12公里,沿河途经马起营、余东、余西等3个行政村。长期以来,由于河道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污泥淤积,尤其是倾倒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直排和沿途分布的4个厂矿企业排污等原因,河道环境遭到破坏,河水被污染,浮物漂流;特别是遇到暴雨,浑浊的污水倾流而下,严重影响到市区湛河水的质量。

    从源头汇流成河,湛河蜿蜒曲折向东南而流,河床渐渐宽阔。在新城区香山大道立交桥下,笔者看到一条宽约10米的污水带自西向东流淌,水面漂浮的绿色藻类连成一片。据附近的居民介绍,此污水带附近有3个畜禽养殖场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如果是夏季,此处时常弥漫着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腥臭味,让路人无不捂鼻而行。

    笔者在平郏路乌江河桥东侧看到,这里的湛河水已经变成“酱油”色,湛河北岸的一个出水口排放着淡黄色的水,并伴有较为刺鼻的气味,且水流量较大,河道内还漂浮着几头牲畜的尸体。

    据陈献文介绍,目前,平煤神马集团十一矿、九矿未经处理的矿井水,生活区产生的污水以及十几家小选煤厂和香山管委会1.2万户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

    在湛河辛庄东沟和辛庄西沟入河口,湛河水的颜色变为墨汁一样浓稠的黑色,河道两侧覆盖着厚厚的污泥,两岸杂草丛生。沿辛庄东沟和辛庄西沟向北溯源,沿途垃圾遍布、黑灰覆地、煤堆林立,车辆驶过尘土飞扬,让人呼吸困难。听当地居民说,遇到下雨天,道路就变成了“水泥路”,地面上的污泥混着浊水流入沟内。

    陈献文说,眼下,每天有5000吨的新新街生活污水和平煤神马集团五矿、六矿生活区的7000吨生活污水排入辛庄东沟和辛庄西沟。此外,还有十多家磨具厂、塑料制品厂和小选煤厂、小洗矸厂的生产生活废水也直排入内。

    记者在向湛河排水的叶刘东沟口处看到,这里水质污浊不堪,水中垃圾遍布,乌黑的淤泥裸露。据陈献文介绍,叶刘东沟发源于九里山,目前每天有近3万吨九里山周边一带产生的生活污水未进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直排入沟。稻田沟的污水目前每天的排放量大约是3万吨,污水来自西市场和平煤神马集团三矿、四矿的生产生活污水,沿岸的“五小”企业(小选煤、小养殖、小砖厂、小石子、小焦化)每天1.2万吨生产生活污水也汇集入沟。

    穿过位于建设路西段的焦店乌江河桥,湛河从建设路北边流到了南边。新华区西高皇街道郝堂村位于建设路南,这里既是乌江河的终点,也是湛北暗涵的起点,还是白龟山水库北干渠与湛河的交汇处。记者在郝堂村南的湛河岸边看到,乌江河下流不远处,有一座橡胶坝拦水,河水改变流向,源源不断地涌入湛北暗涵。在这里,两条河交汇,西北方向河道狭窄、水体乌黑的是乌江河,西南方向的那条河水清澈、河床较宽的是白龟山水库北干渠。从姚电公司方向弯弯曲曲流出来的渠水碧波荡漾,两岸河堤树木成荫,看上去很美。至此,湛河上游结束,进入中游。

    据樊爱武介绍,如果把湛北暗涵等排污干管比作动脉的话,那么城市的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就是毛细血管。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是排污干管还是污水收集排放管网都不完善,没有形成无盲区全覆盖的网络体系,大量没有经过收集处理净化的污水直排湛河。湛河光明路桥、开源路桥、新华路桥、诚朴路桥附近各有一个污水排放口向湛河吐污。雨水排放结合市区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形,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入湛河。但由于市区二级以下排污管道交叉,一部分污水管接到雨水管里,一部分雨水管又接到污水管里,造成污水直接排入湛河,而没必要处理的部分清流也被送至污水处理厂。

    吴寨沟湛河入口处,污水从城市雨污管网的“嘴里”吐入湛河,污流自北向南翻滚着,泛着白色泡沫。工人们正忙着在河北岸铺设污水管涵,这是1998年湛河治理的第四期工程。本期工程以治污工程为主,主要实施截污管涵建设、河道清淤工程和开发一桥、二桥两侧局部景观绿化,同时对河段两岸绿化进行补充完善。四期工程截污管涵与三期工程截污暗涵连通,截留区段内吴寨沟、月台河、煤泥河等支流污水及沿途排污口污水。

    在吴寨沟入口西边不远处,是污水第一提升泵站。暗涵的污水经过泵站泵压提升后,穿过埋设于河床下面的管道,进入湛河南部的排污总干管,然后一直流入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但是,在泵站的东边,有一股污水从涵体不断冒溢,污水流入河中。樊爱武说,这是湛北暗涵的污水。原来,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流入湛北暗涵的污水不能全部被处理,就造成了目前的污水溢流。

    此外,湛北暗涵的污水在水量较大时也会直排湛河。湛北暗涵是我市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涵体全长7.4公里,有12个进污口,日收集污水约30万立方米。由于年久失修,湛北暗涵市区部分管道交叉排放,满负荷超标使用,造成管涵淤积严重,涵面水位抬高,涵壁渗漏,顶盖风化潮湿,涵面松动上拱,涵体冲损裂缝,无压箱涵变为有压箱涵,导致水量较大时污水直排湛河。

    从吴寨沟再往下游,还有月台河、煤泥河等主要支沟的污水及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污水约9.2万立方米,没有集中处理,直接排入湛河。

    湛河的终点在高新区遵化店镇溪庄村。从溪庄村路口南拐,到达湛河岸边,有一座水闸跨河而建,被称为张庄水闸。据董发根介绍,这座水闸是当年修建的白龟山水库北干渠的配套工程。当初建这座水闸时打算平时落闸,抬高水位,使河水由北干渠北上许昌,浇灌农田。一旦遇到洪水,就提闸泄洪,以保证湛河不会溃堤。北干渠基本废弃后,水闸就不再关闭了,水闸的泄洪渠成了湛河的主河道。

    在水闸西侧,记者看到,由于过流断面较窄,水流不畅,从上游流下的漂浮物聚集,湛河河面上覆盖着密密实实的垃圾。在水闸东侧的泄洪渠,渠道与下游的泄洪处有一定的落差,河水下流就形成了一个小瀑布,泛着白色泡沫的雪白水幕飞泻而下。从水闸沿着湛河河堤东行,约600米远就到达了沙河,两河在此交汇,湛河流完了全程。

     湛河干流全长38.9公里,总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是一条以防洪为主,兼具排涝、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多种功能的中型河道。湛河流域大小支流有30多条,目前都是向湛河排污的污水沟,这些支流的污染现状、污染源大抵相似。大的主要支流包括香山矿西沟、刘庄沟、石桥营沟、香山沟、辛庄西沟、辛庄东沟、野王村沟、野王东沟、焦店沟、高庄沟、温集沟、稻田沟、陈庄沟、西杨村河、城东河、吴寨沟、月台河、煤泥河、国铁东沟、叶刘西沟、叶刘东沟、姚孟沟等22条。

    从探访发现的情况来看,整个湛河流域水质状况不佳,水体发黑、发臭,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

    依据《平顶山市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以来,市环保局所监控的湛河3个断面中,西斜路桥断面、韩庄桥断面均为劣五类水质,一直不符合相应水质功能要求,远没有达到“十五”规划的湛河水质四类标准。在全市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中,湛河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5.32,高出全市平均综合污染指数2.7倍,排名最后,且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

    点、面污染源是湛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所谓点源污染,就是工业企业或养殖企业等企业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虽经处理但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而排放进入河道水体造成的污染。所谓面源污染,就是广泛分布的“三堆”——煤堆、矸石堆、垃圾堆以及生活垃圾,旱厕和村庄(居民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市区北部矿区的煤堆、矸石堆、居民旱厕、生活垃圾等就是我市污染面源的典型。

    据统计,近年来,平均每天排入湛河流域的污水近40万吨,其中,湛河北岸吴寨沟以西地区污水排放总量约为29万吨/日,吴寨沟以东地区没有收集处理直接排入湛河的污水约9.2万吨/日;南岸也有7个排污口的污水没有全部进入湛南排污干管,溢流排入湛河,对湛河水质造成严重污染。究其原因,除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外,湛河流域内点、面源污染治理不到位也“功不可没”。大部分“五小”企业(小选煤、小养殖、小砖厂、小石子、小焦化),虽然规模不大,但污染严重。还有一些煤堆、渣堆污染严重,平时地面到处是煤灰,一遇刮风,铺天盖地扬尘。遇到下雨,顺流而下,进入河道,污染水体。因此,对湛河流域点、面污染源进行治理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按照治河先治污的理念,点、面污染源治理是湛河综合整治的第一步。根据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出台的湛河点、面污染源治理实施方案,湛河流经的各县(区)也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按照“湛河干流沿岸每侧1000米、支流沿岸每侧500米范围内不准有任何污染源”的要求,对本辖区内的点、面污染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

    经过初步排查,湛河干支流沿岸的点、面污染源情况包括:市管涉水企业62家;宝丰县县属涉水企业3个、养殖场1个、居民生活排水沟2条、旱厕194个、违章建筑2处;新城区区属排污企业5个、“三堆”2处、旱厕1230个;新华区区属排污企业21家、“三堆”138处、养殖场(户)34家、旱厕2396座;卫东区区属排污企业13家、“三堆”31处、旱厕3186个;湛河区区属排污企业17个、“三堆”92个、旱厕703个;高新区居民生活区内垃圾池130个;叶县生活垃圾11堆、养殖场2个。

     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上午,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建生、市长张国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市政协主席段玉良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实地察看湛河污染情况,研究综合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

    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遂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黄祥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王富兴,副市长李俊峰,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张弓,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王天顺,副市厅级干部、市公安局局长崔建平和市直有关部门、部分县(市、区)的负责同志一同察看。

      陈建生一行从湛河源头自西向东全线察看了湛河污染情况。大家先后到宝丰县周庄镇马旗营村清水泉处,了解察看湛河上游污染情况和湛河源头泉水现状;到白龟湖砂洞干渠引水口,了解察看干渠引水口现状;到新城区乌江河段,了解察看上下游污染情况和中水处理情况;到新华区焦店镇井营村湛河段,了解察看湛河污染和引白龟湖水入湛河情况;到乌江河与湛河交汇处,了解察看北暗涵引水口和上游未治理情况;到卫东区吴寨沟入湛河口,了解察看提水泵站运行情况;到开发二桥,了解湛河四期治理情况;到湛河与许平南公路交叉口,了解察看出境水情况;到市污水处理厂,了解察看污水处理情况。

      通过察看发现,湛河乌江河口以上污水管网建设未成体系,部分厂矿企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整个湛河污染严重;老城区河段存在雨污合流现象,北暗涵输水能力有限,导致污水溢入湛河;湛河18条支流沟道面源污染严重,污水直接汇入湛河。大家认为,湛河污染不堪入目,治理湛河刻不容缓,要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加强湛河综合整治,彻底改变湛河污染严重的局面。

      在察看结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建生、张国伟分别讲话,张遂兴主持座谈会,王天顺汇报了湛河的现状和综合整治的初步意见。

       会议指出,湛河在市区横贯东西,像这样穿城而过的河流在全省不可多得。作为平顶山市的一条生态河、景观河,把湛河治理得更加清澈、更加美丽,不仅能够满足市民观赏、休闲等多种需求,而且对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湛河污染较为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这座城市的未来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湛河治理的重大现实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痛下决心,坚决打赢湛河综合整治这场硬仗。

      会议强调,建设美丽鹰城要从湛河综合整治入手,湛河不治,美丽鹰城就无从谈起。湛河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鹰城的要求,是全市人民的期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根治湛河污染问题,是一件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大事好事。湛河综合整治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对于完善整个城市的生态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造福全市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真正实现河通、水净、岸美,让湛河这道风景线更加秀美亮丽。

       会议强调,湛河综合整治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繁重艰巨。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推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每个部门、每个系统、每个单位、每个地方都要从现在开始,迅速行动,根据辖区河道污染的状况,研究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特别是针对老城区段排污严重的情况,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各部门、各单位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打总体战,决不能因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大局。要强化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格局。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排放的污水,都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落实责任,从严追究,从重处罚。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要在摸清底子、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河道综合整治的先进经验,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湛河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2014年1月16日,在市区凌云路湛河桥西侧湛河北岸,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举行。省住建厅副厅长郭风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大勇及市级领导李永胜、张遂兴、王丽、王富兴、张坤子、黄林森、郑枝、李丰海、郑茂杰、李俊峰、王宏景、史正廉、白进忠、张国需、严寄音、王天顺等出席。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永胜宣布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丽讲话,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主持大会。

    王丽在讲话中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湛河见证着平顶山建市、立市、兴市的每一个发展步伐,为全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工作休闲提供了巨大便利。近年来,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湛河水污染情况目前比较严重,市民意见很大。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对湛河进行综合治理的决定,并成立了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陈建生书记、张国伟市长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成立半年多来,指挥部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湛河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市四大班子领导专门听取了湛河治理方案前期工作汇报并参加义务劳动,这些都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湛河进行治理的决心和信心。

    王丽指出,治理湛河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湛河全流域“河畅、水清、岸美、生态”,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生态,增强发展动力,建设秀美鹰城。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相关县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创好环境,按照治理方案按时完成各自的治理任务;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关注,积极支持;参建企业、监理单位要按照质量合格、速度高效、安全有序施工;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人人关注湛河治理,人人支持湛河治理,共同把治理湛河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干好,为我市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日,湛河宝丰段治理工程开工仪式在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湛源泉边的分会场举行,王天顺出席并讲话。

    王天顺说,湛河宝丰段治理工程要按照“治污、引水、绿化、亮化、文化”的思路,采取“三清一净一绿化、建设一条曲径通幽休闲路”的举措,争取用3个月的时间,彻底改变湛河宝丰段的面貌。湛河宝丰段治理工程是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协调联动,高效运转,优质安全地完成工程任务。

    仪式结束后,参会人员、当地群众一起在湛源泉边挥锹植树。

    至此,平顶山市第四次治理湛河终于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