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儿】聂光玲:陕西年最中国

 嘉年华ing 2021-02-07

  人文陕西以厚重的文化让人敬畏。每年农历年,是陕西最热闹的时候,只有春节,一大家子人才凑的最齐。大家挽起袖子、抄起家伙,蒸花馍、剪窗花、磨豆腐、吼秦腔、敲锣鼓、舞狮子、耍社火,热闹的团聚是所有人眼里对年的独特情节。“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来剥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蒸面发……”

  在陕西,年味儿是媳妇们的“上油锅”和花馍馍。面食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主食之一,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成为制作面食的天才,主妇们的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日子精彩起来。关中媳妇儿蒸出的花馍馍,丰收的满足中蕴含着无限的吉祥。把柔软的面团精心地拈成花儿,不论是团圆丸子、白面馍馍、黄米馍馍、枣糕,还是由面团打扮成的花喜鹊、娃娃脸、小鸟儿、锦鲤鱼、莲花瓣,活灵活现,千奇百艳,入锅、蒸沸、出笼后再点上颜料,便栩栩如生,寓意吉星高照,吉祥如意。这样的美味因满含情感而踏实幸福,透着血缘亲情的凝聚和一个家庭生生不息的奥秘。

  在陕西,年味儿是婆姨手中生动的窗花儿。如果你到过陕北,你会了解更多做剪纸的俊俏婆姨,也许她们物质不那么富裕,却把生活剪成了花。在她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生动、真实地剪出了所有美好的物象。很多剪纸题材都来源于乡村生活中的点滴,比如赶集、耕地、喂鸡、割谷、打场等平日里见闻的动物、儿童、节令、民间故事等。被誉为“黄土魂”的陕北剪纸,在这些剪纸艺人手中幻化出活灵活现的模样,是劳动艺人智慧的结晶,是陕北黄土地上鲜艳亮丽的民族艺术瑰宝。

  在陕西,年味儿是女子磨出的嫩白豆腐。从一粒黄豆到各种了不起的豆腐美食,给擅长烹饪的人们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陕南的女子们把挑选出的颗粒饱满的黄豆经过浸泡、研磨、点化、压包,汩汩的豆浆流淌出生活的味道,糯软的豆腐演绎着中国人的无限包容与变通,大家相信豆腐就是都福,是对所有人最美好的祝愿。白生生、糯软软,生活本就无法天天激情浓烈,也许最真实的恰是普通的味道,而这样平淡的味道讲述了悠悠岁月的情感流长。

在陕西,年味儿是华阴老艺人们的一声吼。“华阴老腔一声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很多人知道老腔,是因为话剧《白鹿原》,但更多人认识老腔,也许是因为2016年央视春晚上歌手谭维维与张喜民等老腔艺人合作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曲子时而沉静,时而悲恸,时而激情,时而欢悦,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取材于历史战争,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过年时,自然少不了这粗犷豪迈的千年老腔,那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是一份人生的探寻,是一次生命的认知,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

  在陕西,年味儿是红绸子挥起来的安塞腰鼓。过大年,陕北人的年庆活动里,怎么都少不了气势如虹的安塞腰鼓。融入了武术、歌曲、打击乐、吹奏乐的有“十字梅花”“双排灯”“九连环”“拜四方”等方阵图案,众槌齐舞,千鼓争鸣,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场面波澜壮阔,奋发向上,鼓舞人心。“千人腰鼓舞动金延安·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于201711日举行, 1200名腰鼓表演者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现场检阅、审核,响彻云霄、震撼大地的千人腰鼓最终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农历年时,人们打腰鼓、闹秧歌,从正月初一到十月十五,走乡串户,祝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安塞腰鼓充分展现了黄土地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

  崭新的衣服、丰盛的年菜、火红的鞭炮、五彩的红灯、热闹的活动……古城墙、兵马俑……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陕西最能代表中国。陕西人的过年习俗,有对上天的敬畏,对祖先脉络的承继,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中国的祝福,是绵延不绝的陕西之魂。年味儿,就藏在那杯杯黄酒、盏盏花灯、场场活动里,一年又一年,不变的还是那份浓的化不开的民俗文化情。

文章来源:《新烟草》杂志 2020新年专刊

往期推荐
【盘点2020】都说时间匆匆,但时间哪有脚,走动的是人

【脱贫攻坚】胖鱼沟村:一座连心桥,打通致富路

【扶贫故事】七年情深扶贫路

【经典阅读】茅盾文学奖作品《主角》读后感

【岁月如金】冬日清晨的三头狼

【尖尖角】代琳彤:记者梦从此刻启航

【公益】从“燕归巢”到“惠乡梓”

【扶贫故事】从不后悔做驻村第一书记

【扶贫故事】乡村路畅事事通

【防汛救灾】闻“汛”而动勇担

【走基层】光明人的光明

【走基层】来安去安,点亮镇安!

【走基层】我们是微光,也是火把!

【走基层】烟苗有耳

疫情过后(附视频)…
【“疫”线故事】商镇的早春
【公众号七周年】商洛13个公众号创始人的故事
【嘉年华时光】两周年记 || 始终有温度,陪伴你左右
〈嘉年华时光〉运营一周年之际,一个公号狗的自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