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哥们漫谈| 你真懂吉利集团成戴姆勒第一股东的意义吗?股权这笔账怎么算的?

 车哥们 2021-02-07

2018年2月25日凌晨,吉利发布声明,称“由李书福拥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在此之前,戴姆勒在中国已经有了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两家合作伙伴,并且戴姆勒与北汽集团同时持股北汽新能源。

戴姆勒和北汽集团同时持股北汽新能源,而吉利集团又拥有了戴姆勒的股权,这三者之间是否让人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三者之间是否有什么交集?

戴姆勒的股权关系你理清了吗?

先来梳理一下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的股权问题。

由于北汽新能源的全称是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指公司资本为股份所组成的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而公司重大事宜由董事会商议并由股东大会审核、投票通过后实施,股东大会由所有持股人组成,并且股东的表决权大小与持股多少成正比。股东拥有表决权,董事会拥有议事权。

2月7日,发改委发布公告,同意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部分持股北汽新能源。2月12日,S*ST前锋发布公告,其将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作价约288.5亿元购买北汽新能源100%股权,并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议案。上述议案将只待证监会的正式审批。北汽新能源整体上市之后,戴姆勒将持有上市公司3007.7万股,持股比例为3.01%。

除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外,北汽新能源的前四大股东还包括北汽集团、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芜湖信石信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29.12%、9.44%、8.15%、6.98%。与前几者相比,戴姆勒的股比相对较少。

需要强调的是,北汽新能源的股权架构是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和其他公司同时持股,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又是戴姆勒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可以理解为北汽新能源是北汽集团和戴姆勒集团同时持股。鉴于戴姆勒的股比相对较少,未来北汽新能源的董事会上或许不会有其一席之地。

戴姆勒与北汽集团既是合作关系又与北汽新能源是股东关系,除此之外,戴姆勒与比亚迪还分别以50%的股比合资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腾势。

这与吉利集团入股戴姆勒不同,吉利官方公告称,“由李书福拥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本月28号,李书福将亲赴德国与戴姆勒洽谈,一般来说,最大单一股东获得董事会的一席之位是无可厚非的。分析人士亦认为,此次李书福有望进入戴姆勒董事会。

由此可知,吉利集团从戴姆勒处得到的权益有三个,一是分红,二是董事会议事权,三是股东大会表决权。议事权是它与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最本质的区别,由于北汽新能源和腾势都要给戴姆勒分红,戴姆勒要给吉利集团分红,那么吉利集团的盈利收入中可能有一部分来自北汽新能源或者腾势。

可以说,戴姆勒是连接二者的纽带。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并非戴姆勒独有,PSA集团也是如此,其既与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分别成立了神龙和长安PSA合资公司,同时又被东风集团入股。

1992年5月东风汽车与雪铁龙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10月25日,该合作被提升为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合作;2011年,长安与PSA成立合资公司。2014年3月,东风与PSA签订《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通过增资和配售股份,东风出资8亿欧元收购PSA约14%的股份,东风与法国政府和标致家族并列成为标致雪铁龙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东风拥有PSA的议事权和股东投票权。这个组织架构和目前戴姆勒如出一辙。

“最大股东”对吉利意味着什么?

先来看看2月24日,吉利发出的一份官方声明。

其主要表明了两点,第一、助力戴姆勒成为电动出行和线上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第二、面对时代变革,各企业需要抱团取暖存活。

注意声明中吉利的官方措辞,“具有表决权的最大股东”。事实上,吉利集团的股权由两部分组成,自11月开始,投行在二级市场采取直接买入和借股的方式开始收购戴姆勒股票。在交易结构中,二级市场直接收购占到4.9%,剩余4.79%部分采取向对冲基金借股的方式进行。而在今年2月,两部分股权合并,一次性交割给吉利集团。

这里需要明白两个概念:二级市场和对冲基金。所谓的二级市场是指在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上销售证券的收入属于出售证券的投资者,而不属于发行该证券的公司。类似现在的二手车市场,优信、瓜子等二手车平台将车辆集中购买再销售出去,销售收入属于二手车平台而不属于汽车厂家。

对冲基金其实是一种充分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也就是李书福口中的“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而吉利集团千方百计要获得戴姆勒第一股东之位的原因或许不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

戴姆勒现有的合作伙伴模式下,其与吉利在乘用车领域几乎不存在合作空间。有分析认为,考虑到吉利早前参股沃尔沃集团,而沃尔沃集团的商用车业务享誉全球,无独有偶的是,戴姆勒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企业之一,此时吉利集团对戴姆勒“具有议事权和表决权的身份”或许会发挥巨大作用,未来吉利是否会利用手中“权利”使沃尔沃和戴姆勒在商用车电动化方面有所交集也是一大看点。

不管吉利集团还是戴姆勒,这场入股未来的前景被持续看好,看似凌乱的股权架构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变革的时代,各企业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局面,而是相互融合渗透。就连汽车界一直号称“万年光棍”的长城都拜倒在宝马的“石榴裙下”,那些还没有抱团取暖的企业是否还有一战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