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构传祺今年销量暴跌40%,战略调整下的必然震荡

 车哥们 2021-02-07

日前,广汽集团公布4月份的产销数据显示,广汽乘用车(主要是传祺品牌)上月同比下滑29.78%,截至目前,其2019年累计下滑40.42%,出现了不小的波动。

受困于广汽传祺销量下滑,广汽集团今年一季度利润下滑28.4%,这引发可外界对传祺的思考。此前依靠SUV红利,传祺品牌有过短暂高光,但现阶段传祺遇到了些许小麻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祺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其在市场调整中带来的必然震荡。

调整带来的必然震荡

传祺是典型的顺应时势型企业,非常善于把握市场时机。

这里有三个明显的例子。

传祺品牌早在2010年左右就由广汽乘用车创立并单独运营,如今算来已有10年之久,算得上比较老牌的自主品牌,此前表现一直中规中矩。直到2015年SUV红利期的传祺GS4,传祺品牌一炮而红。

随后,传祺赶上了2016年的中国品牌向上。在此背景下,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传祺品牌连续推出传祺GS8、GM8拔高品牌,它们都取得不错的开局。参研传祺的产品推进路线会发现,传祺在这方面对时机的把握还是很精准的。GS8是第一个将价格拉到2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型,随后又通过GM8开拓了自主品牌高端MPV市场。从战略时机把握和细分市场产品推进上,传祺都有一定可取之处。

2017年,新能源产业愈演愈烈。传祺又开始调整重心,将新能源提上日程。2017年广汽新能源开始独立运营,在此之前广汽新能源项目也已经孵化多年。2017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爆发,广汽又顺势将其推上高位。

紧接着,传祺又赶上了2018年的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2018年,中国车市迎来了28年来高速增长后的首次下滑。几乎所有业内大佬都对市场做出了统一判断,中国车市迎来了增量向存量过渡期,出口国际化已经刻不容缓,如此背景下,传祺再次调转重心,向国际化挺近,而且上来就先切入市场最成熟的北美市场。

可以说从时机把握和战略调整上,传祺的动作非常迅速,堪称一个老辣的猎手。但由于对手过于强大,并没有凸显传祺太多的优势,并且很多车企也有不错的原始积累。

这里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例子:长城和吉利。二者也一直在追随市场变化布局,但它们有一个前提,就是都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积累。这里的基础设施包括技术、用户、口碑方方面面。

以长城汽车为例,它在2016年中国品牌向上之前,皮卡就已经打响了品质可靠的名气,随后到来的SUV红利期,长城汽车更是连连暴涨,为其积累了丰富的消费者口碑。哈弗品牌全球500万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期间,长城汽车完成了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自给自足。这方面吉利不如长城,相对弱一些,但它有沃尔沃支撑,进步迅速。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传祺尽管屡屡占得先机,却并没有将对手甩开太大的差距。与长城等品牌撕咬很紧。但是在不断的调整中,其销量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机会与挑战并存

上文已经提到,不管从品牌形象还是战略反应上,传祺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人无完人,企业也同样没有完美,传祺在大步向前的过程中,有几点必须注意。

首先是产品线不完善:严重依赖SUV,轿车基本毫无存在感,而近年来随着SUV市场红利消息,传祺越发后劲乏力。

地基不稳:没有扛鼎车型树立品牌旗帜,并提供成功的市场运作经验。哈弗有H6、吉利有帝豪。传祺却每一个可以代表品牌形象、经久不衰的车型。这也就意味着它没有较好的市场运作经验。

基础设施薄弱:传祺到现在都还没有自主独立开发能拿得出手的技术,发动机和变速箱均来自菲亚特落后的技术产品改进,也只能算得上是勉强能用。谈不上优秀,此前其大规模推广的自研双离合变速箱就是典型案例。

群众口碑匮乏:传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也一直乏善可陈。没有什么能值得称道的车型,就传祺GS4还稍能一提,现在也跌落神坛,传祺GS8、GM8都只是刚开了个好头就凋零了

如果克服以上问题,我们依然认为传祺有很大的机会。应对当下的市场新形势,传祺的重心主要包含两点:新能源和国际化。

2019年,广汽集团计划推出自主品牌新能源专属平台全新车型,前不久更是合作蔚来成立全新品牌,看得出来它在新能源领域的决心。传祺选择“结盟”的方式摊薄推进成本,并且多一个篮子放鸡蛋,提高存活率。这也是车企应对新能源的常规打法。传祺显然对此有过深度思考。

再来看国际化,传祺将其国际化步伐迈向了最成熟的北美市场。未来其主战场更多的会向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拓展。传祺在这方面已经展开了深度布局,恰逢中国倡导“一路一带”的大背景下,传祺面临良好的市场大环境。

综合看来,我们认为,传祺的未来利弊两说,机会和挑战并存,只要克服以上几点问题,传祺依然大有可为。眼前暂时的销量波动也无需过分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