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金入市在即,会接过险资的大旗吗?

 郭施亮 2021-02-07

 近年来,以宝能系、安邦系、恒大系作为主导的险资资金的频繁异动,为股市注入了不少的活力。受此影响,不少颇具估值优势,具备品牌效应的上市公司,开始出现加速攀升的格局,而对于部分长期价格趴在地板上的优质投资标的,也逐渐获得了难得的投资人气。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中国股市最真实的写照。不可否认,在前一轮市场行情中,险资资金的异军突起,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活力,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增流动性补充。或许,鉴于前一轮股市加速上涨行情,险资资金基本上成为了推动此前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然而,随着险资资金的频繁异动,尤其是接连发生的险资大举举牌事件,却逐渐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本以来,以险资资金为主导的长期资金加快入市,会起到积极引导股市价值投资的功能。殊不知,在恒大系频繁投资以及多起股权之争事件先后发生之后,部分险资资金本身的投机特性却甚于普通散户。由此一来,从保监会约谈,到保监会副主席以及证监会主席的公开表态,也为部分采取激进型投资策略的险资机构敲响了警钟。

  时下,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投资举牌事件之后,市场对部分险资资金的投资行为有着更进一步的理性分析。至于险资机构的后续投资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其阶段性的投资力度或将明显收敛。对此,随着前期市场主要推动力的险资资金的逐渐熄火,实际上也意味着险资资金对股市的撬动影响也将会大打折扣,对股市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险资资金投资行为有所收敛之际,作为关乎老百姓生命财富命运的养老基金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其中,先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托管机构评审结果的揭晓,并确定了四家银行获得了相应的资格。之后,则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告了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而此举也意味着养老金入市进程有了更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或许,在短期内,养老金入市有望成为现实。

  不可否认,养老基金入市为股市带来不可估量的新增流动性,加上职业年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的加快引入,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有望获得实质性的提升。但,这终究是一个中长期的预期,而短期内实现大规模新增流动性的引进,也并不实际。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关乎老百姓生命财富命运的养老基金,其入市本身并非在于托市或救市,而其投资或更注重于分散性与安全性。很显然,投资安全性是养老金入市的首要原则,而在资产标的配置上也会显得比较稳健。

  或许,从短期来看,养老金入市仍需要有一个更充分的准备工作,而其初期可入市的规模还是相对有限的,至于可否接过险资大旗,其整体可能性也并不高。

  但是,对于险资而言,目前在权益类投资比例上依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加上资产荒压力的持续上演,实际上险资对二级市场中优质资产的配置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可以预期,经过一轮整顿与规范程序之后,险资资金后续的投资空间还是不可小觑的。但,类似于前期“野蛮式”的入股与举牌行为,或将会有收敛的趋势。

  从总体上分析,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大趋势、大方向还是没有改变。从中国股市的发展预期来看,中长期可挖掘的空间还是充满期待的,这也给中长期投资者带来了不少美好的预期。换一种角度分析,既然养老基金、职业年金等长期资金都敢于在此片区域附近进行投资布局,那么也就暗示着目前市场的位置基本具备中长期投资的吸引力,整体投资风险并不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