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叙永的过往云烟(竹枝词)

 馨梅居士 2021-02-07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城门

永宁古城,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迄今已逾六百年。城墙以条形丹霞石砌成,气势恢宏,有金汤之固。东西二城共设楼门七道,其中东城二道,西城五道,由于年代久远,门楼早已湮灭,时人多有不识其名称者。今以东南西北为序,分别列出,以侯对旧事有兴趣者参考。

宾阳门

红岩余脉拥关门,客货穿流日烝烝。

登上城楼表里看,进出多为背盐人。

东门曰宾阳门。高耸于红岩延伸下来的山坳上,是昔时通往贵州之盐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在熙熙攘攘的行旅中,以运盐的马邦和背夫为多。

洪化门

新楼依山面南开,儒河滔滔向北来。

另辟关门为饮水,万姓融融乐开怀。

新东门曰洪化门。原本无门,因财神庙及小校场一带居民饮水困难,清代新开城门以让百姓能就近下河挑水。

观澜门

雄踞滩头锁万山,门下滚滚翻波澜。

“水流云在”飘江干,“鱼乐”篆在绝壁间。

南门曰观澜门。城门下水急滩险,波澜壮阔,与定水寺隔江想望,江干石壁上有“水流云在”的行书及“鱼乐”的篆书石刻书法精美。

承恩门

清溪九曲绕眼前,漫岭腾云咫尺间。

驿道逶迤通古宋,门内不远铁灌山。

大西门曰承恩门。有驿道通徒金鹅、古宋。城楼与八景中的漫岭腾云相望,九曲溪盘恒于侧。道观铁灌山在其门内。

聚宝门

城楼百尺貌巍然,北通帝京南达滇。

蛟龙出此翻江海,贤豪入境教化来。

小西门曰聚宝门。城楼巍峨壮观,北出可至成都、长安。古时士子外出求学或有志于天下事者,如熊文灿、傅钟、黄方、黄李陆、张颐等,无不出其此门。外籍贤豪如杨君白、向楚、吴芳吉等也说此门入永,廣施教化。

武成门

峙立江滨护林墙,山货药材载满舱。

千帆解缆争水道,朝发永宁夕江阳。

下水北门曰武成门。紧邻水塘上和铁泸滩码头,昔时墙帆林立,百舸竟流,是川盐和贵州货物的集散他,热闹非常。

康乐门

邑北城门近水边,对岸流沙赤练悬。

风和日丽好光景,捣衣声响大罗天。

上水北门曰康乐门。是城北的浣洗挑水码头,城门侧有庙宇曰大罗天。旧时,若逢风清日暖之时,城中士女相邀来河边捣衣戏水,此时捣衣声、流水声、嘻笑声,响成一片,直冲流沙岩石壁,回声再返折至大罗天,妙趣天然。

晋市

万壑千山锁荒城,街市依旧民风淳。

唐时蔺州明卫所,千年古镇蕴人文。

《贵州通志》载:“普市守御千户昕,唐元和置蔺州”即是唐时的蔺州治所设在普市。明代又置千户所。普市又为川黔盐马古道上的中心驿站,明清时期商旅极盛,繁华一时。现仍古貌依稀,民风淳朴,是川南少有的千年古镇。

一舫楼

五龙宫后一舫楼,乾隆年间子颖修。

当时频频集俊彦,往史词赋竞风流。

朱孝纯字子颖,辽东人。乾隆年间任叙永同知,请帑重修叙永西城,政绩斐然,卸任后在西外五能宫后建一舫楼,常集县城俊彦于楼中,或凭欄吟啸,或讲经论史,或赋诗作画,为一时之盛事。

霞峰观

紫霞横空出碧宵,蓬莱宫阙齐天高。

山势雄奇风光好,惹得游人如蜂朝。

县城东北有山曰紫霞峰。属丹霞地貌,峭壁干仞,高出云表,山巅有庙曰霞峰观,始建于北宋年间,为川南之道教圣他。其山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夏时则苍翠满目,清爽宜人,故四时游人如织。

观音殿

溪流九曲绕从林,梵宫佛殿树蔭蔭。

墙嵌石碑神智体,难倒多少聪明人。

西城九曲溪畔的鼓楼山有观音殿。其山墙上嵌有石碑一方,刻有汉字十二,分四行,每行三字,或篆体斜书,或双钩缺竿,或上下牵连,或倒写相间,此乃七绝诗一首,每行的三字读出七字即成。此诗构思巧妙,辞书称为神智体。其诗的内容,为一凄美之爱情故事,时人多有不识。

定水寺

苍松翠竹定水寺,两江碧绿环山前。

晨雾霭霭弥殿宇,晓钟袅袅客惊眠。

定水寺在观澜门之对岸。两江环绕,寺内青松翠竹,郁郁葱葱,清幽至极。每当凌晨,钟声乍起,穿云渡水,音韵悠然,绵邈不绝。县人谓之“定水晓钟”为县的八景之一。

三交界

二水合流三岸成,西蜀东黔南属滇。

君问凭何作此断,界首江与界首山。

三交界在东城紧紧邻东门河与南门河合流处,所谓三交界者,乃古时川滇黔之分疆处也。两河镇之彼岸有山叫界首山(界读盖),南门何曰界首江,界首者,交界之始也。按三省的方言习惯,界读盖者,只云南人也。

宝珠山

宝珠山上有钟楼,卯时起点亥时收。

士农工商凭作息,天灾人患打点稠。

东城宝珠山钟楼,旧时悬有大钟一口,钟声洪亮而清越。在没有时钟的岁月,县城士人全凭它打点报时来安排作息,从凌晨六点开始,至晚间十一点结束。每遇火灾或土匪进城,钟楼则撞钟不息,以警醒世人。抗日战争期间,每见日本飞机入境,钟声亦长鸣不止。

雪山关

锁钥滇黔镇蜀南,商旅赖以达三边。

将军翰林留题咏,磴道盘山六月寒。

雪山关在县治以南百里之外的雪山上。建于明初,为蜀之南方屏障,是川滇黔之交通要道。形势险峻,自南面登关,磴道盘山,有百步九折之险,蔡松坡有《是南未第一雄关》联及杨慎《雪山关见梅》诗的题咏。明清间,其他文人题咏颇丰,人文积淀厚重。

鱼凫关

满身征尘掩汗痕,升庵九度过此门。

只缘皇家称谓事,先生贬谪我伤神。

鱼凫关在城南十里之地,为川黔分疆之关。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极有成就之大文学家,著述颇丰。嘉靖间以议大礼遭贬云南永昌,曾多次路过鱼凫关,并为鱼凫关题写关额及“华夷统镇连千里:黔蜀分疆第一关”的关联。

三风齐鸣坊

勤奋苦读事寻常,一朝题名姓字香。

陈家连中三昆弟,桑梓为之立牌坊。

双狮台陈家有兄弟三人,曰汝睿、汝聪、汝智。在乾隆数年间,中进士两人,举人一人,为地方增色,县人在草市街立“三凤齐鸣”坊以资纪念。

桃红坝

桃红坝是古战场,奢王中伏见血光。

杀吏围城孰与是?留予史家说短长。

桃红坝在叙永县城南郊二十里处。其地为深沟峡谷,实为兵家之大忌。明天户年间,永宁宣抚司香崇明借援辽之机造反,先在重庆杀封疆大吏四川巡无徐可求,后挥师北上,称梁王,围成都达一百余日,外省援军陆续入川,被总兵侯良柱诱斩于桃红坝。

陈奇彬

满城弦管日纷纷,半入青山半入雲。

叙永青年善弹奏,论功当数陈奇彬。

陈奇彬,民间艺人,心灵手巧,以制售乐器营生,凡二胡、三弦、杨琴、琵琶、洞萧无一不作。更长于演奏,尤以三弦精绝,闻之者无不倾倒。文革间,所制之弦仅售四、五元一把,价廉包教。一时间,城中男女青年的学琴热潮如风起云涌,故大街小巷的叮咚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叙永之独特景观。

宝莲寺

“靖难”不死江湖行,芒鞋破钵作苦僧。

偶经小庙停一宿,蚊蚋促此不入门。

叙永南郊十五里之磨刀溪的半山间。有蘭若曰宝莲寺,其中有间禅房蚊虫不进。相传明初的建文皇帝(史称惠帝的朱允蚊)从靖难之役后,化作和尚,亡命天涯,曾来此庙住宿。是夜蚊蚋肆虐,急得建文皇帝连连挥袖向蚊虫掸去,口中念到“出去出去”!念过之后,蚊虫便了无踪迹,以后再也不入其室。邑人曾屡试不爽,安知今日亦然否?

九鼎山

江门峡口有丛林,庙随山势楠森森。

佛像庄严神栩栩,皆为丹霞石造成。

九鼎山在江门峡口,建于明代隆庆初年,殿阁楼宇依山势迤逦而筑,楠木参天,隐天蔽日,庙内的佛像、神龛、香炉及房柱皆是丹霞石所造,其石壁上所刻的佛教故事,传神生动,衣饰飘逸,大有吴带当风之致,刻工精细,甲于川南。尤其是每次斋会所剩的豆渣,用香油芽菜、姜未熬煮后,窖之地下,来年取出,上火蒸片刻,以飨香客,无不拍手称妙。

袍哥之源

郭泰于闽买《金台》,荩忠山上把堂開。

歃血誓盟为兄弟,四川袍哥源此来。

清道光二十六年,永人郭永泰在福建渔民手中购得《金台山实录》原本(《金台山实录》是郑成功在台湾与将士歃血结盟的纪实)郭将《实录》稍作整理后取名“海底”或“金不换”,以它作为哥老会開山立堂的范本,在叙永荩忠山开荩忠堂,来会盟者有滇黔湘鄂数千人士,以后向外发展,最终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邦会组织——哥老会又称哥弟会、袍哥成汉流。

川贵同城

四川厅署驻东城,贵州县衙在南门。

两城同饮一江水,世代和谐不了情。

在清代雍正五年以前,隶属四川的永宁宣抚司及叙永厅,其治所均设在时属贵州境地的东城的东街上,而隶属贵州的永宁卫或永宁县的衙门却设在时属四川境地的西城(南门宿舍)。古时把治所设在境外者谓之侨县,在地方史志上偶有见及,如川贵两省彼此互相错置治所的现象,实属罕见。

婉蓉墓

真武山陬婉蓉坟,婉蓉遭遇堪同情。

只缘诗翁生花笔,痴男傻女涙涔涔。

婉蓉墓在叙永东郊五里的真武山侧,原为一夭折弱女之坟。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时在永宁中学堂任教的江津人吴芳古先生游览之后,假托它撰成一首凄凉哀婉的叙事长诗——《婉蓉词》便声蜚遐迩,曾一度选为中学语文教材,至今仍为许多人士所喜爱。其内容:“婉蓉,某生之妻也,生以元年赴欧州,五年渡美,与一女子善,女因嫁之,而生出婉蓉,婉蓉遂投江死”。

永宁人杰

毓秀钟灵叙永城,自古以来出名人。

张黄杨是名校长,文灿明代封疆臣。

叙永城钟灵育秀,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如时代的熊文灿,虽被崇祯帝弃市,却仍不失为封疆能吏,资阳车站的粉壁上列出的四川名人中有传。福建人民不忘他任巡抚期间治理海盗的功绩,故在先贤祠中立其牌位。又如张颐、黄李陆、杨伯谦都先后留学欧美,学成后四川任事,又相继出任四川大学校长,在川大数十位校长中,叙永人独占三席,在蜀中找不出第二个县来与之比肩。

叙永的由来

唐代元和置蔺妙,元初至元置永宁。

明末天启奢王反,改制叙永至于今。

叙永建置始于唐元和元年的羁縻蔺州(土司)。元至元二十五年置永宁路,辖筠连以及腾川县。明天启三年,永宁宣抚使奢崇明造反平息后,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当时永宁属叙州,故取叙州的叙字和永宁的永字为名,曰叙永至今。

天台山

蜀南奇山数天台,周遭斩绝路难開。

古寺石泉苔藓绿,更有刘郎采药来。

天台山在叙永城南五十里地,山形兀立如台,故称天台山。面积约一平方公里,高逾千尺,四周绝壁悬崖,旧时以木梯相接,至危至险,胆小者不敢登临。山上有古寺清泉(疙篼井)景色佳绝,邑人刘昌贵遍植壮仲、黄柏等药材于其间,树荫浓密,为邑人之游览胜地。

百砚亭

水潦余家百砚亭,方方名砚值连城。

最为可惜文山砚,求官献砚入贵黔。

水潦余氏乃元代从龙旧族,世袭宣抚司职。其家虽属彝族,而汉学渊源深厚,有余昭者,与其季父家驹、妻安贞均能诗,且家财富厚,搜名砚遍中原江南,筑百砚亭贮之,每得珍品,辄邀士流品赏。中有文天祥(字文山)砚一方,传说落入大坝陶秋潭手中,后陶携此砚入黔献贵州军阀王家烈,王即委陶任黔西县长云云。

会馆

同光时期永宁城,商贾麇集百业兴。

闽赣湖广黔秦晋,竞修会馆多展能。

叙永地家川滇黔之分野,人谓“鸡鸣三省”。又有永宁河通航长江,故商业繁盛,同治、光绪年间,外省籍商人在叙永修会馆者,十有余所,如万养宫的江西会馆;帝主宫的黄州会馆。禹王宫的湖广会馆;忠烈宫的贵州会馆;天上宫的福建会馆;南华宫的广东会馆;春秋祠的秦晋会馆及小街子的吉安公所、东外的直隶、江、浙公所等。会馆的修建独具匠心,如贵州会馆以池台花木甲于川南,而秦晋会馆的春秋祠则以石木雕镂和宏伟气势饮誉全国。

伤兵

断臂残肢行伍人,南腔北调是伤兵。

离乡背井栖叙永,被人视为牛鬼神。

上世纪四十年代,叙永城里游荡着一伙特殊群体。他们是从武汉和长沙抗日保卫战中致残而撤下来的伤兵,操外省话,被国民政府编为第七军人教养院驻叙永,教以生活技能。后因内战,国民政府无暇顾及,便以30大洋员断军龄,让其自谋生路,其中部分伤兵将30大洋耗尽后,便在街上抓拿骗吃,被人恨若牛鬼蛇神。若非伤兵们的舍身抗日,四川的父老姐妹恐怕早遭日本鬼子蹂躏了。伤兵乃真正民族英雄。

川黔孔道

崇山秘道献朝廷,为报君王雪耻恩。

川黔自始開边徼,华夷千里共繁荣。

奢香,永宁宣无使之女。秀外慧中,嫁贵州水面宣无使霭翠为妻,世称奢香夫人。葛翠卒,接掌水西土司。明初,归顺朝廷,后遭贵州布政使马晔迫害,他与女同知剑淑贞一同前往南京告御状,明太祖为其申雪耻辱,他以開龙场九驿和献川黔孔道(从龙场至马蹄入川)回报朝廷。至此,川黔之间始有正式驿道相通。

曹侯開江

凿峡開江六百年,舟船相通济民生。

功业虽毁留遗爱,庶众立庙敬神灵。

曹震,安徽濠人。随明太祖起兵,积功封景川侯。明初,奉诏修川、陕、云、贵之驿道,及開凿永宁河之江门峡以通漕运,一年告竣,地方受盖,永人德之,建庙于江门峡口之石虎关,四时祭祀。

乡场集锦

大庙打鼓似惊雷,天池白鹤展翅飞。

两河分水风光美,海坝蟠龙拥霞辉。

民国时间,有人将叙永当时所辖的大庙、打鼓、天池、白鹤、两河、分水、海坝、蟠龙等场镇名撰成一联:大庙打鼓惊起天池白鹤;两河分水现出海坝蟠龙。工稳绝妙,为时人所乐道。

永宁牌坊

永宁石坊密如林,遍布城东与城西。

二十三座皆精美,尝听着老说依稀。

《叙永厅县合志》载,东西两城共有石牌坊二十三座,分别叫腾蛟坊、起凤坊、仁和坊、翰林方伯坊、三边总制坊、凫关雍日坊、翰林方伯坊、三边总制坊、一桂丹林坊、節孝两难坊、父子世美坊、兄弟联芳坊等,另有烈女、節婦的旌表坊九座。

照妖镜

人间事事有定评,照妖镜片满天飞。

字字如针锥心痛,贪官污吏活倒霉。

民国年间(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人将当时叙永的贪官污吏及土豪劣绅的伤天害理之事,用尖刻辛辣的语言写成短文,工整地抄于纸片上,然后以三五毛钱雇佣乞丐或赖子,将文本送达官绅本人,在大庭广众之中接得纸片者,尤为难堪,时人谓之“照妖镜”。

地名考释·头堂

头塘距邑五里程,原为衙署接官厅。

厅堂却被水塘误,能有几人知此情?

头塘距县城以北五里,古时建有厅堂以迎接莅临县城的府道长官,即县衙接官的第一厅堂,俗称头堂,然而在现行的多种文件中,凡涉及此处地名者,无不以头塘冠之,谬也。

了解永宁历史,品味永宁文韵。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