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烙印朗诵:足够 ||作者:余秀华

 无事不登三宝殿 2021-02-07

足 够

作者:余秀华 朗诵:烙印 音频制作:梓晴 

审核:梓晴 郝文慧 编辑:静听美文

点击上方音频,聆听主播朗诵

要一个黃昏,满是风。

和正在落下的夕阳

如果麦子刚好熟了,

炊烟恰恰升起

那只白鸟贴着水面飞过,

栖息于一棵芦苇

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

从一棵树里出來,

我们必将回到一棵树

一路遥长,

我们收拾了雨水,果木,

以及它们內心的火焰

而远方的船正在靠岸

我一下子就点燃了炉火,

柴禾弥漫清香

远方的钟声隐约传来

那些温暖过我的手势正

一一向我靠拢

仿佛莲花回到枝头

如此

足够我爱这已破碎,

泥泞的人间

余秀华的诗歌中有许多爱情诗。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带有残缺的女人,她对爱的缺失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她的爱情诗并不满足于对爱情欲望的诗意呈现,而是极力展现出丰富复杂、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体形象。

她诗中的女性抒情者是一个深怀自卑感揽镜徘徊的“傻子”、“犯病者”(《与一面镜子遇见了》),也是极为清高骄傲、爱自己身体里的锈斑胜过爱“你”的自恋者(《我想要的爱情》);是在“你”口渴的时候,甘愿以自己青春的鲜血供奉“你”的奉献者(《面对面》),又是决定将“人间情事一丢”重获“清澈的骨骼”的逃离者(《在田野上打柴火》);是让爱情的冰凉火焰照亮深处伤疤后兀自熄灭的孤独者(《战栗》),又是如果回到过去会“把爱过的人再爱一遍,把疼通过的再疼一遍”的痴情者(《人到中年》)。

她的诗歌充溢着爱的躁动与呼唤、爱的幻灭与实现等复杂的意蕴,爱情与其说是其诗歌的主题,不如说是引发诗人对存在、真理、死亡等形而上问题进行本体追问的核心命题。





 简介 

作者:余秀华(1976年3月22日-),中国诗人,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