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港新片区全境交通规划来了|来看看未来临港交通有多硬核

 新用户5530HxLW 2021-02-07

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交通部分描述:
构建多层次、多通道的道路系统骨架,加强与长三角和中心城的快速联系,并完 善功能组团之间、组团与周边区域干线公路的衔接,实现客货功能有序组织。
 
实现高快速路网络一体化。
完善高快速路网络格局,积极推进市域快速通道建设, 研究预留新片区对外高快速通道,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区、浦东、奉贤等地区的快 速联系。

 优化地区内部骨干道路网络。
完善新片区内部骨干道路网络,强化与外围高快速 路衔接,打开主城区道路系统格局,完善主城区外围道路系统骨架,增强主城区与功 能组团、城乡社区的有机联系。

控制街坊尺度并提升支路网密度。
以蓝绿网络为骨架,街道与广场空间为经脉, 形成组团路网格局。在水网密集地带推广“一河一街”、“两街夹一河”等空间组织肌理, 创造活力街道界面。明确区域差别化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和路权分配原则,合理设计 道路宽度,重塑街道空间。控制街坊尺度,增加交通广场,建设TOD社区。 


以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为标准, 规划人性化尺度的组团空间规模,强化公共交通网络和慢行系统支撑,实现“30分钟组团、45分钟城市”目标。
 
打造45分钟城市,实现职住平衡指数在100-120左右 加强公共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耦合关系,以大容量、快捷的公共交通为骨架, 形成交通复合走廊,连接各个组团。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组织组团内部交通方式, 促进轨道交通与其他绿色交通换乘,有效缩减出行时间。优化配置就业岗位和教育、 医疗等公共资源,引导居住和产业空间融合布局,减少区外通勤比例,基本实现职住 平衡。
 
打造30分钟组团,合理布局就业和居住空间 按功能分类确定片区人口密度,匹配岗位密度,落实产业和居住生活空间,实现 各层级职住平衡目标。促进滴水湖核心功能片区人口集聚,提升活力;引导综合功能 区人口密度,实现职住平衡;提高先进智造片区人口密度,减少长距离通勤比例;适度提高居住功能片区就业岗位配比,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之前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交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也有提过关于临港的交通规划:

从目前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将加快研究完善并推动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落地。

中提到的3条国铁(沪通铁路、沪乍杭铁路和沪舟甬铁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中体现。

沪通铁路和沪乍杭铁路在图中有明显标注,而沪舟甬小编猜想应该是链接东海二桥的铁路。而在总体规划中还多出一条是沪乍杭铁路与南汇支线相连的铁路,如果说过3条国铁是临港连接外部的主要交通,而沪乍杭与南汇支线的串联则打通临港内外交通。

6条市域铁

两港快线、轨道交通16号线、轨道交通27号线、曹奉线、奉贤线和南枫线,总长约100公里。

两港快线
两港快线又称南汇支线,由浦东机场到临港服务开发区的一条快速线,后期将连通沪乍杭铁路,将临港全境打通,在这条线上将出现3个城市级枢纽(主城区北枢纽、开放区枢纽、海湾枢纽),1个区域级枢纽(四团枢纽)。

轨道交通16号线

16号线在现有的基础上, 会直接穿越滴水湖链接到临港东部,新增南汇新城站。

轨道交通27号线、曹奉线、奉贤线和南枫线

一条轨道市区线,将四团、泥城、芦潮港、主城区、书院相连
之前一直有粉丝留言说只见主城区规划先行,未见书院、泥城等其它地区有动静,如今这条轨道市区线就可以看出,未来四团、泥城、芦潮港、书院都将与主城区互通有无,经过这条线基本能实现30分钟组团的目标。

10条中运量局域线,打通全临港

这边标准的是中运量局域线,由于铁路和地铁都属于高运量线,所以小编认为BRT的可能性或更大。

最后在为大家附上完整的交通规划图,以上分析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小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强调绘制及逐一分解,供大家参考。

从铁路,到地铁,再到公交,其实在2035临港空间国土规划中已经清晰的为我们描述未来交通的样子。之前临港管委会一直提倡的打造“15、30、60”分钟的设想将通过这一系列交通规划中一一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