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不知之知”,才是真正高深的智慧

 琢磨君专栏 2021-02-07

对于一般人来说,知道得越多,越是聪明。因此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贫富,而在于认知层次的不同。在这个时代里面,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也是认知层次的竞争。

的确如此,懂得知识和文化越多的人,视野越广,机会也越多,这固然是好事。但是聪明到了一定程度,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固有的认知水平,自身的成见和偏见,反而还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聪明反被聪明误。

比如,老子《道德经》第2章说:天下的人都认为是美好的事物,那么丑陋就显露出来了。天下人都能认为某些是善良的事物,那么恶就显露出来了

01

人因为有了足够的认知,傲慢与偏见也就形成了,就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我执”会使得人们离真理和大道越来越远。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矛盾和争论也就形成了。

庄子《齐物论》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倘使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果真对,我果真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真对,你果真错吗?难道我们两人有谁是正确的,有谁是不正确的吗?让观点跟你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你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我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不同于我和你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不同于我和你,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我和你都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和你都相同,又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

可见,人们若这样各按自己的片面观点辩论,既无法得出最后的结论,也无法决定哪一面真是真非。

02

庄子还有“天籁”来说明“人籁”的局限性:人籁由人类社会所说的"言"构成,代表人类的思想,表示肯定与否定,表示每个个人 从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观点所形成的意见。既然有限,这些意见都必然是片面的。

可是,很多人因为既有的认知而“自以为是”,肯定自己而否定他人,实则是很愚蠢的,属于典型的“三季人”行为。

“有知”并不是最高深的智慧,因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即:如果社会上不推崇有才德的人,老百姓就不会相争。

03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孝子因为父亲去世悲痛欲绝,哭得很伤心,因此被推举做官。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也想通过“哭孝”来谋个一官半职。最后,甚至有人故意逼死父母亲,假装很伤心地哭。如此一来,坏人也伪装成了有才德的人,如果让他们掌权,必定祸害一方。

从前,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男子,认为这才是“美男子”的标准。所以朝中的大臣们,唯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只吃一顿饭,还故意把腰带勒得很紧。到了第二年,文臣武将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头昏眼花,连站都站不起来,不成体统。

还比如,君主如果把某些东西(金银财宝、功名利禄)当成是珍贵的财物,当众炫耀,那么就会引起世人的歹心,足以迷乱人们的心智,最后盗贼、小人、虚伪之人就会越来越多。

因此,老子主张“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这样就会天下太平了。毕竟,世界上的一切祸乱,大都是因为人们的欲望膨胀而导致的。

04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又说: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杜绝仁慈,抛弃道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巧诈和获利,就不会再出现盗贼。

那么,真正的智慧难道是老子所说的“无知无欲”,如婴儿般的状态吗?

其实不然,老子是想让大家在前进的同时不忘初心,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这样才能真正减少祸患。

庄子更是用“不知之知”来很好地形容最高深智慧的样子,即:已经拥有了很高层次的认知,但是能够忘记事物的区别,丢掉偏见和我执,达到混沌的“大一”境界,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05

在《大宗师》中,庄子模拟了孔子和颜回的对话,来深刻阐述何为“不知之知”:

颜回说:“我有进步了。”

孔子说:“你的进步是指什么呢?”

颜回说:“我已经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忘掉仁义,有可能入,然而还是没有进去。”

过了几天,颜回又去拜见孔子,说:“我又有进步了。”

孔子说:“你的进步是指什么说呢?”

颜回说:“我已经忘掉礼乐了。”

孔子说:“忘掉礼乐,有可能入道,然而还是没有进入大道。”

过了几天,颜回再去拜见孔子,说道:“我又有进步了。”

孔子再说:“你的进步又是指什么说呢?”

颜回说:“我坐忘了。”

孔子惊奇而变容地说:“什么叫坐忘呢?”

颜回说:“毁废形体,泯灭见闻,抛弃形智,与大道浑然一体,这就叫做静坐而忘掉一切。”

孔子说:“与大道浑同则无偏好,顺应大道的变化就不会滞守常理。你果真成为贤人了啊!那我孔丘也要修道而步你后尘了。”

06

泉水枯竭了,鱼相互拥挤在陆地上,用呼吸的湿气相互滋润,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鱼是相忘在江湖中,人是相忘在大道里。只有那些懂得“坐忘”,拥有“不知之知”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得道的真人,而他们的智慧也最高深。

反之,“我执”心越重的人,自身的智慧也越浅,正所谓是“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值得注意的是:"无知"与"不知"是不同的!

"无知"是一种原始状态,就像婴儿那样,没有知识,没有觉解,做不成区别,处在浑沌整体的状态。无知,是自然的产物。

但是,"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积累阶段之后才能达到的。“不知”的人,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能够作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境界升高了,把知识和偏见都忘记了。

这就好比陶渊明本可以做官,但是他不愿意身心受到束缚,“不为五斗米折腰”,自愿选择放弃所拥有的功名富贵,从“有”的境界上升到“无”的境界。

07

还比如,我们与人相处时候“看透不说透”、“难得糊涂”,以及“能够查清是非,并不是明智,能够查清而又不去查清才算高明;能取胜并非勇敢,能够取胜而又不去取胜才可称为勇敢”,等等。

可见,“不知”属于精神的创造,而真正得道的智者,都是拥有这种“不知之知”。

一般人,不是无知无畏,就是因为“有知”而偏见;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够做到“弃知”,丢掉傲慢与偏见,与自己好好和解,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最终真正得“道”。所以说,“不知之知”,才是真正高深的智慧!朋友们,您觉得呢?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