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祖先: 1500-1918年维也纳宫廷中的面具和流行病

 奥国那些事儿 2021-02-07

油画  奥地利与霍乱 作者Leopold Bucher  1835年

茜茜公主的夏宫-- 美泉宫节日大厅里有一幅大型油画令人印象深刻,女王玛丽亚. 特蕾西娅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的新婚迎亲马车队伍浩浩荡荡,穿过维也纳老城,场面极为壮观。想要亲眼目睹哈布斯堡家族金光闪闪的豪华马车,在美泉宫后花园入口处的旁边,那里坐落着欧洲声名远扬的皇家马车博物馆。

费迪南二世大公1557年宫廷比赛中戴的可更换的面具

面具,口罩和流行病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维也纳美泉宫内皇家马车博物馆眼下举办的《新冠祖先: 1500-1918年维也纳宫廷的面具和流行病》展览给观众展示了从皇家威严的灵柩车,丧服,各种舞会狂欢面具,到近代第一次接种疫苗的文件。

美泉宫皇家马车博物馆里的灵柩车

对于现在的欧洲人来说,新冠病毒是一种既无法理解又出乎意料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早已忘记了祖先几百年来都要生活在对流行病的恐惧之中。《新冠祖先》展览旨在通过审视过去,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当下所面临的局势境况。

美泉宫皇家马车博物馆展厅,左为油画 女大公Maria Amalie ( 1701-1756)身穿狂欢节舞蹈服装,手拿面具,1709年

在欧洲人看来,佩戴口罩是患流行病最明显的象征,遭人痛恨,避而远之。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新冠大流行的防护象征就是我们用口罩捂住口鼻,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免受传染。

面具,口罩在人类文化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不同时代,它的形状和用途都不尽相同。在很长时间里,医疗效益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世界里,面具不仅在比赛中使用,而且在剧院和喧闹的舞会上当作时髦标志。

茜茜公主参加哀悼仪式时穿戴的面具,面纱,衣裙

几个世纪以来,面具,口罩实际上是自由的象征,具有非常积极的内涵。在面具的保护隐蔽下,人们能够改变身份角色,不露真面目,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事,也能批评当局。

油画  圣者Aloysius von Gonzaga 看望鼠疫病人,罗马,18世纪上半叶

早期的欧洲,人们戴的不是口罩,而是面具,没有医疗功能,王公贵族出入宫廷化妆舞会,看演出,听歌剧,为了显示身份地位,需要佩戴面具,舞会气氛欢快,富丽堂皇。后来为了防止传染病,才有了口罩。到了近代,医用口罩诞生。

油画 鼠疫  作者 G.B. Tiepolo 1758年

美泉宫马车博物馆的这个别具一格的《新冠祖先》展览让参观者清楚地认识到冠状病毒并不是第一次全球性的传染病,奥地利戴面具和口罩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霍乱、鼠疫、天花和西班牙流感这4种传染病都在维也纳留下了深刻记忆。

套色版画  维也纳17世纪的鼠疫隔离医院,1680年

新冠疫情以来,奥地利已经有了3次封锁,人们对隔离关门,出行限制怨声载道。几百年前,维也纳人面临灾难,发明的防疫办法和现在没有多少区别,早已打下烙印。

1678年至1680年,鼠疫疯狂袭击了维也纳,这座城市不得不与鼠疫展开艰苦斗争,当时就建有隔离医院,学校以及商店都被关闭,医疗免费,东部边境划了警戒线。卡尔大教堂、一区格拉本精品街的鼠疫柱,还有维也纳老城街道的石板路至今仍在提醒后代注意瘟疫的存在,人们从这些创伤性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

维也纳一区格拉本大街的鼠疫柱雕塑,圣母,天使哀悼死者。奥地利2020年第一次出行限制时,市民在台阶上摆放祈祷蜡烛

后来,天花、霍乱以及最后的西班牙流感,让维也纳人面临着严峻考验,防护措施逐步升级,关闭边境和娱乐场所,贸易限制,社交疏远和严格的检疫,这些流行病最终都被消灭了。

杂志插图  男子身穿预防霍乱传染病的面罩,服装,1831年

1918年至1920年期间,西班牙流感在全世界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与今天的情况最为相似。奥地利公共卫生部那时应运而生,负责防治这种流行病。当时世界各地采取的严厉措施在今天看来非常熟悉类似。除了关闭剧院和学校,限制公共交通,下令隔离和设立单独的医院病房以外,佩戴口罩也被提上日程。

奥地利《皇冠报》漫画,西班牙流感瘟神抵达维也纳,1918.07.13

"带着口罩才可以进入。”《新冠祖先》展览沿用的这句话,来自于1823年维也纳河畔剧院的一项舞会规定,当时口罩已经是强制性的了。

玛丽亚. 特蕾西娅患过天花,所幸没有留下痕迹,1767年发行了女王战胜天花的纪念币。从阿尔卑斯山以南的许多图画描绘中可以看出,人们戴着有些恐怖的,尖嘴鸟状的瘟疫防护面具。

奥地利报纸漫画,流感期间剧院,电影院,音乐厅到处关门,我们还是回酒店吧

茜茜公主为自己量身设计了丧服,配上丧服面具和丧服面纱,黑色衣裙尤为宽大。茜茜公主在参加葬礼仪式时,用精心制作的面具遮住了自己的脸,她是"面具时尚 "的先驱。一方面她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情感,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衰老的脸庞不被旁人窥视看见。

奥地利画家 库宾  版画  死神

19世纪维也纳彻底治理多瑙运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全面改善,消除了霍乱,政府从下奥州的阿尔卑斯山将山泉输送到了维也纳的千家万户。年轻的奥地利画家席勒受到妻子传染,死于西班牙流感,年仅28岁,成为奥地利最知名的瘟疫牺牲者。

奥地利天才青年画家席勒因患西班牙流感英年早逝,图为他的传记电影《死亡与少女》剧照,2016年

图片源自ORF, Wagenburg Wien , 网络  

(本文由欧华传媒原创,作者李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