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硬笔书法——临曹全碑

 一滴水之二 2021-02-07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曹全碑》碑是汉代隶书代表作品,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灵动翩翩,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历来为书家所重。

曹全碑碑帖

       《曹全碑》的用笔丰富多姿、生机勃勃。虽然隶书的出现创造了方笔,此碑却仍旧保留了篆书的一些用笔方法。它以圆笔为主, 仍含篆意而不露行迹, 而这种圆笔所表现出来的线条质感很厚重, 同时线条也有纵深的立体感。

         圆厚的线条乃是《曹全碑》用笔特色之一,二是起笔下垂。它的起笔是采用最典型的蚕头写法, 在行笔中由下而上, 漫漫伸展, 使笔画极富弹性。

  三 是主笔突出,隶书里面就是蚕头雁尾的长横,一字之内笔画的粗细安排得体, 让人感到“粗不为重, 细不为轻” , 整体形态和谐悦目。一些长横长捺着力夸张,典型的蚕头雁尾之势横向外伸展, 飘逸潇洒。

我的硬笔临摹作品
整篇作品

整篇红色

同篇黑色

局部放大

  局部放大模式,和字帖字数一样,大小一样。

局部放大红色

局部放大黑色,对联模式。

对联形式

场景模式
总结

  隶书我在30年前就写过,都是看别人书写自己慢慢领悟学习,根据学习楷书对字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了解隶书雁不双飞的道理,总结的一种书体,从未临写过字帖,就这样学会了隶书。

         《曹全碑》是我第二次临摹,书写工具是红色1.0中性笔,很适合写楷、隶书,上次在十天前,第一次临摹没有掌握笔和纸上面格子的大小,开始写得字有点大,导致每个字的长雁尾没有舒展开,不能体现它的内紧外松飘逸的特点,写到一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字偏小一点,长雁尾表现出来了,整篇字一半大一半小。今天临摹的整篇字大小合适、居中,整篇能表现出《曹全碑》的灵动飘逸的感觉。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1.8万篇内容 7.6万人参与
更新于 01-27
来自作品集文化艺术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