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有一条河,含水量是黄河6倍,面积比长江大,很多人却没听过

 闲云野鹤qpab3u 2021-02-08

提起我国的河流,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长江与黄河。一方面,二者的确在含水量与流域面积方面,在中国首屈一指,另一方面,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是华夏民族的主要孕育者,而长江也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南方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保障。黄河与长江之于中国的这种关系,就如同尼罗河之于埃及,两河流域之于中东。

然而,中国其实还有一条河,它的含水量(3408亿立方米)是黄河含水量(580亿立方米)的6倍,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公里)也比长江(101万平方公里)大,它就是黑龙江河。

历史上,黑龙江河流域由于气候寒冷干燥,最早是没有原住民的。中国最早有关黑龙江河的记载,始见于《史记》。“弱水自北而南,分匈奴与胡东西岸。西为匈奴东为胡,连年交攻,幽人累受其难。”这里所说的“弱水”,就是指黑龙江河。从《史记》的记载看,当时这里最活跃的人,是匈奴人。然而众所周知,匈奴的主要活跃地带,在现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南部一带,历史上极少会在远东地区活动,想必这些匈奴,也并没有长期居住在黑龙江河流域。

不过,黑龙江河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被称作“黑水”。《三国志》中记载说,曹操北征乌丸之时,将单于追到了黑水,这个黑水,就是指黑龙江河。《水经注》中记载说:“北国有水,曰黑水,东入大海,西入荒漠。”黑龙江河在整体分布上,呈现出一个“U型”来,东部灌入鄂霍次克海峡。

黑龙江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半部近代血泪史了。现在的黑龙江,只有不到一半的长度和流域面积,在中国境内,大部分都在俄罗斯境内。然而在元朝的时候,黑龙江整条河都在国土面积之内。《元史》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由于当时除了蒙古内部,在远东地区没有势力能与蒙古抗衡,因此忽必烈就仿效当年唐太宗在黑水地区遥设虚领军事驻地的做法。在黑水流域,挑选出了一些当地比较有声望的人,给他们一官半职,让他们利用长期居住在当地的优势管理这里。”

明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对汉人的冲击远远大于元朝,因此黑龙江河一带曾经多次易手。不过,最终明朝还是控制住了这里。朱棣在黑龙江河沿岸,设置了多达130个军事据点,又在这些小据点之后,每隔一段设立大据点。最终通过这种“阵地战式”的方式,守住了黑龙江河流域,因此,整个明朝时期,到清朝中后期,这里一直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

清朝中后期,国力衰退,加之当时的沙皇俄国大力向远东地区扩张,最终在黑龙江河流域,清朝和沙皇俄国的势力出现了巨大碰撞。1858年,清政府疲于应付西方列强,俄国趁机入侵黑龙江河流域,最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其中规定,将黑龙江河瑷珲以北和以东大面积地区全部划归沙俄,这样一来,原先在瑷珲东侧的黑龙江河流域,就被划归到了沙俄一边,成为了现在的阿穆尔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