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岁老人10年还款2077万,老赖们脸红不?

 京都闻道阁 2021-02-08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崔桂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近日,浙江丽水90岁高龄的陈金英老人用10年时间还清2077万元外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10年前陈奶奶经营的羽绒服企业无力偿债,但陈奶奶坚持不破产,她变卖自己全部家当还债,仍有130多万没法还清。随后,陈奶奶靠摆地摊卖羽绒服,一点点偿还债务,直到今年2月5日,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陈金英老人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大家先是震惊,而后向她投去的都是崇敬的目光。她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守信人物”,被许多人亲切地称呼为“诚信奶奶。”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一个最朴素的道德逻辑,也是一个最朴素的法律观念,植根于每个人心中。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因利益驱动而失信的人并不鲜见,欺诈、失信行为屡屡发生。比如,人际交往中的坑蒙拐骗,食品药品的假冒伪劣,经济行为中的骗税、逃税、恶意欠费,学术圈里的论文抄袭、造假……这些有违诚信的事件让人们感到惶恐、不安和愤慨。

更令人愤慨的是,近日有网友反映,四川南充一名“老赖”在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竟然被评为“感动顺庆2018”十大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荣誉称号。这一消息荒唐至极,令人大跌眼镜,舆论一片哗然。当地有关部门在舆论汹汹下只好纠正错误,撤销这名“老赖”的荣誉称号,并收回奖牌和荣誉证书。

对比陈金英老人,老赖们不脸红吗?或许他们真的不脸红,当信用没了,也就意味着人格破产。但对于视人格为无用资产的老赖们来说,无耻行为可以变得理所应当。而这是比失信更可怕的事情。

“今天给,明天给,天天不给!今天去,明天去,趟趟白去!苦一年,累一年,年年为钱!赊一年,要一年,年年是账!心里苦,身体累,精神崩溃!”如今这年头,欠钱的都成大爷了,要账的反倒成了孙子,的确让人无语。

耄耋老人用自己最质朴的行动诠释了最珍贵的“诚信”二字。我们时常用“这个人的信用已经完全破产了”来描述一个人的失败。信用破产,意味着没有人再敢相信他,没人愿意跟他合伙做生意,银行不愿意贷款,朋友不愿意借钱。

西方有一句名言,他骗了所有的人,最后他发现他被所有人骗了——说的就是信用破产的恶果。诚信是最大的财富,没了钱可以再挣,没了房子可以再买,没了信用可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陈金英老人用她不屈不挠的坚持,终于还完了两千多万的欠款,用她的行动,向亲朋好友们兑现了她的诺言;用她的行为,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诚信。对每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中华民族向来推崇“诚外无物”,视诚信为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广为流传,“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诚信永远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

诚信就像一张“名片”,展示着我们的品质和风貌,决定着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和认知,影响着他人与我们的交往意愿和深度;无论从商还是从政,不管为学还是为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擦亮自己的诚信“名片”。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和诱惑,每一个人都应该像陈金英老人那样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充盈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空间。

春节到了,欠人钱的老赖们该还钱还是快还钱吧。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