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穷哇”: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

 梦想童年594 2021-02-08

作者:吕岩(网名:飞奔的匣子,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松穷哇”: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

经常会在一些揭秘性的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些照片。大多命名为:西藏古代骑士/骑士出巡等题目。这样命名,也对也不对。那就捋一捋这些照片吧。

先来说一下这些照片的拍摄年代。目前我们看到的西方人拍摄的这批照片,大多拍摄于20世纪30-50年代的藏历新年期间,拍摄者为黎吉申。照片中骑兵们穿着“链甲”,或链甲残片,戴钢质胸甲,钢质头盔,头上饰有孔雀羽毛,裤子上装饰有团寿纹,还有特制的靴子,这些人在藏语中被称为“松穷哇”,按照藏语的意思,即为:“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但这个警卫部队呢,平时并不保卫藏王,而是在种地。是的,他们平时的身份就是——农民。

西藏地方直到乾隆十七年,西藏才有了正规的军队。在此之前,西藏地方政府的部队构成实际上是各村寨农民,农忙时为农民,战时为兵。按照距离拉萨的远近来分,拉萨山南地区最近,所以需要负责拉萨市的防卫,被称之为“警卫部队”。这种组织模式依照“支差”的形式向下进行摊派,这种模式据说是松赞干布时期就开始实施。这种民兵性质的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发动参加的百姓,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当其中就是,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提升的问题。

按照《西藏通志》记载,为了督促百姓日常练兵,每年会在庆祝丰收的望果节上进行演练。形式主要是在“定本”(军队中可以带领25人的小头人)的带领下,青壮年男性穿戴古代的战服和武器,骑马射箭,演唱“百谐”(战歌),作为检查日常装备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作为传统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清朝初年,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后,延续了西藏的“支差”的传统,除了在望果节上参加演练之外,政府并且开始组织“松穷瓦”参与每年的传召大法会活动。

传召大法会,又叫做传大召,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创立的宗教活动,主要是为了纪念释迦摩尼神变降魔而建立。在大法会期间的主要活动是格鲁派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聚集在大昭寺的释迦摩尼像前祈祷,并且讲经、辩经、考格西,时间一般是从藏历正月初三到正月二十四日。在这段时间中,西藏地方政府会将拉萨城的管理权让给哲蚌寺的铁棒喇嘛们。由于传召大法会恰逢藏历新年,因此,“松穷哇”被征召进拉萨城中,负责治安巡逻,也会参加最后的驱鬼仪式。

“松穷哇”: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

传召大会的松穷哇 黎吉申摄 约1938-1950 牛津大学皮特河流域博物馆

具体说来,则是每年的藏历腊月二十四日,拉萨周边和山南等地的农民依照土地的数量出人头,到西藏地方政府所在地报道,并领取盔甲和武器,接下来的一个月都会在拉萨城中度过。正月初一是藏历新年,按照惯例,达赖喇嘛会去大昭寺朝佛,这期间所有的穷松哇都要聚集在顶楼演唱“百谐”,如有发现演唱有改动或者不够熟练,则会受到鞭刑。其余时间负责骑马在布达拉宫周围巡逻。正月二十四日,大法会结束时,会举行大规模的驱鬼仪式,穷松哇则需要加入驱鬼的队伍中,驱鬼仪式结束后就各自返回家乡。

“松穷哇”: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

松穷哇在传召大会 黎吉申摄 约1938-1950 牛津大学皮特河流域博物馆

因此,以上照片都是在冬季传召大法会中的照片,根据黎吉申在西藏活动的时间可以推测,这批照片应该就是在1938年至1950年期间拍摄,更确切点说,1938年春季,黎吉申和另一个英国摄影师查普曼曾经集中拍摄过一批照片,因此,这批照片为1938年拍摄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在西藏民主改革后,随着旧西藏行政体系的改变,过去向领主“支差”的模式也土崩瓦解,因此,穿戴古代武士服装演唱百谐,现在从最初的的练兵性质的活动演变成为一种仪式歌舞。表演主要集中在望果节和其他重大活动的仪式中。而“百谐”也成为了一种仪式歌舞艺术,融进民间的日常生活中。

“松穷哇”: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跳果钦(卫藏地区叫百谐)时间:2018年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百谐”就是唱战歌的意思。就目前现存的百谐歌舞来看,较完整的“百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一名翁则领唱,士兵复唱第二部分叫“甲江”,是祭神的歌舞表演,一般由空本和士兵对唱,然后在歌唱的后半部分所有士兵一起起舞。第三部分叫“果孜”主要是以舞蹈为主,士兵手持弓箭、刀枪等选择百谐中歌曲较平稳的部分进行载歌载舞。但在不同的村庄中,百谐的表演可能只保留了其中的一部分,再和其他的节庆仪式结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地方,称呼百谐有时会以其中一部分的名字命名,因此会有“协青”“果钦”“果谐”“甲江”等称呼,但这些仪式舞蹈都可以统称为“百谐”。

“松穷哇”:古代藏王的警卫部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