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art.7 制作人到底该干什么

 由狭渐广 2021-02-08

Pro Audio Education
为了耳朵的梦想

音频帮

关注每一位对声音有梦想的人

那么,制作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我们可以把制作人理解为导演,他来统筹和把控整个音乐的制作,并且负责各个环节的沟通。

如果从重要性来说,制作人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他,整个音乐的质量或者风格体现等等就会出现问题。

就像导演一样,他不从事任何技术性工作,但是,他却要对最终的作品负责。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当今的很多制作人并没有真正的完成好制作人的工作。

由于当今网络的发达,跨地区合作变成很常见的事情,因此很多制作人到了混音的时候把分轨直接发给混音师,混音师混完了之后再发回去,然后制作人再提修改意见。

但是,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说,这种方式首先非常没有效率,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会导致作品最终的质量下降。

我曾经在《混音全揭秘》当中说过,混音师要通过分轨来揣摩制作人的意图,但是,没有人能在这种揣摩中做到100%正确,因此制作人和混音师的面对面沟通就非常有必要了。

很多时候,制作人要求混音师反复修改的,仅仅是某些声部的音量比例。

比如,制作人说,这个吉他大一点,混音师开大了一点,再导出一次,发给制作人,然后制作人说,再大一点,混音师又开大了一点,再导出,结果制作人说,哎呀,太大了,再回来一点。

你看,你听到我说这几句话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是,混音师调整加上导出,再加上从网上传给制作人,制作人再下载了听,这一个声部的修改最少要耗时一个小时。

那么,当混音师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的时候,他就没心思把什么出色的想法加入到混音里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加入了一些新的想法之后,怕制作人会觉得不好,然后白干,与其这样,还不如少做少错。

但是,艺术的创作,本身就应该是充满着灵感的,混音中的灵感怎么来?大部分时候是制作人与混音师当面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来的。

有一些和我经常合作的制作人,深知交流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总是在我混音的时候来到我的棚里,与我一起工作,并且时不时的说出他们的想法。

这样,不但我能更快的完成作品,同时,我作为混音师也会经常加入一些我喜欢的想法

这种时候,我不怕我的想法制作人不喜欢,因为我做一点就可以让制作人听到一点他觉得不喜欢,马上停手,并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而如果因为交流上的障碍导致我不敢在混音中发挥我的想法,那么作品的质量就一定会下降。

正如我所说,制作人就像是导演一样,你见过哪个导演在电影后期的时候在手机上看样片,然后提修改意见,却从来不去现场交流的?

那么在场的,有很多也是音乐制作人,我希望大家本着对作品负责的态度,能够和混音师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另外,我所了解到的欧美的制作人,也都是会盯混音的,几乎没人采用网混的方式

国外有没有网混呢?当然有,但是目前为止,我在国内的一些朋友尝试过网混这种方式之后,大部分都放弃了,即使是国外很著名的录音棚也是一样的,你不和他交流,就不会产生出符合你作品的想法。

尤其国外和咱们国内不一样,修改是有次数限定的,你超过这个次数,就要加钱,否则人家不给你干。

所以这种费时费力又费钱的方式,并不像大家想象当中那么好用,有时候,还是old school的方式更适合我们这个行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