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俑坑中的戈和戟

 东海若水斋 2021-02-08
陕西学习平台
2021-02-01

矛、戈示意图。

秦俑坑出土的戟。

戈是最古老的兵器之一,它是由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进化而来的。年代最早的青铜戈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了。商代,青铜戈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因此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以兵器形象为笔画结构的“戈”字赫然在列。此后,“戈”在文字领域已然成为古代兵器的代表,许多与战争有关的汉字中都有“戈”的身影,例如:战斗的“战”、武装的“武”、讨伐的“伐”、杀戮的“戮”等。戈侧向出刃,有刃有锋,可勾可啄,所以古人也称其为勾兵或啄兵。戟,是戈和矛的联合体,以矛在上戈在下的形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兵器。考古所见的最早的戟出现在商代,西周时期出现了戈矛整体铸造的戟,春秋战国时期的戟则多为戈、矛组合的形制。

秦俑坑中的青铜戈,大多数与铜矛一起出土,且位置关系明确,应当是与矛组合的戟的一部分。少数戈出土时虽然未见到上端的矛,但观察残留在俑坑中的戈柄遗迹,依旧能够看出其中具有明显的戟的身影。所以,考古专家认为,秦俑坑中的戈,其实都是戈、矛组合戟中的戈,不是古代兵器中的单纯的戈。

戈由援、内、胡三部分构成。援,是戈中横向侧出的刀锋。援的前端为锋,上下两侧开刃,是戈的最具杀伤力的部位。与援对应的另一侧是戈内,内的形制变化较大,早期的戈内多为弯曲的短柄形,战国和秦代的戈内一般为三边开刃的长方形。内上有孔,是穿绳绑缚器柲的固定点之一。援和内之间有凸起的棱,称作阑,阑有上、下之分。援下方的弧形下延部分称作胡,胡外侧有锋利的刃,内侧是阑的下半部分。胡的近阑一侧有3―4个固定柲的穿(孔)。秦俑坑出土的戈,形制基本相同,均为长内、长胡、长阑、四穿,援略上扬,锋刃锐利。如其中的一件,通长26.8厘米,援长16.4厘米,胡长12厘米,内长10.2厘米。增加内长,三边开刃,使戈内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采用长胡、长阑,能够有效增强戈、柲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秦俑坑中的戟,是由铜矛和铜戈两种兵器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兵器。将矛和戈组合在一起的是一根木质的柲(柄),柲的下端装有保护的铜镦[duì]。作为直刺兵,矛装在柲的顶部,矛的骹[xiāo]部为銎[qióng]形,与木柲的端头以銎、榫[sǔn]插接的方式安装,并用铜钉橫贯固定。作为勾兵,戈装在矛的下方,两者相距21—25厘米。安装方法是:先在柲上开凿与戈内宽度相同的扁孔,再将戈内插入扁孔中,使其从另一侧申出,最后用绳子穿过戈内及戈胡上的穿孔,作缠绕固定。戈、矛组合的戟,可刺、可勾、可推、可啄,杀伤力巨大。1986年,秦俑坑中出土了一件遗迹形制完整的戟,组成戟的矛和戈上还套有保护兵刃的鞘。从腐朽的遗迹看,鞘用竹片制作,外面还包着一层涂有生漆的麻布。木质的长柲虽已腐朽但形状仍存,清理复原后全长达2.88米。《考工记·庐人》记载:“车戟常”。“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也就是说车上使用的戟,长度应该是16尺,折算下来约3.18米。秦俑坑出土的戟柲长度与《考工记》记载接近。

在秦俑一号坑中,手持长兵器的武士占比超过60%,而在长兵器中,戟又占其中的多数。由此可知,戟无疑是秦朝军队首选的长兵器,这种杀伤力强大的兵器应该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