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正国:我的同桌是日本女孩

 故人旧事2020 2021-02-08

       我的同桌是日本女孩

                 文/钟正国

(一)

1961年9月1日,初中入学的第一天。

班主任老师招呼同学们在教室里坐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挨个点名,让大家相互认识。被点到的同学,一边答应一边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大家或点点头或笑一笑或面无表情,然后迅速坐下。点名顺利进行,教室里很安静。

郭丽娜。老师叫出一个新名字,一个女生怯生生地站了起来。

只见她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雪白的衬衫,红色的背带裙,衬衫的领子上绣着小花,裙子背带上镶有荷叶边,头上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脚上穿一双黑色凉皮鞋。

那“三年困难时期”,所有的同学甚至老师都穿着破旧的衣服,她这身打扮,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苏联人。不知是哪个男生忍不住叫了起来。郭丽娜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她重重地坐下来,双手捂住头埋在课桌上,身体不停地晃动。

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教室里立刻闹哄哄的。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老师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老师搁下名册,用双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缓缓地说道:郭丽娜确实是外国人,但不是苏联人,而是日本人。

和同学们相比,郭丽娜的个子稍高,手脚粗大,脑袋似乎小了一点,显得有点不成比例。她皮肤白皙,头发粗硬,眉毛浓密,眼睛近视,眼球外突。她特别害怕与人交往,总是低着头,眼睛不敢平视前方。偶尔与她目光相遇,只见她眼神犹疑,没有光彩。有人叫她的名字,她不搭理;给她说什么事,她不置可否。不仅如此,她还会莫名的紧张,脸突然变得通红,一直红到耳根子,显出无地自容和很害怕的样子。

班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外国人,让新入学的我们兴奋不已。大家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她,关注她的一言一行,编排她的种种传闻。胆小、害羞、脾气古怪……这是同学们对她的最初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她身上发生了许多故事。

(二)

就说穿着打扮这件事吧,其实入学那天她并不是刻意而为。后来大家发现,她每天穿的衣服都不同样。有同学细心观察后说,她的衣服多得不计其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花色品种、做工款式让人眼花缭乱。

一天下午,她迟到了,众目睽睽之下,一副窘相地走进教室。大家惊奇地发现,她竟然换掉了上午的服装,又穿上了一件新衣服。这件衣服底色米黄,上面印着三种不同大小的咖啡色圆点花纹。有个同学小声嘀咕道:她怎么把日本的膏药旗都穿来了?听到这话,有人笑出了声。

郭丽娜涨红了脸,深深地埋着头,双手用力地在胸前撕扯,又拿起钢笔在衣服上乱画。不消说,这件衣服她从此再没有穿过了。

有一次春游,她穿了一件红色的尼龙外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这是一件高档而贵重的衣服。可不知怎么回事,却被她弄丢了。老师着急了,发动大家寻找却没有结果。老师对郭丽娜说:这样吧,回去后我跟你的妈妈说明一下情况,叫她不要责备你。

郭丽娜眼睛里流露出不解的神情,说道:我妈妈根本就不管这些事。

有同学看见她上学的路上穿着高跟鞋,快到学校门口了,才换掉。

秋天里,学校组织去花溪公社支农劳动一周,老师关照说:郭丽娜可以不去。可是她坚决要求参加,带了一大包衣物前往。下雨路滑,同学们都打着赤脚在泥地里行走。郭丽娜穿着当时罕见的塑料凉鞋,鞋子陷进泥里拔不出来,十分狼狈,她顺手就将鞋子扔进了小河里。她换下来的衣服也不知丢在了什么地方,从农村回来时她的行李少了一大半。

郭丽娜中午在学校食堂搭伙,可是她常常不去食堂吃饭,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吃从家里带来的食物。她把课桌当成餐桌,摆满各种吃的东西:有早晨剩下的包子、馒头,有面包、蛋糕、饼干,有煮熟的香肠、鸡蛋、咸鸭蛋,还有味精、芝麻油、豆瓣酱,等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她怎么吃也吃不完,剩下的就塞进抽屉里。

她每天都会带这样那样的东西来,过不了几天,抽屉就装不下了。这时她会进行清理,把那些发了霉、变了质的东西统统扔进垃圾堆。那时中国正经历严重的“自然灾害”,食物极度匮乏,同学们大都饥肠辘辘,而郭丽娜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三)

初二的时候,吕耀芳老师教我们班的几何,头一次见面,她操着河南话对大家说:我姓吕,是名副其实的女老师。她性格直爽,说话风趣,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有一天上课,吕老师突然发话:谁是郭丽娜?请站起来。

郭丽娜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吕老师望着她的那一瞬间,显然有点吃惊,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看你白白净净的样子,衣服又穿得这么体面,怎么作业却那么潦草?她翻开手里的作业本,你看,这上面画了多少黑圈圈,字也写得像核桃一般大。

郭丽娜涨红着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吕老师停顿了一下,最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女孩子啊,要秀气一点,细心一些,中不中?

这对郭丽娜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她哪里受得了。老师让她坐下后,她用双手捂住脑袋,趴在课桌上,伤心地小声哭泣。过了一会儿,她腾出一只手来,翻出三角板、直尺,把它们扳断,又拿着圆规在凳子上猛戳,发泄心中的愤怒。吕老师对此似乎浑然不知,依然用她那浓重的河南口音讲授当天的课程。 

一天中午,可能是豆瓣酱什么的泼洒在课桌抽屉里了,郭丽娜忙乱地收拾着。她用报纸当抹布,擦拭里里外外,地面丢满了垃圾和纸团。几个同学吃过午饭走进教室,看着满地狼藉,发现其中有一卷人民币零钞,悄悄捡起来数了数,有好几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肯定是郭丽娜粗心扔掉的。几个人商量,决定去捉弄她。

一个同学对郭丽娜说:我没有吃饱饭,借两毛钱给我去买一碗米粉吃。郭丽娜不说话,从衣服口袋里摸出钱来。这几个人原以为郭丽娜会发现钱没有了,进而好看她慌乱着急的样子。可万万没有想到,她身上竟然还有钱。

这一招没能奏效,第二个人如法炮制,也去找她借钱。她仍然二话不说,又掏出了钱,对丢钱的事毫无察觉。

隔了一会儿,第三个人开口了:郭丽娜,真对不起,我也想借点钱,不知你还有没有?郭丽娜虽然满脸狐疑,但还是又拿出钱来,并说:没有关系,不够的话我还有存折,可以到银行去取。

听到这话,几个人顿时傻了眼,不过还是不死心,故伎重演,轮番上前借钱。这时郭丽娜才似乎察觉到有什么名堂,于是不再理睬了。

这几个同学自讨没趣,只好道出实情,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哈哈大笑,并把捡到的钱和借来的钱全都还给了她。郭丽娜一脸茫然,没有言语,只是脸又红了好一阵子。

郭丽娜的妈妈在重医附二院工作,家也在位于临江门的医院里面。她每天乘公交车来学校;晚上9点钟,她的妈妈会准时在临江门车站等候她。

一天下午,有一个中年男人来到教室门口,小声地叫郭丽娜的名字,她听到了却不予理睬。有同学大声叫道:郭丽娜,你爸爸来了!她仍然不搭理。她的妈妈也来过学校,穿一身米黄色的西服套裙,和班主任老师交谈时,不停地点头鞠躬。对于郭丽娜的家庭情况,同学们仅仅知道这些。

郭丽娜从不主动和同学一起玩。课间,她一个人坐着发呆,或者用笔在纸上乱画。中午休息时,她闭着眼睛养神,或者在鸡蛋鸭蛋上画人偶,摆成一排,独自欣赏,显得十分孤独。

(四)

初中二年级之后,女同学匡奕湘和郭丽娜开始有了交往,我和郭丽娜成了同桌,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慢慢地,我和匡奕湘成了她在班上唯二的好朋友。郭丽娜向我们敞开了心扉,展现出她那真实的一面。

郭丽娜告诉我们,那天下午来叫她的那个男人,是她的继父,中国人,江北红会医院的医生。几年前,她的妈妈生了一个妹妹,当时请了一个奶妈来哺乳。不料,这奶妈太过肥胖,夜里喂奶时睡着了,竟导致婴儿窒息夭亡。

郭丽娜邀请我们到她家作客,我因为害羞推辞了,匡奕湘一个人前往。郭丽娜的妈妈亲自在门口鞠躬迎接,泡了甜茶,摆上点心,招待客人。

匡奕湘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隆重的款待,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坐在那一动也不敢动。

郭妈妈见状说:不喜欢喝茶的话,那我出去买牛奶。

匡奕湘一听,更是受宠若惊,感到浑身不自在,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语无伦次地说了告辞的话,急急忙忙地退出房门,一溜小跑回了家。匡奕湘告诉我这件事,我心里暗自庆幸没有去。

匡奕湘说,郭丽娜的家很小,但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地板铺的是草席,进门脱鞋,席地而坐。还说,她们家的收音机装在一个皮套子里。这番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特别想不明白,那收音机怎么还有一个皮套子?于是后悔那天没有去,不然就能亲眼看见了。 

郭丽娜和匡奕湘去解放碑玩,在留真照相馆拍了一套古装像。其中有一张是两人合影,郭丽娜扮成梁山伯,匡奕湘是祝英台。我看到过这张照片,当时的感觉是,不伦不类,其丑无比。郭丽娜却很喜欢,放大后还用水彩涂上了颜色。

郭丽娜还带匡奕湘去拜访过位于小什字的“平壤口腔科”。那是一位朝鲜人开的小诊所,主人姓朴,人称朴大夫。他们两家人是朋友。

每天午饭后,有一段休息时间,我们常在一起看郭丽娜从家里带来的照片、明信片之类的东西。在日本,郭丽娜有几个舅舅,那些照片都是舅舅家寄来的。有好几张工作照,宽大的办公桌,整齐的书柜,墙上的木质挂钟,照片上的人正襟危坐,面无表情。还有几张全家福照片,男女老少十几个人在一起,女人大都穿着和服,男人们则西装革履。

还有好多明信片,是郭丽娜的妈妈两次回日本时和平日里她的舅舅们寄来的。收信地址清楚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明信片的内容很简单。真正吸引我们的,是背面的彩色画片。在那上面,我们看到了东京的高楼大厦、春天公园里盛开的樱花、古色古香的街市、小巧玲珑的庭院,还有浓妆艳抹的歌舞伎表演剧照。

每隔一段时间,郭丽娜还会带一卷报纸到学校来,那是日本共产党的机关报——《赤旗报》。厚厚的一叠,有好几十版,纸张和印刷都非常好,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报纸完全不同。我们随意翻看,从夹杂着大量汉字的文章中,了解大致的内容。

我记得,刊头上有一行标语,意思是为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日本而奋斗!我猜想,那一定是日本共产党的纲领。那个时候,中苏两党正在进行公开的论战,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也因此分成了两派,而日本共产党是倾向于中共的。我们在报纸上曾看到过日共中央主席野坂参三的文章,还有关于中国和毛泽东主席的报道。在这些文章中也刊登领袖人物的照片,不过只有一张邮票那样大小,也不一定摆在重要版面。报纸上还刊登有大量的广告,不过,我能够确认的恐怕只有味精,那上面印的是味素。这些和中国的报纸很不一样,我感到很新奇。

(五)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班上建立了共青团支部,好多同学都在争取加入团组织,想不到的是,郭丽娜也悄悄写了申请书。一天,她红着脸,很郑重地对我说:这是我的入团申请书,只给你一个人看看。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认真地看了,因此知道了她的身世。

郭丽娜,原名青山稻子。父亲青山稻夫,曾参加侵华日军;母亲青山久荣,曾加入日本反战同盟。两人因此来到中国,战后结婚,并生下女儿。后来,她的父亲回到了日本,母亲留在中国工作。其他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我不明白,她为啥要给我看这份申请书,也不清楚她是否正式向团组织递交了申请,只知道郭丽娜最终未能入团。

1964年的夏天,初中毕业,我们都没有考上高中。我报名上山下乡,行程匆忙,没来得及与她当面告别。到了大巴山的社办林场后不久,收到了郭丽娜的来信,她表达了也想来大巴山的愿望。说心里话,我也希望她能够来,可直觉告诉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后来,她又来信说,她在“平壤口腔科”跟着朴大夫学习镶牙。我心里想,她性格那么毛躁,眼睛又近视,那不是开玩笑吗?

时间又整整过去了一年,在1965年的8月,又收到郭丽娜的来信。信中说,她和她的妈妈将于10月份去日本探亲,行期与路线已定,先从重庆乘船到上海,再转海轮东渡,现在正办理相关的手续。信中还留有她在日本的通讯地址。

在她出发前后的那几天,我不时翻看中国地图,仔细查看长江沿线的港口,测量上海到日本的直线距离,心里默默地为她送行。

(六)

1966年的春节,我回重庆过年,妈妈拿出一个小包说:这是你那位日本同学留给你的礼物。

我打开一看,是一张毛巾、一副象棋、一支竹笛三件东西。见到匡奕湘同学,她告诉我,郭丽娜临走时说,回来时要送纱巾给我们。

不久,中国大地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切旧的秩序全被打乱了,郭丽娜没有再回到中国。

我在那几年的颠沛流离中,把她留有日本地址的那封信也烧掉了,从此,我们之间彻底失去了联系。

匡奕湘同学去过“平壤口腔科”,向朴大夫打听。据说,文革期间,郭丽娜的继父自杀了,郭丽娜从日本回来处理相关事宜,但不知为什么只到了北京,没有来重庆。还说,郭丽娜回日本后,在一家旅行社工作,接待到日本访问的中国客人,也带团到中国观光。仅此而已。

199711月,重庆直辖后不久。经中国贸促会牵线,日本贸易振兴会邀请重庆市政府组团到日本作招商宣传活动,我有幸成为代表团成员,第一次去了日本。我们在日本一共呆了12天,访问了广岛、大阪、名古屋、东京四座城市。期间,有一个周末,按惯例没有安排公务活动,主人让我们自由行。

我在大阪繁华的商业街区漫步,穿行在茫茫人海之中。偶然间看到一家服装店,招牌上赫然四个大字:青山洋服。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随意观看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适合我的一套西服,而且打了特价,仅仅4000日元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虽然原本没有列入购物计划。

回到饭店后,同伴们都说太划算了,要我带他们也去这家店淘货。可是一行人去了千挑万选却无功而返。

我知道,此“青山”并不一定就是彼青山。不过,冥冥之中,似乎觉得也有几分蹊跷。 

 

作者近照及简介:
钟正国,重庆人,生于1947年。1964年初中毕业即上山下乡去达县专区平昌县社办林场,1969年插队落户。1971年11月招工进重庆丝纺厂,1984-1987年在职读电大。1987年调市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至2007年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