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箅子》雷庆林

 作家文坛 2021-02-08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当年,你家有梳头的篦子吗?你使用过梳头的篦子吗?现在你还记得梳头的篦子吗?
  箅子,可以算得上一件古董级的物件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还在普遍的使用着,也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一件生活用品。箅子是一件竹制品,中间是凸起的脊骨,脊骨上面被涂以各种颜色,并绘有各种图案,也算是一种艺术品。脊骨两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号儿缝衣针粗细,排列整齐的竹针。
  箅子长约12厘米,宽约8厘米。主要用途是梳头和刮虱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或者是更早出生的人,对这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用到它。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的生活都很拮据,能经常到浴室洗澡,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农村人更是如此。记得在农村当知青时,一两个月不洗澡儿几乎是一种常态。尽管那时洗一次澡,只有区区的几分钱。但就是这区区的几分钱,我们也是不敢乱花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每年只有微薄的收入。有的知青朋友忙活了一年,甚至还要倒搭钱。平时的生活费只能依靠家中父母的支持。
  不知是因为经常不洗澡儿,还是没有经常换洗的衣服。人们的内衣,头发上经常会长虱子。可能这些虱子是以人身上的皮屑和头发里面的头皮屑为生的缘故吧!时间长了,这些虱子会在内衣及头发里面滋生,让人感到身上和头发里面很痒。可能是虱子在人身上的这两个部位噬咬的缘故吧!
  这个时候,箅子就派上用场了,箅子主要针对的是头发里面生的虱子。用篦子梳理头发时,细密的箅子会把头发里面的虱子刮出来。但凡躲藏在头发里面的虱子,很难逃过箅子的梳理。
  有时候,我们可以偶然看到墙根的暖阳下,一老者脱下内衣,在内衣的缝隙里,很仔细的寻找虱子。只要捉到一只,就会用两个拇指的指甲盖,将虱子挤死。这时,会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那是虱子被挤死时,由于体内的血液被挤出,就向气球被捅破时发出的声响一样的道理。挤死虱子之后,指甲盖上会留下虱子一小摊令人恶心的血迹。或者,他会把虱子放进嘴里,用牙齿将虱子咬死,也会发出“嘎巴”一声脆响。然后,将虱子吞进肚子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一解对虱子的心头之恨。
  小时候,每当华灯初上时分,母亲总会疼爱的将我们搂在怀里。为我们寻找衣缝里或者是头发里的虱子,她那种伟大的母爱情结,尽在暗淡的灯光下,尽在她那昏花的眼神里。
  人们把虱子繁衍的下一代称之为虮子,如果不写这篇文章,或许我这辈子也不会用到这个字。当我在草稿上想写这个字时,忽然蒙了,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无奈之下,只好向《新华字典》求救。查到之后才知道这个字是这么写。虮子会密密麻麻地隐秘在衣服的缝隙里,而且很难清理。每当这时,我们的母亲会将长有虮子的衣服放在滚烫的开水里,将虮子烫死。用这种办法对付虮子很有成效,这也是人们经过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那时候,有一种化学粉剂叫666粉,有一股很难闻的味道。为了对付虱子和虮子,人们把666粉涂抹在衣服上,试图用这种方法,将虱子和虮子杀死。后来人们已经意识到666粉对人体的身体健康有害才停止了使用。
  听说我们喝的散白酒里,就掺有666粉,但这只是道听途说,没有真实的事实为证据。不过,凭我喝酒的经历,仔细一品,酒里面真的就有一股666粉味儿。也许,我这是过敏反应吧。
  使用箅子以女同志为主,可能是因为女同志头发长,更便于虱子隐匿其中的缘故吧!因此,那时候的女孩子就经常洗头,洗完之后就用箅子一个劲儿的梳头发。力图把隐匿在头发里的虱子都给刮出来,这也是当年对付虱子的一种主要办法。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见到,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篦子了。或许,再过若干年之后,它将成为一件古董,我们只能在历史博物馆里,才能看到它的真实面貌。
  箅子这种老物件,或许存在和使用了上百年,它将会永远存留在几代人的整体记忆中。当然,也应该成为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难忘的历史的群体记忆。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雷庆林,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男1950年生于抚顺爱好读书与写作曾在企业任宣传干事、宣传教育主任机关文明办主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党校副校长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游记等发表于省、市、区级报刊、杂志。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