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价、蛋价“绝地反弹”,饲料大涨1000元,年后还能补栏吗?

 农民的小帮手 2021-02-08
如今距离春节的脚步更近了,不少人已经返回家里,和家人团聚,而这几天农村集市上很是热闹,市场上的叫卖声一片,大家也发现农产品价格迎来了上涨,不过春节期间本就是花钱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在乎。
近期的蛋价、猪价跌了有一段时间了,对养殖户来说这是不太好的消息,即便春节来了,一家人聚在一起也不是太开心。然而,2月8日市场行情迎来了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蛋价
1月份时,蛋价接连反复的波动,蛋农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在1月中旬蛋价批发价涨至5元大关时,很多人还激动不已,认为此次的上涨能涨至年前,这样就可以大赚一笔。然而,紧接着等待大家的却是行情持续低迷,短时间内行情跌到了3.5元/斤。
按理说春节前企业会加大备货量,蛋价应该会迎来反弹上涨,毕竟市场的需求量增加,走货量加快,不过受政策的调控,蛋价价格一直没涨,反而是持续低迷,直到2月5日开始,鸡蛋行情才因市场的消费需求增加而上涨。
截止2月8日,北京批发价为4.11-4.22元/斤,广东批发价在4.07-4.15元/斤,而辽宁的蛋价为4-4.11元/斤,山东、河南报价在3.9-4.0元/斤,总得来说,鸡蛋行情迎来了持续反弹,从3.5元涨至4元大关。
此次的反弹,一方面是鸡蛋的需求明显增加,毕竟零售价再次回归4元后,购买的人也多了起来;一方面是受养殖户的抵触有关,蛋价太低大家的亏损加剧。
不过年后没有了消费旺季的支撑,预计价格还会继续下滑,毕竟如今的产能依旧过剩。
二、猪价
从1月下旬开始,猪价就在持续低迷中,短期内从36元大关跌到了30元大关,其跌幅达到了6元/kg。伴随着猪价持续低迷,市场的扛价情绪加大,很多猪农减少了出栏力度,养殖端的情绪也在加大,临近春节,屠企的走货量增多,从而带动了行情的利好。
截止2月8日,北方的猪价迎来了触底反弹,南方猪价保持稳定,全国均价为30.59元/kg,比起前一天则是涨了0.39元/kg、而在北方地区,涨幅很猛,东北涨幅为0.6-0.7元/kg,京津两地上涨了2元/kg,北方生猪出栏量降低,带动了猪价的反弹上涨。
南方地区,目前华东不少地方的猪价都在反弹,而福建、华中等地的猪价保持稳定状态,华南目前报价在32.8-35元/kg。
此次的猪价反弹,一方面是北方猪价陆续跌破14元,如此低迷的价格已让猪农的利润降到1000元以下,再加上屠企的房价,屠宰量降低,收猪量减少,市场的供销紧张,因此带动了价格的反弹。不过随着屠企的收购力度降低,预计接下来猪价很难继续持续高涨。
再者说,2月9日市场还会投放3万吨储备肉,对市场的支撑有限,猪价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
那么假期后,猪价会如何变动呢?从官方预测来看,1-2月的生猪出栏量增加25%左右,预计年后的生猪出栏量比较高,猪价还有下滑的可能,其生猪均价可能要跌到14元大关。
三、饲料大涨1000元/吨
从2020年至今,玉米、大豆的价格就在持续上涨中,其中玉米从1900元涨至3000元/吨,为了抑制价格的上涨,官方也加大了调控力度,进口了1130万吨玉米,投放了近6000万吨储备玉米,然而还是没有让其价格降温。
同时大豆价格也在大涨,黑龙江地区,大豆价格从3400元/吨涨至5400元/吨。而作为饲用的豆粕价格,从2800元/吨涨至4000元/吨。
也就是说,玉米、豆粕价格涨了1000元/吨左右,这也让养殖成本持续上涨,例如蛋鸡饲料从1.1元/斤涨至1.62元/斤,结果养殖成本达到了4元,低于这个价格就亏本。
至于豆粕、玉米行情为何大涨,还因市场的缺口比较大。不过2021年开始,玉米就进口了700多万吨,进口价格为2200元/吨,比起本土玉米低了不少。
那么有人问,2021年能否继续搞养殖产业?其实从目前来看,尽管猪价、蛋价都在上涨,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而进口的玉米是分全年进入国内,并非集中到货,因此饲料成本很难因此而下滑。
在这一背景下,笔者认为还是别盲目上手,特别是蛋鸡养殖别碰,生猪养殖的话,可以考虑二次繁育,争取抓住最后一波红利,大家怎么看呢?

【感谢您看到这里,大家能点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和【】嘛,谢谢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