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叶刀》:中国是饮食最不健康的国家之一…

 临烟阁 2021-02-09

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何以解千愁

唯有可乐、薯片、冰激凌、炸鸡、啤酒......

面对压力如此之大的生活,我们无法选择逃避。于是,美食成为了我们唯一的缓解良药。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那些街边小摊或是快餐店仿佛群星般耀眼,对我们极具诱惑。

我们清楚这些食物不健康,并因此对工作充满抱怨,但也心中充满了猜疑——食物不健康真的会影响我们的生死么?还是仅存于科学家的猜测?

《柳叶刀》告诉我们饮食的真相

在今年的 4 月,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一项研究系列报告,报告中给了我们答案——”食物的不健康不仅关乎生死,而且造成的影响是可怕的。“

研究共统计了 195 个国家和地区的 25 岁及以上人口数据,结果显示在 2017 年的死亡人口中,超过 20% 的死亡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这 20% 的意味着 仅在 17 年一年时间内,有 1100 万人死于不良饮食。

不仅如此,在全球人口前 20 的国家中,我国因不良饮食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高居第一名。这意味着平均每 10 万人中就有 300 人死于不良饮食造成的心血管疾病,40余人死于不良饮食造成的癌症。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

我们吃了太多不健康的食物

在此次研究调查中,研究人员们参考了 15 项饮食相关的风险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了 21 组,研究了研究对象的不良饮食情况,我国就处于东亚组之中。

从研究的统计图表中可以发现,促使我国成为饮食最不健康国家成员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糖摄入过多、蔬菜摄入少、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盐摄入过多 等。(图中绿色实线表示推荐摄入量,虚线代表世界各国平均摄入量)这些饮食习惯还会让我们的健康情况日益下滑,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这些是如何影响健康的吧~

饮食习惯如何影响着健康

盐摄入过多

食盐中主要的成分就是钠离子以及氯离子,其中钠离子在我们体内起着调节血压以及平衡体液的作用。当 长期保持盐摄入过量时就会导致体内钠含量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以及心脏病

从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钠盐的最佳推荐日摄入量仅为 3 g,即便是世卫组织建议的日最高摄入量也只有 5g,而我国所在的东亚地区日平均钠盐摄入量已经达到了 8g。这大大的提升了我国国民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并提升了相关的死亡率。

糖摄入过多

糖一直是我们劝大家少吃或者尽量不吃的,这是因为日常饮食中的 糖在摄入后,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而这样的过程 不仅会让我们发胖,而且还会提升糖尿病、癌症、脂肪肝以及心脏病的风险

从图中来看,我国在糖摄入方面控制还是比其他很多国家要优秀的,但与最佳推荐摄入量 0g 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糖尿病在不良饮食的相关死因中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每年因为 II型糖尿病 死亡的人数达到了 34 万。

蔬菜摄入过少

蔬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身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包括钾,纤维,叶酸(叶酸)和维生素A,E和C。

研究显示 当日常摄入蔬菜过少时,身体很难获取充足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进而会提升患胃肠癌症、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率

其实我国国民的蔬菜摄入量,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摄入水平。但对比推荐摄入的 360g 还是差了 110g,根据另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成人的便秘率已经达到了 4%~6%,这也是蔬菜摄入量不足引起的。

BBC 曾指出了相似的结果

其实之前知名媒体 BBC 广播公司也曾指出过我国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现状。按饮食习惯的健康程度来划分,我国处于排名中的第 18 位。

视频中提到,其实我国国民在蔬菜食用量的方面相比英国要高出 40%之多,这是健康饮食的一个表现。但为何我国的排名还仅是处于中游呢?

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饮食中,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吃米饭。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米饭中的含 “糖” 量过高,虽然米饭中的糖并不是以常见的游离糖形式存在,但其中的淀粉仍属于糖类。

简单来说就是,吃太多米饭和吃糖并无差别,它们都会造成血糖波动,最终导致慢性病的出现。

Hulk 有话说

其实无论是 BBC 还是《柳叶刀》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警示我们:吃,这个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做不好却真的关乎生死。不良的饮食习惯虽不像感冒发烧那么直接,但却像铁锈腐蚀那样影响深远。

每个国家或是地区的饮食习惯都同时存在着”精华“或是”糟粕“,因此我们应该各取所长对自己的饮食进行调整。最后,Hulk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健康饮食的小建议: 

  • 避免食物中的糖

  • 盐摄入一定要适量

  • 减少摄入精致碳水化合物

  • 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

  • 保证蔬菜和膳食纤维丰富

  • 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是热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