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逵还是李鬼?到底哪个版本的《黄帝内经》最正统?

 天宝堂一山人 2021-02-09

考虑到可能会建个合集,所以未来这段时间,我会将之前发的一些比较好的微头条转为稿件,当然不会是直接复制黏贴的那种。我会对已经做好的微头条进行重新的编辑,斟酌文字,修订错别字等。

我也会酌情对既有内容做一些调整,目的是更好的方便大家的阅读和理解。

所以请大家不要误会,冷哥并非是在炒冷饭,我依然会不定时地发表新的原创科普,笔耕不辍。

今天我就先把自己觉得内容质量比较好的一篇稿件先来转载,就是有关于《黄帝内经》现有版本的科普。


我曾经说过,天禄阁一场大火,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医家七经”皆毁。

虽然野史说太医令李氏在大火中抢了《黄帝内经》出来,但原本依然不知下落。

直到700年后唐代的王冰从民间搜集散落的《黄帝内经》,重著《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以及宋代从高丽国迎回《灵枢》

所以后世我们能看到的《黄帝内经》,大部分都是后世人的“修订版”

我简单介绍下目前市面上,《黄帝内经》的三个主要版本。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作者是唐代的王冰。


这个版本的《黄帝内经》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正统”的《黄帝内经》,因为传承过程都可以追溯。。


但王冰在这版《黄帝内经》里加载了太多个人的“私货”,从古籍传承的角度来说没问题,但从古籍保护的角度来说就是“毁天灭地”了。


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这里面哪些是《黄帝内经》的原版内容,哪些是王冰自己的“私货”。



《黄帝内经太素》,作者是唐代的杨上善。


和《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样,这也是杨上善的“注释”版,但好在大部分注释都标注清楚,所以这个版本留有很多上古时代《黄帝内经》的真实内容。


不过《黄帝内经太素》失传了,最后是在日本的的仁和寺里找到了。

据说是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过去的。目前有影印版回传国内,但不知道是否有日本人夹带私货。



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版《黄帝内经》。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记忆名录”里,从内容上来看,大概率是王冰版的“复刻”。

这个版本也是被国家认可的“官方版”《黄帝内经》。



冷哥我看哪个版本?


这三个版本我都看过,但只作为学术参考,因为《黄帝内经》传承断续多次,没有人知道真正的《黄帝内经》到底写了什么。


真正加深我对《黄帝内经》的了解的,主要是后世的几个“注释版”。

  1. 元代滑寿的《读素问钞》,删繁就简,帮助你快速了解最接近原始的《黄帝内经》。
  2. 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有一定白话文基础就可以读懂,内容非常精炼。
  3. 明代马莳的《注证发微》,我心目中对《黄帝内经》注释最为专业、系统。
  4. 日本汉学大师丹波元简的《素问识》与《灵枢识》,他对《黄帝内经》的各种版本做了详细的考证,逻辑性极强。我对《黄帝内经》传承历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源于丹波元简。丹波元简还对《伤寒论》等中医古典文献做了很多考证,他的书我非常喜欢看。

另外,不同类型的中医粉因该看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

如果你是一个中医初学者,或者是中医专业的学生,想要快速、简单、客观地学习《黄帝内经》,那我推荐你只看这个版本的《黄帝内经》,那就是龙伯坚老师的《黄帝内经集解》

这应该是我在《黄帝内经》相关领域,看过的最贴近目前中医科班教育需求的《黄帝内经》了。

如果你是一个“跨界”中医粉,既喜欢中医,又喜欢中华文化,那我推荐你看日本汉学文化大师森立之的《素问考注》。

森立之的《素问考注》不仅仅是一本研究《黄帝内经》的书,更是一本研究上古中华传统文化的“巨作”。

如果你是一个和冷哥一样,热衷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医学的历史爱好者,那我推荐你看清代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以及俞樾的《黄帝内经辨言》。

清代对《黄帝内经》的考据和注解著作颇多,因为已经开始接触西方现代医学的缘故,所以对《黄帝内经》的思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里就不多展开了,懂的人自然懂。

总之,历史上《黄帝内经》的各种版本车载斗量,也曾属于显学。

如果你真的要学习中医,《黄帝内经》绝对不是一个认知“中医真相”的好书,他仅适合对中医历史和发展进程有研究的史学爱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