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衣食荣辱·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琴诗书画情 2021-02-09

自然生存,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争,一是爱。争为自己,维护自身生存;爱为种群,保证物种延续。

争,是生命本能之欲,为自我生存的外用形式,根于恶之欲。自然生存,争是必要手段。动物争生存需要的食物,争种群头领地位,争配偶交配权,植物争生存的空间,争阳光水分。

自然状态下的本能之欲,有善有恶。争是恶的外用特征,爱是善的外用特征。

本能之善的爱,有条件,自我生存满足,或者生存条件较好,也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动物之爱,比有的人还高尚,只要“仓廪实”、“衣食足”,就有爱。如成年狼将吃进胃里的食物吐出来,饲养幼崽。缟獴迁徙,路遇障碍,成年强势缟獴,不怕危险,齐心协力帮助幼年、弱势缟獴翻越障碍。

人不一定有动物式的爱,贪婪,总觉得仓廪不实、衣食不足,无论多么富有,都要争、要夺。

成年缟獴毫无保留教幼獴找寻食物的技巧,能主动让出自己找到的食物。资本家、金融大鳄、强势精英,他们不仅不会把吃进去的,贡献出来,还设立各种各样的法规,将自己的技术和既得利益,保护得严严实实。

自然原始生存,争是第一位的,生存满足,才会有爱,所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进入文化生存时代,人类发展文化之术,劳动生产、自食其力便能满足生存。生存的自然依赖性越来越小,而且随生产力的增长,物资日益丰富,争更加没有了生命意义,失去了生存价值。

社会财富不断增长,衣食住用的物资条件越来越好,人为什么不能像动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还是要争,而且争得更加厉害了呢?

中国历史上,争得最惨烈、持续时间最长、民众生存艰难的,要算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诸侯争了五百多年,因为生存吗?不是。是为了领土扩张,为了霸权地位。

诸侯相争,争地盘、争霸权、夺财富。《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死。”

为什么文化发达,满足了生存还要争?人不成人,文化没有人文精神,人没有仁义之心,野性重,恶嚣张。《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虽然孔子、孟子确立了人文精神,发展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人文理想,但到了西汉,儒家文化的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者、领航者,人文精神才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人文理想才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人的道德,物质利益不能确立;社会的人性,科学等文化之术不能形成。本能之欲,靠外在的东西除不掉,唯有以人为本的仁义教化,使人们修养内在德行,有了仁爱为荣,争夺为耻的是非观、价值观,有了克己复礼的自觉性,人类才能真正从动物世界走出来,甩掉猴子的野性尾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西方文化无生命大义,不遵天道,讲个人价值,市场竞争,福布斯、诺贝尔、竞争力刺激人们去争、去夺,不知足、不知止,不仅仅是仓廪实而不知礼节,衣食足而不知荣辱,更可怕的是自我价值、战天斗地、鼓励竞争的文化精神,使丛林法则的野性在文化社会进步、发展,将胜王败寇、弱肉强食的野性之争合理化。

文化人,文化之道至关重要。天人合一的文化之道,让人类社会充满人性温暖,野性之争的文化之道,让人类社会比野兽争杀更残酷血腥。舍人道而走兽道,纵其恶而不扬其善,文化人没有人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类弃恶扬善的,科学等文化之术作为维生、护生、养生的工具,人就能活得好、活得久。文化无道,解放个性,自我价值,科学等文化之术成为你争我夺的武器,人就活得苦、活得累。

无道之人发明创造无道文化。无道文化,是恶之欲化为文化理性的结果,以物化为特征,自我优先,反映争斗的原始野性精神。由这样的文化主导世界,胜王败寇是合理的,弱肉强食是合理的,损有余补不足的人性关爱则是错误的。

无道文化的熏陶,人不仅成为了财富的婢女,还成为了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奴才,真与假,好与坏,利与弊,判断的依据就是物理法则、经济规模、功利价值。真、好、美,是物质利益的丰富,生活的更加奢华便捷。

无道文化,力量公平,能力公平,争夺的力量有多大,聪明才智有多强,就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董事长的薪酬待遇可以是普员工的上百倍,华尔街金融大佬的薪金可以是普通民众的上千倍。新冠肺炎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华尔街的股市却逆势上扬,资本家的财富不减少反暴增。

西方文化的强势精英们,将科学等文化之术转化为掠夺之术,股市薅羊毛、割韭菜,金融投机、理财诈骗,电信、保健品,把弱肉强食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高度。与狼、缟獴等野生动物的社会比较,西方文化主导的社会堕落了。

在西方文化发展出来的医学,遵物理法则,把人当成机器不当人,治病如同修理机器,没有人文关怀。

气管有病看呼吸科,血管有病看心血管科,皮肤有皮肤科,五官有病五官科。消化科、泌尿科、血液科,各种各样的车间,修理不同的零件。

有个双臂疼痛的病人,在三甲医院,导医让挂风湿科,到了风湿科,风湿科说该看骨关节科,骨关节科做核磁后,说错了,要看脊柱外科,脊柱外科又做核磁,又让去看风湿科。四、五天转了三、四个科,后来找到医院办公室问,也不知道该看哪一个科。病人问道:现在医院究竟能不能把病治好?!

没有生命的尊重,不把人当人,医疗在对抗式、补充式、替代式、拆卸式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了,分子化地医学理论,把人分解得越来越零碎,掉入了物质化的文化陷阱,不只是病人走进医院,不知道看什么科,就是一般的医务人员,不经过仪器分辨,也不知道看什么科。

仪器主宰了医疗,肉体取代了生命。形态迷信、物质迷信,医生迷茫,病人更迷茫。

我命是完整的,是多维联系的,是动态变化的。我病是整体相关的,自然影响的,社会关联的。显微镜、 CT、B超,核磁,病理分析,观形,知形之变。

形之变是生命异常的反应,是生命之神的能动性、生命之气的顺应性失常的结果。观形实质上是收集疾病现象,把疾病现象作为临床医疗目标,不是舍本逐末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