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123xyz123 2021-02-09

1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个时代的词坛天王会是谁?

在宋神宗时期,流行词坛的歌迷们,都在热切期待新一代天王的降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上一代的高手都已经谢幕而去了。

1052年,范仲淹去世。

1053年,柳永去世。

1055年,晏殊去世。

1061年,宋祁去世。

……

每一个都是词坛顶级高手,每一人离去都是词坛的巨大损失。对了,不是还有欧阳修吗?他已经老了,处于半退休状态,官场的事都懒得过问了,何况娱乐圈的事。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此时,词坛头号大咖,就是苏轼。按说有他写词,粉丝们应该很幸福才对。但是词乃艳科,庭院深深深几许、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流行词坛的主流。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蓑烟雨任平生,只能是支流。

试想一下,你穿越到宋朝去参加酒会,希望看到一个靓丽美少女拍着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呢,还是一个关西黑大汉敲铁绰板弹铜琵琶吼着“大江东去”呢?

正值当打之年的还有晏几道,晏殊之子。这位词坛天才已经凭借“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红遍了大江南北。唯美风搭配颓废风,杀伤力满格。其歌词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乃父。

美中不足的是,晏几道贵族范太重,词风矜持了些,不接地气。一般歌迷还是喜欢柳永风格的歌词。

柳永之后,谁主风流?

走情歌路线的词人中,能融汇柳永风格、敢与晏几道争锋者,只有秦观秦少游。

2

秦观正匆匆跋涉在旅途之中。他离开家乡高邮,过着边游历边打工的生活,他打工就是给官员当幕僚。

他已经结婚,离家时深情款款和妻子告别,还写了一首词,倾诉自己多么不忍心离去,“断肠携手,何事太匆匆”,“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

事实证明,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他离开家乡后,没少去那些风月场所。

更何况,秦观的偶像就是唐朝的杜牧。杜牧是文人,诗好、文章好,还喜欢研究兵法。秦观也一样,诗词文章,都小有名气,而且也是一个军事迷。

杜牧喜欢逛青楼,什么春风十里扬州路,什么赢得青楼薄幸名。秦观当然要向偶像学习,在他的歌词中,不少内容都是向杜牧致敬的。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青楼之中,最流行的当然是柳永歌曲,秦观免不了受其影响。经历几场风花雪月的情事,他才华艳丽的那一面迅速展露出来。

比如:“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

再比如:“可怜一阵白苹风,故灭烛,教相就。”快打住,再不打住就得打马赛克了。

歌妓们惊呼,又一个柳永回来了。

沿着这个风格写下去,秦观再过几年很可能混成山寨版的杜牧、高邮县的柳永。就像《水浒》中的小温侯、赛仁贵之类,不过是三四流的角色。

好在秦观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这位贵人就是苏轼。

3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到徐州当市长。

文坛泰斗来到这里,秦观匆匆赶去拜访。苏轼对这个文艺青年进行了热情地接待。当时徐州抗击洪水后修了一座黄楼,落成之日,秦观应邀写下《黄楼赋》。苏轼读后,给了一个很高的评语:“有屈宋姿。”

屈是屈原,宋是宋玉,就是说秦观的文章有点屈原宋玉的风格。

苏轼收下了秦观这个弟子,两人在一起谈论文章、一起诗词唱和。苏轼对歌词的创作提倡风雅,艳词偶尔写写可以,但一头扎进艳词堆里是不可取的。

受苏轼影响,秦观在填词上,开始考虑如何摆脱艳俗、如何提升格调。

4

苏轼从徐州又调往湖州,秦观一路陪同,两人在吴兴告别。

苏轼在湖州被弹劾讽刺新政,朝廷震怒,这就爆发了乌台诗案。秦观闻讯,急急赶到湖州,而此时苏轼已经被传唤进京,秦观怅然返回会稽。

到年底,苏轼被贬往黄州。在那里,苏轼如有神助,创作出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

而在会稽的秦观,年底也要回老家去。他和一名歌妓情意正浓,依依不舍地吻别。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题材,柳永写了经典情歌《雨霖铃·寒蝉凄切》,秦观能写出什么呢?

秦观写出了《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又一首经典情歌诞生了。那句“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用三言两语闪回往日爱爱恨恨,增加沧桑感,直接可以翻译成“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寂寥感,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感,可以平分秋色。

这是秦观的成名之作。以前他只是小有名气,而凭借这一首词,横扫各大流行音乐排行榜,三瓦两舍人人传唱。

这首词有多红呢?很多年后,秦观的女婿有一次参加酒宴。歌妓见这位帅哥只喝酒不点歌,就问他懂音乐吗,他矜持一笑,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

5

词坛之上,终于有了秦观的一席之地,他成功了。

但却有人朝他泼冷水。泼冷水的人正是苏轼。

苏轼很喜欢《山抹微云》这首词,戏称秦观是“山抹微云君”。作品成为人的代称,那就代表作品太红了。像宋祁那样,凭借“红杏枝头春意闹”,被称为红杏尚书。再比如歌迷看见周杰伦,情急之下想不起名字,就喊:“哎、哎,那个、那个周截棍。”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但是,苏、秦二人在京师会面,苏轼还是对这首词提出了批评。

苏轼说:“想不到分别之后,你越来越像柳永了。”

秦观当然不承认,柳永风,我戒了。苏轼说:“你看你写的这几句,‘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这不是活脱脱的柳永风格吗?”

苏轼还调侃说:“露花倒影柳三变,山抹微云秦少游。”意思是他们的词美则美矣,精气神上还有所欠缺。

苏轼并非柳黑,他盛赞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相当出色,不减唐人高处。但是,柳永的艳词在当时影响力太强了,苏轼希望秦观能从柳永的风格中突破出来,独树一帜。

6

在京师那段时光,秦观春风得意。他考中了进士,经苏轼推荐,留京任职。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组合成当时文坛炙手可热的男子天团,名号叫苏门四学士。

苏轼与他们切磋学问,带他们参加宴会。这些经历,对秦观而言是十分宝贵的,提高了眼界,开阔了胸襟,也激发他的填词水准突飞猛进。

他吸收了冯延巳、晏殊词风的含蓄清丽,融入了柳永风格的生机灵动,而苏轼凭借深厚内力又为他注入了一点精神,秦观的笔力已趋炉火纯青。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倚危亭》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纤云弄巧》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

这些词充满了淡雅之美,读之令人齿颊生香。秦观在歌词的美学上,迈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语言清淡却韵味悠长。如果按照作品的美感对词人进行排行,秦观跻身前三毫无压力。

宋末的词人张炎评价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在词坛上,他不止是占有一席,而是自成一派。

这是秦观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很快,起风了,政坛的飓风把每一个人都卷入其中,秦观也不能幸免,哪怕他只是国史院一个毫不起眼的修编。

7

新旧两党再一次势力反转,新党重新占据上风,苏轼又双叒被赶出朝廷,苏门四学士被牵扯进去,秦观开始了贬谪、流放生涯。

他告别了那些知交好友,也告别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他将迎来什么呢?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断臂的杨过,在意气消沉之时,无意中融合了玉女心经、蛤蟆功、打狗棒法、弹指神通,自创出黯然销魂掌。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秦观在贬谪途中,心情悲苦。那些看过的书、遇见的人、遭遇的经历,都在他胸中堆积,碰撞,融合……秦观也如同杨过一般,在至暗时刻,才华却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他看到花朵纷纷凋零,叹息自己已经衰老,繁华已成往事,发出了无比沉痛的一声长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水边沙外》,

此词一出,引万人空巷。歌词的杀伤力如同黯然销魂掌,苏轼、黄庭坚、李之仪等人为之感动,纷纷唱和致敬,无数歌迷听后都黯然神伤。

8

又是一年春天。

流放到郴州的秦观,寄居在一家客栈。他一路颠沛,往往还没赶到一个流放地,命令来了,他又步履蹒跚地走向另一个流放地。

他活在忐忑、沉痛之中,不知道又会受到什么惩罚,不知道下一个归宿在哪里。

早春二月,没有暖意,只有春风料峭,寒意入骨。

傍晚时分,他躲在房屋里,看斜阳一点点沉没。他关上窗户,挡住了冷风,却挡不住杜鹃的哀鸣一声声传来。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如同一个少年痴痴地发问,叶嘉莹比之屈原的《天问》。正如后人评价那样:“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9

三年之后,政局又发生了变化,政策趋向温和。秦观恢复了职务,从雷州调往条件比较好的衡州。

走到广西藤州的时候,听说那里有座亭子,叫光华亭,秦观颇有兴致地过去游览。他坐下歇息,和别人一起喝酒。他说起自己曾在梦中写过一首词,说着说着口渴了,就叫人端杯水来。

水端来了,秦观笑望着那杯水,溘然而逝。

秦观梦中的那首词是《好事近·春路雨添花》,最后两句是这样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一语成谶。

消息传来,苏轼悲伤不已。他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他还说,是我连累了少游。

的确,秦观遭受贬谪,主要因为他是苏轼的门生。但是,在宋朝灿若繁星的词人中,秦观能脱颖而出,也离不开苏轼的提携。

秦观的偶像,是杜牧,是柳永,他词风中还带着冯延巳、晏殊的痕迹。但苏轼给了他一种眼界、一种精神,激励他在词坛上不断去突破。

秦观在得意时写下“又何必朝朝暮暮”,在失意时写下“为谁流下潇湘去”,没有超凡的眼界与精神,岂能写出这等名句?

天赋才华、名师提携、人生浮沉,让秦观完成了自我突围。他没有成为第二个杜牧,但他之于宋词又何惭于杜牧之于唐诗。他没有成为山寨版柳永,但是他成为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曾乘舟去扬州任职,夜泊高邮,写了一首诗,有这么两句: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秦观的突围:他不是山寨版柳永,他是与柳永并驾齐驱的词坛宗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