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培兴:老去的日子 | 品读

 原鄉書院 2021-02-09

老去的日子

——写给又一个岁末、年初

苗培兴

不经意间,日子老了。

老了的日子像一口老井,素面朝天,苍白无语。沿上那被日子磨亮了的石头,诉说着老去的日子。那日子里曾忙碌的辘轳,在老了的日子里,像一块等待风华的石头,无声无息地眼瞅着日子的老去。

谁能把日子留住呢?

风无语,月无语。

我去看一个村庄,在山里。去得时候是冬天,无雪。我的去是为了看过去的日子。可我没能看到那些个日子,只看到了一个壳。日子走了,留下一个壳。那些老去的日子被灰尘杂草盖着,在萧瑟凋敝的气里藏着。

一只乌鸦喜欢这样的日子,它在一棵秃树上“呱呱”地叫着。乌鸦每叫一声,日子就会老去一点。日子老去一点,乌鸦就会欢喜一点。乌鸦欢喜一点就又再在叫一声,日子就又老去一点……日子在乌鸦的叫声里一点点地老去。

我去看一个湖,也是在冬天,无雪。水面上氤氲着一层淡淡的青烟。我问一个年轻人,看到那青烟了吗?年轻人摇了摇头。我有些害怕,因为我看到了那层青烟,那是日子,正在老去的日子。过去,我也是看不到青烟的,只当是日子无尽头。可,日子,就像那层青烟一样,袅袅的散去了。

一池荷,低垂着头,弯到了水里。日子吸干了它们的血,抽去了它们的筋,熬干了它们丰满的肉体,只把一个干枯的枝干留在那里。还有那三面的柳,也一样,日子把山岳沟壑刻在了它们的脸上,又剃光了它们的头,让它们在日子的风里颓然地低垂着。

老去的日子还能回来吗?

回不来了。风也答,月也答。

我昨夜看一个老物件,那是一个瓷瓶,瓶上生着荷,还住了一个荷样的丽人,丽人在吹箫。据说,这个老物件已经几百年了,喜欢过它的人都去了,只有它还在。日子老了,一点一点,它却没有老,日子像河流一样向东流去,它却像河床,送走无数的日子,留在了河里。

我多么想和它一样啊,守着青青的荷,吹箫。可我不能,我是有生,有死,有生命的。

日子也是有生命的。日子的生命是很长的,长到宇宙苍茫;日子的生命也是很短的,短到须臾之间。每一点都是生与死的交替。那村庄的壳、低头的荷、秃头的柳都是放大了的日子。

日子,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与死的博弈。在这博弈中,死是很猖狂、很凶残的。它视生为死敌,一有生的萌芽,便把它扼杀。而生则是很顽强的。它一次次地被扼杀,却又一次次地活过来,不屈不挠,顽强抵抗,最终在这场生与死的博弈中,生,总是胜利者。它让日子生存下来,延续下去。

我也是日子的一个节点,一个生死节点,一个被放大了得生死节点。

在这个节点上,我能作些什么呢?能留下些什么呢?

作者简介

苗培兴;笔名:清泉。山东济南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作家网》、《山东文学》、《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下泉城》、《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媒体杂志。曾多次在人民文学、山东省宣传部、山东省作协、山东省文化厅、齐鲁晚报、济南宣传部、济南报业集团舜网等单位举办的小说、散文、诗歌征文大赛中获奖。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八年官司》入围第九届矛盾文学奖(序号:126号)。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