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律《寓目》读记

 小河西 2021-02-09

杜甫五律《寓目》读记

(小河西)

寓目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

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时杜甫客秦州。寓目:过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重阳日荆州作》(唐-吴融):“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蒲萄:葡萄。苜蓿:一种牧草。《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艺文类聚》卷87引《秦州记》:“秦野多葡萄。”《新唐书-王毛仲传》:“初监马二十四万,后乃至四十三万,牛羊皆数倍。…苜蓿千九百顷以御冬。”

烽燧:边防报警信号(白天放烟曰烽,夜间举火曰燧);借指战乱。《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从北征》(北齐-裴让之):“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

自伤:自我伤感。《朝时篇》(晋-傅玄):“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古意送沈宏》(梁-刘孝绰):“春楼怨难守,玉阶空自伤。”

大意:一县的葡萄都已熟,秋天山上苜蓿多。关塞的云常带雨,关塞的雨水却汇不成河。羌女好像不在乎烽燧,胡儿在忙于放牧骆驼。看到这些,迟暮之年的我独自忧伤,也许是经过的丧乱太多。

诗意串述:诗前三联皆秦州所见首联写秦州物产之丰。一是大面积葡萄熟了。二是秋山上到处是苜蓿。葡萄可以酿酒。苜蓿可供马食。吐蕃对这些一定虎视眈眈。次联写秦州云水之异。关塞之地。特征之一是云带雨。有云即有雨。之二是水横流。云雨变幻无常,水流没规矩。好像说边塞之地随时可能发生战乱。三联写秦州边人的逍遥自在。羌女根本不把烽燧当回事,胡儿还在悠哉地放牧骆驼。秦州百姓不担心战乱。末联写担忧。也许是俺年老迟暮经历太多战乱,总觉得心里不踏实。难道吐蕃对这里的葡萄、苜蓿、羌女、胡儿不感兴趣?杜甫在秦州经常思考:这里会有战乱吗?【据记载,至德元载(756),趁安史之乱,吐蕃攻掠陇右节度使所统的威戎、定戎、宣威、神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和石堡等城。至德二载(757)占领鄯州。上元元年(760)再占廓州。宝应元年(762),吐蕃陷临洮、渭州、成州、秦州等。杜甫在秦州担心的战火,在三年后终于烧到秦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