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三章

 有而无限 2021-02-09

原文:勇于敢则杀,

王弼注:必不得其死也。

今译:必然不得好死。

原文:勇于不敢则活。

王弼注:必齐命也。

今译:必然能够寿终。

备注:(淮南子《道应训》:“惠孟见宋康王,蹀足謦咳疾言曰:‘寡人所说者,勇有功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孟对曰:‘臣有道于此,人虽勇,刺之不入;虽巧有力,击之不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惠孟曰:‘夫刺之而不入,击之而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制,虽有力不敢击。夫不敢刺,不敢击,非无其意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意也。夫无其意,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欣然皆欲爱利之心,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所欲得也。’惠孟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此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孟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说胜寡人也。’故《老子》曰:‘勇于不敢则活。’由此观之,大勇反为不勇耳。”)

原文:此两者,或利或害。

王弼注:俱勇而所施者异,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

今译:都是勇敢,但是做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说有的有利、有的有害。

备注:(苏辙《老子解》:“勇于敢则死,勇于不敢则生,此物理之常也。然而敢者或以得生,不敢者或以得死,世遂侥幸其惑然而忽其常理。夫天道之远,其有一或然者,孰知其好恶之所从来哉!故圣人犹以常为正,其于勇敢未尝不难之。《列子》曰:‘迎天意,揣利害,不如其已。’患天道之难知,是以历陈之也。”)

原文: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王弼注:孰,谁也。言谁能知天意邪?其唯圣人也。夫圣人之明,犹难于勇敢,况无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故曰“犹难之”也。

今译:孰,就是谁的意思。谁能够知道天意呢?只有圣人可以知道天意。以圣人之明白物理,尚且难以做到勇于主动坚决地作为,何况没有圣人之明白物理,而想做到主动坚决呢。所以说圣人还为难呢。

原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王弼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今译:只有不争,天下万物才都不能与他相争。

备注:(韩非子《喻老》: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於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原文:不言而善应,

王弼注:顺则吉,逆则凶,不言而善应也。

今译:顺应天道就吉祥,违逆天道就凶险,所以应该不说什么却善于顺应自然规律。

原文:不召而自来,

王弼注:处下则物自归。

今译:处于低下的位置,万物就会自发地归顺。

备注:(六十一章王弼注:“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

原文:繟然而善谋。

王弼注:垂象而见吉凶,先事而设诚,安而不忘危,未兆而谋之,故曰“繟然而善谋”也。

今译:观察事物的征象而能知道吉凶,在事前就端正心态,平安的时候也要时刻留心危险,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就先谋划应对的方法,所以说宽缓从容却善于计谋。

备注:(周易系辞上:“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原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今译:天网广大无边,虽网眼稀疏,但不会遗漏。

备注:(苏辙《老子解》:“不与物争于一时,要于终胜之而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未有求而不应者也。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谁召之哉?繟,杳然舒缓,若无所营,而其谋度非人之所及也。世以耳目观天,见其一曲而不睹其大全,有以善而得祸,恶而得福者,未有不疑天网之疏而多失也。惟能要其终始,而尽其变化,然后知其恢恢广大,虽疏而不失也。”)

全文今译:繟然:舒缓,坦然。

用于主动坚决地作为就会遭到杀戮;用于处于被动雌柔地位就能使自己和他人存活、保全。这两种一个有利,一个有害。天所厌恶的,谁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呢?连圣人都会感到难以明察。自然的大道,不争战而善于取得胜利,不说话而更好地给予回应,不召唤而自然受引导而来,宽缓从容却善于计谋。天网广大无边,虽网眼稀疏,但不会遗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