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炫匈奴风

 Michael430 2021-02-10

春秋至西汉时期,以匈奴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在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区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这一时空流行着各种动物、人物及几何纹样的青铜器,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征。因这类青铜器主要发现于鄂尔多斯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青铜器”,现在也通常称为“北方青铜器”

与中原青铜文化以礼器为主不同,北方青铜器多为实用器,按用途可以分为兵器和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及车马器几类,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装饰大量动物纹饰,造型优美,风格独特。

立羊饰件

椭圆形斧

镂空嵌松石鞘短剑

鹿纹铃饰

盘角羊形车辕饰 

牛车纹饰件一对

“北方青铜器”立足欧亚草原,汲取中原文化。有欧亚草原游牧民族青铜文化的共性,也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01

牌饰

在众多的北方青铜器中,牌饰是最典型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器物。

牌饰,是由青铜合金等材料制成,以各种动物纹为装饰图案或者以动物为造型的长方形饰件。牌饰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装饰在衣服上、腰带上或马具上,其中绝大部分应为带扣,起着束带的作用。 作为带扣的牌饰大多数成双成对。

牌饰的图案题材饰牌多为动物争斗、撕咬的场面,具有强烈的动感、节奏感。

固原博物馆藏青铜牌饰

02

 制造

这类牌饰的制造工艺,与草原上流行的捶揲成型工艺不同,吸收了中原传统的范铸工艺饰的制造过程是先铸出金属片之后,再经过浮雕或透雕等雕刻技术而成。

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浮雕、透雕、线刻三种形式,其中透雕的数量最多,这类饰实用性较强,可利用透孔穿皮条加以固定,作带扣之用。

战国神兽噬马纹金牌饰 河北博物院

孔下相对两马头,马身弓曲,四蹄相对。马颈被一只猛虎咬住,马后背含在一长角神兽的利齿巨口之中,神兽长有鱼尾

 

代八龙纹嵌宝石金带扣 新疆博物馆
八龙纹金带扣是汉朝皇帝赏赐给焉耆王的礼物,1975年新疆焉耆县博格达沁古城黑圪达遗址出土

除了草原本土制造,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原生产制造,北方游牧民族通过贸易或其他强制性手段获得。战汉时期有官方的手工作坊,工匠按照中原传统的制作工艺替特定人群制作制造此类北方风格的物品,最后作为商品或者赐物被交换 、运送到遥远的北方。

03

汉地胡风

西汉时期,带有边框的鎏金牌饰大量出现在中原地区,这一现象表明匈奴与中原地区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在匈奴人接受了汉文化的同时,草原文化也影响到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同时西汉早期奢侈、猎奇之风,也大量吸收和借用外来文化来娱乐。

西汉金带扣 徐州博物馆

徐州后楼山6号墓出土两块。两块均为镂铸,纹饰相同,均为腾跃翻曲、肢体夸张变形的三只羊形动物。边框饰麦穗纹,右侧带板一侧有椭圆形穿孔。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政治目的。在汉武帝大规模打击匈奴前,汉匈之间有一段相对和平的“蜜月期”,这些汉地胡风的牌饰或许不仅仅是作为实用器具,可能还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政治涵义。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