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巾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了一个药方。 曹雪芹在这本书里写过很多次药方,比如充满故事和隐喻的秦可卿的药方,清雅仙气的“冷香丸”方,以及胡庸医因为太过寒凉被宝玉摒弃的虎狼之方——多少都有医理在内,不太离谱。 但二十八回的这个药方却很荒诞,几乎就像痴人梦话,而且一料要三百六十两银子,吓死贾宝玉他妈的贵。 (一)这个药方,其实讲的是黛玉和贾家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里有什么:
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这方子,确定不是难为人的?其他几样好说,“龟大何首乌”是个什么?要知道何首乌长于山地,其块根多为长椭圆状,长成人形的有,长成龟那样又圆又扁四肢爬叉的,满京城的药材商也未必见过。 脂砚斋都在这句后批语:听也不曾听过。 这个所谓的“药方”,它其实讲的是黛玉和贾府血脉相连的关系。 紫河车是婴儿和母体相连的胎盘,对应黛玉是贾家女儿贾敏的血肉。 茯苓寄生于松根,对应黛玉在百年望族贾府的寄居生活。 人形带叶参,妥妥的绛珠仙草本草。 表面的奇特是为了吸引读者去注意它的真实内涵。 ——当王夫人表示对这个药方的真实性不予置信时,宝玉说: “我说的倒是真话呢,倒说我撒谎。” (二)这个药方,是宝玉对王夫人态度的一次试探老松根史太君是茯苓林黛玉的“胆”,有这个老太太托底,早期在贾家的黛玉活得还是比较随性的,比如周瑞家的在送宫花一事上藐视黛玉,黛玉当场就怼了过去。 再比如对赵姨娘,没拿正眼瞧过。倒不是看不起对方的姨娘身份,而是两人在思想、情操、品格、趣味上都有着云泥之别。 就像你无法让雍正皇帝欣赏乾隆期的瓷彩,无法让阮籍对嵇喜青目一样。 但林黛玉的潇洒不羁遇到王夫人就收敛了,这个舅母对自己的排斥她是能感受到的。在王夫人前黛玉才是真正的步步小心,甚至故意地撒娇以图拉近二人的距离:
所谓“礼出大家”,表面工作都做到:客人远道来了,哦,该拿匹缎面给客人做衣服;身体一直怯弱,那换个医生,那个叫什么“金刚”的丸药你吃吃看。 而一旦宝玉抛出三百六十两银子一料的药方,王夫人的直接反应就是: "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 除了心疼钱,深层次里,是王夫人根本不相信黛玉能健康起来。当凤姐凑趣说出要经人带过的珍珠时,王夫人的话是“作了药也不灵。” 不相信,便不会真正的投入付出。 这个药方,是宝玉对王夫人的一次试探。 所以再后来,宝钗建议黛玉改吃燕窝时,宝玉是说给贾母而不是王夫人承担。 (三)这个药方,也是宝玉为爱情的一次勇敢发声这个时段的薛宝钗很活跃,不但怡红院的路走得熟烫,更频频在宝黛间冒泡。 宝玉厌烦又无奈,毕竟宝钗是客人。 这个药方的真正目标听众,是宝钗。 宝玉在一众内眷面前,很突兀地把薛蟠这个好色滥淫的下流胚搬出来,目的就是警醒宝钗:
你还是去关心自家那任性妄为的哥哥在做什么吧,别老在我跟前转悠了,老住在大观园,怕都忘了老娘家在哪儿了。 这方子的内涵,王夫人听得出听不出不要紧,宝姐姐你知道就好,林妹妹和贾家血浓于水,根脉相连,有贾母为她作支柱,也有宝玉在为她努力。 这是宝玉为他和黛玉的爱情的一次勇敢发声。 从前他也会到梨香院,宝钗也曾是他心目中叹惜倾慕的女儿家,然他终是看穿了宝钗恬淡外表下的汲汲营营。 在钗黛的纠结中,他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认清黛玉的生命价值。 方子里的君药珍珠,即是王夫人寄寓在两个儿子身上的科举仕途的期望,是宝钗企图借以实现青云志的捷径,而宝玉想要做的,却是把它碾碎、筛离,只求能和黛玉一双璧人,两相安好。 【作者简介】葛巾,70后,码字原为稻粱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