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仲基金泰梨《胜利号》高开低走?伪科幻煽情商业片,值得深思

 芸淡风倾 2021-02-10

小冒坚持原创的661篇   第一次写剧透的剧评,毕竟要有理有据吐槽。

2020年本该院线上映,延迟了大半年,最后改为网飞这个了不起的流媒体上登陆。

网飞Netflix精准本土化扩张,盘点16部“亚洲战略”原创合作剧

怼漫威,惜败寄生虫,靠网飞,马丁斯科塞斯这电影真的值得

《胜利号》

故事讲述2092年,胜利号飞船在太空中展开的冒险,金泰梨饰演酗酒的高智商胜利号船长,宋仲基饰演问题飞行员。看似废柴混日子的晃悠组合,其实各有神通。

本就是想通过抓住头号通缉犯,人类小孩外表的氢弹,赚笔钱解决燃眉之急,意外走上了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的英雄道路。

对,2021年了,套路陈旧,期待值过高,舆论又是褒贬不一,豆瓣评分才6.5分。

01 

好看吗?看站在什么角度

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甚至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

我非常可以理解,很多观众的吐槽,确实如此。

套着科幻外壳的伪科幻片——

说实话,我虽然对科幻电影涉猎不深,最近刚知道什么叫太空歌剧,赛博朋克,看过的科幻作品不多,仅限于《三体》《人类补全计划》这种经典封神作品。

人类补全宇宙:《新世纪福音战士》原型出自70年前?

不过也能清楚地感知到,里面的硬核科幻知识,太匮乏了,没有那种排山倒海,智商碾压级别的震撼。

说是软科幻?

但很多设定和逻辑bug又能被不在少数的不专业的观众轻易看出,只能说剧本薄弱的同时,整个科幻概念的设定,就有些小儿科。

不过还是做到了眼花缭乱,视觉效果还是很赞的,特效给力。

作为韩式煽情商业片——

整个剧情,放在2021年了,真的太傻白甜了。

一个是煽情老套:

我从不会觉得任何歌颂真善美,人性之光的套路是多余的,但技巧确实是拙劣幼稚的。

4个拯救地球的小分队,三个人类主人公们,除了天才,英雄的高光设定外,整个人物的弧光和成长性,单薄也没太多说服力。

借用旁白叙述,带出女主和海盗哥,稍不注意就会一带而过省略的铺垫,我能接受,毕竟主线故事要紧,大家可以理解她们的正义感,良知。

但支撑起煽情高潮的两段父女情,尤其是男主那条线,只感受到用萌娃铺垫,叙事的方式老套,逻辑还有些牵强,姑且只能当作人性之光被人类的婴儿激发,一发不可收拾,良心觉悟;

作为看惯了前些年大批量的韩式煽情+各种主题的商业片的观众,阅片无数,任宋仲基小哥哥怎么催泪,也不太能共情代入,比如我,眼泪早在《七号房的礼物》《素媛》《熔炉》等等片子中流得差不多了。

当然,一定还有这种煽情套路的观众,和电影一同动容流泪。

没什么高下对错之分,不过是每个人的角度,观念,耐受度不同罢了。

还有一个,剧情真的很弱:

《银河护卫队》毕竟还是爆米花片,也没打着科幻片旗号,晃晃悠悠,缺点百出,人性平凡一面的主人公们的欢乐故事,尚属新鲜;

现在还在重复,就有点腻味了。

关键的几个剧情高潮点,太敷衍了。

海盗(正经职业不可描述)大叔最重头的打斗戏,全员人类武力值不行,出来个王者对手——反派最强机器人,大叔硬生生要独自迎战,以为要BE了,没想到两下子,就被大叔轻易KO,敢情这就是个衣着炫酷,迈着六亲不认步伐的青铜?

我没觉得,煽情一定要以主角的牺牲作为高潮,这也赢得太轻松了,光环太大了。

终极大boss血管爆了数次,以为会来个血脉膨胀的大变身,机甲人身二合一,进行个肉搏战,没想到最后莫名其妙众叛亲离,毫无外援,只能亲自下马,追杀。

莫名奇妙全员胜利。

小女孩差点连自己都拯救不了,一己之力拯救了地球生态。

但还是觉得,真·合家欢商业片,性价比真的高,240亿韩元,至少没把大部分钱花在演技不行的演员身上。

金泰梨是我非常喜欢的姑娘,演技很好,又舒服又自然。

电影《小姐》里出身底层的孤女,自由追爱又机智泼辣,社会又纯真;我最喜欢的抗战玛丽苏剧《阳光先生》里又是双重身份的大家闺秀,还有韩版《小森林》。《胜利号》我只能说,也没啥适合她发挥的空间。

《mr.sunshine 阳光先生》丨看看别人家的抗战爱情玛丽苏剧

《阳光先生》丨活下来,走出去

宋仲基离婚风波后的作品。

毕竟也是忠武路四小生之一的宋仲基(还有刘亚仁,金秀贤,李民基),挑起煽情主线的片段完成得不错。

预想到的宋宋离婚刷频:今日份额的八卦感想

三个纯韩国主要角色,都算性格鲜明。其他居然大部分都是西方面孔,韩语英语混杂,有些违和。

或许22世纪了,没有国家这个概念,改为地球这种更大的范围,主人公装备上自带同传功能,已经不需要翻译这一说了,只能这么理解。

如果没有抱着要看科幻大片的心情,至少我看得很开心,除却bug,还是很流畅成熟的叙事。

02 

今日离奇科幻,明日冷酷现实

每一次接触科幻,都会让我加深一点:

技术本身,不一定会让生活变好。

我们不由自主地享受,习惯科技带来的便捷,并逐渐退化很多能力和认知。

《胜利号》的反乌托邦设定,反映了当下非常迫切,但好像又被大多数人当作无关紧要的问题。

生态危机——

地球已经无药可救,移居火星困难重重,社会不得不残酷分级,且固化。

人道主义危机,人权和自由——

社会很多秩序已经崩塌,资源有限,机会有限,活着本身变成了少数人的既得利益,马太效应之下,平凡人只会像主角们一样,负债累累,越活越不会变好,艰难偷生。

因为整体设定早就不新颖,至少最近也该在《北京折叠》中看过一次的阶级固化社会,再加上过于理想化的假定,大多数的人,有智慧,有能力,有觉悟,有良知,不自私,不作恶,及时止损,才能让故事趋于圆满结局。

是的,上述那些词,没有一个多余重复,一个做不到,美好的希望都不会实现。

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时下冲击了大家的话题——代孕。

太多人觉得理所应当,可以理解,甚至要合法化。

我非常赞同关注的一位博主汪有的观点:

赛博朋克也好,反乌托邦也好,其实都源自技术革新以后,操纵技术的人的疯狂,不受控,自以为是造物主。

研究技术的初衷,我愿意相信都是好的。

但很可能失败,很可能扭曲,很可能人性经不住考验,很可能自己想改造世界规则,重塑宇宙。

研究基因编辑的人,会想到有一天,不仅改造动植物,还会选择性地培育人类吗?

人类不需要生育了,反正都是不听话有缺陷不受控的。

只要定期生产,专门生育的人,专门工作的人,专门服务的人,不需要社会底层普通的人。

你怎么就能确定,自己一定在金字塔尖端,不会被划分到底层?

代孕,转基因食物,人造人。。。很多技术会带来的问题,灾难,冲击伦理,道德,人性。

基因的丁点差异,不就决定了物种的隔离吗?即使大部分还是一样的,即使看起来一样的。

普通人都知道的事,那些操作这些进程的科学家,或者说掌握尖端技术和资源权力的那一小群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

明知故犯的可恶,才是有预谋的颠覆。

我们普通人别说做出选择了,可能都没有知情权。在引发后果的时候才知悉,被动去承受。

但是即使延迟了知晓权,在我们知道的时候,我们不能冷漠。

赛博朋客2021魔幻现实:金顺玉《顶楼》都不敢这么无下限

《时间不存在》I今日离奇科幻,明日冷酷现实

非常喜欢作者最后的总结:

人的底线和拒绝让人更有价值。
当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售卖,表面看来,这应该是我们最值钱的时刻,然而实际上,那是我们最不值钱的时刻。

捍卫一些东西,不让它们流入市场,是每一个普通人对抗贫富差距的最后堡垒。

所以当我们每次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东西可以拿去换钱的时候——
我们恐怕并不是多了一种选择和自由,而是多了枷锁。

哪怕不讨论这么宏大严肃的话题,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时时刻刻,都在挑战我们的底线。

996,永不下班时刻在线,故意利用怀孕去欺骗用人单位,卖惨编造故事在网络众筹。

一味的事不关己,一味的妥协短视,不在乎群体利益,只在乎自己的得失,普通人生存的空间就越逼仄。

就包括我在工作中,也经常直接据理力争,听从正确的指挥,而不是只因为对方职级高;

在不能妥协的点上,努力做出来不该我这个层级的强势;最差结果,也一定保证尽职免责,不过是被职级摁到了,不输理。

加班无可避免,但我也不会觉得自己毫无选择,一定有方法manage到我想要的结果。

日剧《我要准时下班》:就是为了我能真正热爱工作呀

面对生活中很多被人当作习以为常的瞬间,我也总是硬核回应:比如那些让我们随便找个男人嫁了,不要挑挑拣拣,仿佛性别就是他们可以碾压一切的优势

风平浪静的闲暇:我,28岁,失业单身,从此开始想要的人生

高能敢拍搞笑又扎心,大龄职场新手妈妈荡气回肠的生育史诗

找对象和找工作,可不都一样?

人,一旦妥协了不该容忍的事,不敢说“不”,跪下去一次,就真的很难再站起来了。


年纪渐长,越会发现,合家欢爆米花片的主人公们的单纯,坚持,善良,勇敢,真的难能可贵。

《胜利号》让人类胜过了机械大军,实在是不切实际。但我喜闻乐见。

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能力,也无法绝对成为一个人,是因为我们人类有共情能力,我们会有超脱规则以外的奇思妙想创新能力,我们有苦中作乐的幽默感,我们不会冷冰冰地执行规则,有道德观念和伦理纲常。

人工智能一直在学习像人类一样的思考和感受,像人类一样拥有情绪和情感。

可是如果人类也开始一味追求目的和效率,只看结果,对于身边出现的这些事情麻木,充耳不闻,不管不顾,我们是在向人工智能靠拢吗?

不是,我们在看似进步的路上,逐渐退化为一个机器。

不妨活得像童话世界一样正直勇敢,那种被人不屑一顾的傻白甜,真的值得我们反思。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