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说,舍生取义是大爱,但不应该推崇

 书语人间 2021-02-10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中庸不是平庸,是恰到好处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第六》

孔子感叹说,中庸作为仁德,是最高境界,人们已经很久没有了。

问题来了,什么是中庸?

因为有一个「中」字和一个「庸」字,不少人都会认为它是平庸,没立场,没个性的意思。然而,真相恰恰相反,中庸一词,指的是不偏不倚,什么都刚刚好。


你千万别小看了「刚刚好」这三个字。

《大学》里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个「刚刚好」,所指的就是这个「至善」。

对人好,这当然是没有错的,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更是千百年来都备受推崇的处世知道;但是,好过头了,好到没有原则的,这就不行了


同理,心情不好时,有一肚子火憋着,想找人发泄,这同样是人之常情,但是,过了一个度就不行了。毕竟,法律上还讲一个正当防卫,对不对?

因此,「中庸」一词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是做人的大学问。

它要我们终其一生去不断地学习,去反思,才能最终达到圣人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


02.
救人的前提,是先保全自己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第六》

宰我提问,刁难老师了,假如一个仁者,告诉他说,有人掉井里了,他会不会跳下去救人呢?

这里的「井有仁焉」里的「仁」是「人」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跳井救人的机会摆在了你面前,你是救还是不救呢?

孔子的回答很直接,没有道德绑架,只是说,「为什么要跳下去救呢?君子可以过去看一下,救得了就救,救不了就不救,不要把自己陷进去」。

这里的「逝」,是去,是前往的意思,不是去世的意思哈。

然后,孔子说,君子你可以欺骗他,但不可以愚弄他。

是说,井里有人,跑过去看一眼,这是应该的,但是,你为了就他跳下去,搭上自己的性命,这是没有道理的。


这句话,表明了儒家的两个思想。

一个,是「求全」的思想。

最早可见于《论语·公治长第五》里,孔子对南容的评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邢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这与孙子的兵法思想高度一致,有条件,就贡献才能给社会;时机不成熟,就韬光养晦,保全自己的家庭,静待时机,不妄动。


另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你如果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路与不平,拔刀相助,就不要宣传路与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是英雄,不要让大家学习他,而是要让大家吸取教训。

路上如果有遇到偷窃抢劫的,那就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想办法去联系民警。


同理,你和孩子也是。先保全自己,再救孩子。就算你亲儿子遇到了危险,也是一样,因为你都保全不了自己,怎么去救他呢?

咱们坐飞机,机上安全广播,反复强调氧气面罩脱落的时候,先自己戴好,再帮助身边的孩子与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不要牺牲,更不要死磕,舍生取义可以,如果迫不得已,但是,生命同样弥足珍贵,小不忍则乱大谋。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继续来读《论语·雍也第六》的内容。

敬请期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