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害怕得罪人,你身边90%的人都得罪得起

 二哥哥2008 2021-02-10
他们越害怕得罪别人,却总是得罪了别人,这样的人就像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里的女主一样。
刘同曾经说过:“不要怕某种性格会得罪人,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性格能避免得罪人,既然都会得罪人,那就做你自己,做好了自己,就不怕得罪人,因为你可以承担后果。”
不要害怕得罪别人,因为你身边绝大部分人,可能超过90%的人你都得罪得起。
边界感
中国有很多老好人,这样的老好人就是心理学中所描述的“讨好型人格”,这样的人事事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特别害怕得罪别人。
为什么老好人特别害怕得罪别人呢?
不是因为他们害怕拒绝别人会被报复,会承受后果。而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自尊感很低,他们认为别人比他们自己重要。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就是依靠别人的评价来维持自身的价值感。
这样的做法就像是将房子建立在流沙上,迟早会坍塌。
你没有办法挣来别人的喜欢,因为别人会不会喜欢你,只取决于你是谁,而不是你做了什么。
比如,你发了一条去某个地方旅游的朋友圈,那些点赞的人不是因为和你关系好而点赞,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喜欢这样的内容。
如果你选择成为讨好型人格,害怕得罪别人,你只会把生活中那些不尊重你、想要利用你的人吸引过来。
如果仅仅是害怕被报复,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人格会建立低质量的际关系,会强化自卑感。
想要改变讨好型人格的心态,首先要明白这种人格本质上是因为觉得自己不配、觉得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比自己的更重要,这是潜意识心态导致的。
想要提升自尊感,就要学会建立自我边界感。
什么是自我边界感?就是你的事归你的事,我的事归我的事。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常常会内化这些不属于我们的事情。

比如别人喜不喜欢你,那不是一件由你控制的事情,可是很多人会内化成他们自身的责任。然后他们就会变得很痛苦,因为他们的自我边界是模糊的。
如果你的自我边界是模糊的,你就会害怕得罪任何人,因为你难以分辨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他人。
如果你的自我边界很清晰,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尺度在哪里,并且用行为告诉别人,什么是你能够接受的,什么是你不能接受的。你就能做出你的选择,来维护你自己的利益。
社会地位
别人会怎么对待你,都是受到了你的默认同意的。有些人去面试的时候,姿态放得很低,结果还是不被面试官喜欢,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姿态太低,会让面试官觉得他们配不上这份工作。
面试是双向的,面试官选择他们,他们也要决定是否选择这份工作,并不存在谁欠谁。
在社会中,如果你姿态放得越低,别人不仅不会觉得你是有礼貌有教养,还会觉得你很好欺负,爱情中的癞皮狗是这个道理,脾气好的老师管不住学生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喜欢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标价1000,打折后800出售的商品,和另一个标价800,卖价800的商品,我们还是会下意识认为1000的更有价值。
一旦我们释放出了害怕得罪别人的信号,就意味着我们向别人表达了我们是低价值的,人都是喜欢高价值的。
而你一旦选择了无条件地容忍别人,对方的期待也会越来越高,你拒绝他,他反而会记恨你。这也是古人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为什么你身边绝大部分人都是你得罪得起的呢?
你身边的人除了同位次的人,比如说朋友、同事,就是比你位次高的领导了。不要怕得罪你的同事,也不要怕得罪你的领导。
有一种公司面试前就特意强调要求老实的人,其实是因为老实的人好欺负。
那些不怕老板的人早就离开这样的公司了,剩下的老实人都是好欺负的,和自私的老板刚好匹配,这样的企业文化环境是很差的。
工作这件事情,不是取决于你会不会得罪别人、会不会犯错,而是取决于你的价值。
如果你的价值很高,你就算得罪了别人,别人还是会忌惮你,还是会依靠你,阿里的蒋凡不是依旧风生水起的吗?
当你每次害怕得罪别人的时候,你就在心里默念:别人都好意思为难我,我有什么不好拒绝他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