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鉴定宣德炉的方法

 博搜艺术 2021-02-10

  宣德炉经历了种种劫难能得以流传至今已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但事物不是绝 对的,河中总会有鱼,是金子就会发光。偶然的机会笔者在一藏家黄老师工作室中见了一件错银铜炉,让笔者豁然眼前一亮,此炉重8647克,口径19.2厘米,高13.9厘米,炉身栗色、包浆自然古朴是明代器无疑,从色质、炉型、铸工、重量等特征上看与资料中所述的宣德炉特征非常近似,但落款却是印制的堂款“玉堂清玩”,让人疑惑不解。

  

  宣德炉款众所周知,各处都有描述,都有道理,但我提醒一句,另有大量宣德炉是没有款的,而是后刻的款,有一、二、三、四字款的,宣、宣德、宣德年、宣德年制等,后人刻的谁也说不个准。就有一 款“宣德年”小篆款的真宗宣德炉藏于民间收藏家手里。款是后刻的,不是铸上去的,但宣德炉的铜质、颜色、设计、造型、手感是市面上的那些宣德炉不可比拟的,进过多种鉴定证明这只香炉是真品。

  近年来铜炉拍卖市场加速繁荣,出现诸多铜炉精品,不断刺激宣炉收藏市场,在当今社会中,宣德炉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收藏门类,随着人们对宣炉的不断研究与考证,人们对宣德炉的收藏体系越发完善,宣炉可赏可玩,兼具赏供两义,期待宣炉文化在大家的努力发展推广下,得以永恒的传承。

  

  据说,为保证铜制香炉的质量,宫廷御匠禀告皇上朱瞻基,想要诛造出上等香炉,铜料得精炼六遍。炼一遍,耗费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本来工匠害怕宣德帝迁怒治罪,可这位宣德帝朱瞻基精品意识更强,他当即下旨,决定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再翻番,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匠们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珍贵金属,与红铜一起入炉十二次冶炼。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宣德三年把极 品铜香炉制作成功。

  宣德炉一词最早见于《宣德鼎彝谱》一书。《宣德鼎彝谱》自述为明宣德年间工部尚书吕震等撰,八卷。分别论及明宣德炉的原料、名目、造型、色彩及铸冶等。卷一卷二载宣宗谕令、礼部设计的图式及所需的物料,卷三载南北郊坛等器用的名目,卷四载太庙、内府宫殿的器用名目,卷五载赐予两京衙门和天下名山胜迹的器用名目、补铸、褒奖等,卷六卷七卷八详释器名,说明某器仿自某器,并载有尺寸等翔实资料。《四库全书·宣德鼎彝谱·提要》云:“宣炉在明时已多伪制,此书辨析极精,可据以鉴别。”时至今日,虽然大多数人都承认宣德三年的铜器并没有标准器,但很少有人会质疑《宣德鼎彝谱》所述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一说。然而我们却发现,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一说并没有被可靠的历史文献所记载。

  

  宣德炉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 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宣德炉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 一 无 二、举世无 双的。

  在选购宣德炉时务必重视其材质和工艺。只要是好的材质,好的工艺,老旧的包浆,那么最起码是清代的产品。这几年在拍卖行中拍得高价的大都是清代制作的宣德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