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力士帝国是怎样建成的(下):海尼格时代

 德道高聪 2021-02-10


安德烈·海尼格

第二任CEO

安德烈·海尼格是继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之后劳力士公司的第二任CEO,他在任34年,是一位非常低调的商业领袖,正是在他的领导之下,劳力士开始更全面地拓展海外业务和成熟化的商业运作,最终成长为与可口可乐、奔驰一样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

劳力士第二任CEO安德烈·海尼格

不同于汉斯·威尔斯多夫既是德裔血统又是英国公民的复杂身份,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瑞士人,他于1921年出生在瑞士拉绍德封,在加入劳力士公司之前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在安德烈初次与劳力士公司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会面之时,他的真诚与务实就让汉斯欣赏不已。

1948年,在汉斯的盛情邀请之下,安德烈加入了劳力士公司,负责劳力士在南美洲的业务。安德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了6年,他的儿子帕特里克·海尼格(劳力士第三任CEO)就是于1950年8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生的。

1955年,安德烈·海尼格重返日内瓦,进入了公司的董事会,并被任命为劳力士商业总监。1960年,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辞世。在历经了两年多的空窗期之后,1963年安德烈·海尼格正式被任命为劳力士公司CEO和汉斯·威尔斯多夫基金主席。从此,劳力士开启长达45年的“海尼格时代”

1965年,劳力士公司将总部从日内瓦市中心搬迁到了阿加西亚斯的一栋大楼里,拥有丰富海外业务经验的安德烈·海尼格决定对国际市场进行更全面的开拓。

坐落于日内瓦-阿加西亚斯的劳力士全球总部

售价值,而非商品

安德烈·海尼格曾与他的朋友有过一段非常知名的对话。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问他:“手表生意做得怎么样?”安德烈回答:“我不太清楚。”正当他的朋友打算取笑他的时候,安德烈一脸严肃地补充道:“劳力士做的不是手表买卖的生意,劳力士做的是奢侈品事业。”安德烈·海尼格深信,劳力士售卖的不仅仅只是手表这种商品,而是某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安德烈·海尼格正在会晤年轻的查尔斯王子

如今劳力士赞助的很多世界著名赛事,大部分都始于安德烈·海尼格任内。安德烈的儿子帕特里克·海尼格在1992年接任劳力士CEO之后,也一直秉承父亲的营销理念,在拓展劳力士的品牌影响力上不遗余力。

赛车运动

尽管劳力士与赛车运动的首次结缘是在三十年代,但五六十年代才是赛车运动真正开始蓬勃发展的年头。1963年,劳力士推出了一款Cosmograph(宇宙计型)计时码表Ref.6239,这被认为是最初的迪通拿腕表。

Daytona字样1964年才在表盘上出现,最初是出现在ROLEX的logo下方,而不是之后的六点钟位置小表盘上方。

1968年,劳力士与当时的苏格兰新秀车手杰克·斯图尔特展开合作关系,杰克·斯图尔特在其九年职业生涯(1964-1973)中先后夺得3次F1赛事的总冠军和27次分站赛冠军,成为一代传奇车手。

F1传奇车手,飞行的苏格兰人——杰克·斯图尔特

1992年起,迪通拿24小时耐力赛这项国际重要赛事开始以劳力士冠名。之后,劳力士又分别成为世界三大汽车赛事中两大赛事——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世界最知名的耐力赛)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最高级别的场地赛)的大赛计时。

高尔夫球

高尔夫球运动在五十年代之前一直是贵族的运动,但随着电视的普及,高尔夫球运动开始走入大众视线。美国球手阿诺德·帕尔默是第一位电视银幕上的高尔夫球巨星,被世人誉为“高球之王”。1967年,阿诺德·帕尔默成为劳力士代言人。此后不久,劳力士又同时赞助了杰克·尼克劳斯和加里·普莱尔,这三位传奇球手合称“高尔夫三巨头”,在六十到八十年代称雄世界高尔夫球坛。这三个人当年有多牛X呢?以“金熊”杰克·尼克劳斯为例,他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18个大满贯冠军,而当今的高尔夫传奇人物泰格·伍兹才只拿到13个(泰格·伍兹也是劳力士代言人)。

劳力士广告中的“高尔夫三巨头”——阿诺德·帕尓默(左)、杰克·尼克劳斯(中)和加里·普莱尔(右)

毫不夸张地说,从高尔夫运动最近六十多年的发展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背后一直都有劳力士的身影。现如今,劳力士已经成为世界四大高尔夫赛事中三大赛事(美国名人赛、美国公开赛和英国公开赛)的官方计时。


网球

早在1978年,劳力士就成为了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大会计时。瑞典天才网球选手比约恩·博格是劳力士在网球运动上的首位重量级代言人,他在70-80年代是网坛首屈一指的人物,曾于1976-1980年(kai gua)连续5年获得温网冠军,在1974-1981年间6次问鼎法网冠军。

网坛巨星——“冰人”比约恩·博格,职业生涯获得6次法网男单冠军和5次温网男单冠军

劳力士不仅与网坛天王级人物有长期合作关系,也时常垂青具有潜力的网坛新人。早在2001年,劳力士就已经开始赞助当时刚刚崭露头角的罗杰·费德勒。现在看来,这是一笔回报非常不错的投资。

费德勒代言的劳力士格林尼治Ⅱ广告

在当今网坛四项大满贯赛事中,劳力士已经成为其中三项大满贯赛事(温网、澳网、美网)的官方计时。

其他运动

在那个年代,除了赛车、高尔夫球和网球,劳力士也同时在赞助马术运动和帆船赛事。通过长期赞助这些社会上层人士偏爱的体育赛事,劳力士成功塑造了自己高大上的品牌形象。

大明星、工具表和丑小鸭

潜航者和迪通拿是劳力士最热门的两个表款,精钢款腕表现在可谓一表难求。然而在诞生之初,两者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大明星

1953年,一名退役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创作的一部谍战小说在英国大受欢迎,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能力超群、风流倜傥的全世界头号特工——詹姆斯·邦德。

007系列小说作者——伊恩·弗莱明在书房里,佩戴着劳力士探险家Ⅰ

007系列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自己佩戴一枚劳力士探险家Ⅰ,所以原著中的詹姆斯·邦德也被描述为佩戴着探险家Ⅰ,但在后来被翻拍成电影时却变成了潜航者——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中,主演007的肖恩·康纳利配戴着导演艾伯特·布洛柯里私人拥有的潜航者腕表出镜。

电影《007金手指》中肖恩·康纳利饰演的007佩戴一枚潜航者Ref.6538

随着007电影的热映,劳力士潜航者腕表在全球广受追捧。潜航者本来是一款阳刚的运动型腕表,但因为电影中邦德的佩戴,让人们觉得即使是身着正装佩戴劳力士潜航者,也能呈现一种超脱的优雅。

1965年劳力士潜航者的广告,广告的创意正源自于007电影

从《007:诺博士》到《007:杀人执照》,劳力士潜航者腕表在一共8部007系列电影中出镜,在手表中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明星”。

工具表

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旨在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出于经济和能源安全的考虑,其他的国家开始拓展更多的海上钻井平台,离岸勘探和海底工程作业的需求大量增加。法国的COMEX公司正是一家全球最顶尖专业潜水公司,当时的水下作业离不开潜水腕表,而劳力士又正在寻求各种机会来测试自己的产品,于是两者一拍即合,由劳力士为COMEX的潜水员提供免费的潜水表,而COMEX向劳力士共享腕表在水下性能的测试数据。

1972年Sea-Dweller海使型的广告揭示了劳力士与COMEX公司的合作关系

当时和劳力士竞争与COMEX合作机会的还有欧米茄。海马系列PloProf 600腕表对于潜航者来说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但在随后的测试中,PloProf无法完美地解决潜水仓减压过程中因氦气渗透导致手表镜面脱落的问题,最终COMEX选择了带有隐藏排氦阀门的潜航者。

欧米茄海马系列PloProf 600

在潜航者型之后,更多的Sea-Dweller海使型腕表被交付给COMEX公司使用。劳力士与COMEX公司的在潜水项目上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1997年才结束。在现今的拍卖市场,任何带有COMEX标识的潜航者或海使型都是藏家极力想收入囊中的珍品,每一枚都身价不菲。

COMEX版Sea-Dweller海使型Ref.1665

同时和劳力士开展水下合作项目的还有美国海军的Sea-Lab,也就是1960年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号”成功探险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项目合作方。据国外媒体考证,Sea Dweller海使型和Deep Sea深潜型腕表的诞生,实际上与Sea-Lab的深度合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美国海军军官佩戴着Sea-Lab潜航者腕表正是Sea-Dweller海使型的原型

通过与COMEX和Sea-Lab在潜水项目上的长期合作,让劳力士在潜水表设计和制造技术上获得了丰富的宝贵经验。2012年,防水深度达到12000米的劳力士Deep Sea Challenge实验性腕表伴随国际知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探险大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这是劳力士腕表第二次到达此处。

丑小鸭

你可以在品牌官网上看到劳力士于“1963年推出了宇宙计型迪通拿(Cosmograph Daytona)”,但实际推出的计时码表Ref.6239当时只叫作宇宙计型(Cosmograph),并没有迪通拿(Daytona)。那是因为劳力士正在与欧米茄、浪琴和汉米尔顿竞争美国国际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任务用表,使用“宇宙计型”这个名称更符合太空任务的主题,但在最终测试中,宇宙计型却不敌欧米茄超霸,失去了NASA的订单。

1963年生产的Cosmograph计时码表并没有Daytona的字样

在NASA太空任务竞争落败之后,劳力士很快将重心放到了日益兴起的赛车运动上面,1964年底生产的“宇宙计型”计时码表的表盘上开始出现了迪通拿(Daytona)的字样。

然而,迪通拿一开始的销路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迪通拿的外型和尺寸在当时并不太符合大众的主流审美,另一方面,迪通拿搭载的Valjoux72机芯是一款广泛通用的经典(gu lao)手动上链计时机芯。因为一度比较滞销,迪通拿往往只陈列在店铺角落的柜台里,在劳力士的众多表款中,俨然是一个丑小鸭般的角色。


但迪通拿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一个叫保罗·纽曼的美国影星在后来给迪通拿带来了转机。保罗·纽曼当时在美国是奥斯卡影帝级的人物,他于1969年主演了一部赛车主题电影的《Winning》,在这部热映的电影中他佩戴了一枚Exotic(意为异域情调)表盘的迪通拿腕表。而这枚腕表正是他心爱的妻子送给他的,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他时常佩戴着它。

保罗·纽曼与他的“保罗·纽曼”迪通拿

正是由于《Winning》这部电影,保罗·纽曼后来疯狂迷上了赛车运动,他不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赛车手,甚至在1979年获得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亚军,还在退役之后创办了纽曼-哈斯的赛车队。此外,保罗·纽曼还是知名的社会慈善家,他通过经营自己的调味品公司向社会累计捐赠超过5亿美元。保罗·纽曼在影视、赛车、商业、公益等多个领域成就非凡,不但让他成为那个时代万众关注的公众人物,也让他腕间的迪通拿表备受瞩目。

2017年10月26日,保罗纽曼本人拥有的迪通拿拍出17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的价格,一举刷新历史最贵手表拍卖记录

历史上保罗·纽曼与劳力士并无官方合作关系,但劳力士实际上一直都在默默支持很多与保罗·纽曼相关的活动,保罗·纽曼在不经意间露出迪通拿的照片常见诸各大杂志、期刊。80年代末,已经停产的Exotic盘面迪通拿在拍卖会上掀起拍卖热潮,身价倍增。这一类型盘面的迪通拿后来干脆被直接称之为“保罗纽曼迪通拿”,极具收藏价值。整个迪通拿系列也就水涨船高,成为劳力士最炙手可热的表款。

石英危机中的劳力士

除了杰出的商业化运作外,安德烈·海尼格的远见卓识更体现在对机械制表传统的坚持。

1962年,包括劳力士、欧米茄、百达翡丽、浪琴、万国等品牌在内的一众瑞士钟表品牌组建了电子钟表中心(CEH),共同开发电子手表机芯。由于瑞士人的固步自封,反而让日本人在石英电子表技术上后来居上——精工于1969年底发布了全球第一只石英表,“石英危机”由此揭幕。

欧米茄的Beta 21石英机芯

与此同时,CEH也开发出了Beta 21石英机芯,约20家瑞士钟表品牌在1970年发布了各自的石英表,但在瑞士市场却遭到了冷遇。劳力士不甘于跟自己的竞争对手使用同样的石英机芯,在1972年退出了CEH。又经过五年的研发,终于开发出自产的5035和5055石英机芯。

劳力士星期日历型Oysterquartz黄金腕表Ref.19208

虽然劳力士也在生产和售卖自己的石英表,甚至在美国研发新的电子表技术,但阅历丰富的安德烈·海尼格在观察到晶体管收音机、电视机和袖珍计算器陆续价格崩溃的事实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石英表在规模化工业生产之后将会变得十分平庸,而真正的富裕人士期待的是一件能够佩戴于腕间的美好物件,所以劳力士应该坚持以生产机械表为主流。

有“自动上链机芯之王”之称的3135机芯于1988年问世

正是这一在当时不同于其他很多钟表品牌的抉择,让劳力士的机械制表技术在石英危机时期不仅没有断代,反而是全速地发展,由此奠定了日后劳力士在机械制表领域的领先地位。

帕特里克·海尼格

第三任CEO

劳力士的第三任CEO帕特里克·海尼格是安德烈·海尼格的儿子,他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年轻时在日内瓦就读法学专业,之后成为了一名从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律师,为劳力士公司提供了多年的法律服务。

劳力士第三任CEO帕特里克·海尼格和他钟爱的铂金款星期日历腕表

帕特里克于1986年加入劳力士担任商业总监,并在1992年安德烈·海尼格退休之后接任了劳力士的CEO。

供应链整合战略

尽管在帕特里克的任期内,劳力士只推出了珍珠淑女型、游艇名仕型I和游艇名仕型II三款产品,但他对劳力士公司发展的重要影响丝毫不亚于他的父亲。他曾有过一句名言——“劳力士的明星应该是时计,而不该是高管。”在秉承父亲奢侈品事业理念的同时,帕特里克率领劳力士公司回归“以产品为核心”。

1998年,瑞士最大的表壳制造商之一Genex公司被劳力士收购。Genex正是为劳力士制造第一枚蚝式腕表表壳的供应商,20年代起就已经与劳力士有合作关系。

同年,劳力士又收购了大名鼎鼎的金属表带制造商GayFrères公司,这家以制造珠宝手镯起家的公司在当年还是百达翡丽、爱彼、江诗丹顿、积家、万国、真力时、豪雅等品牌的金属表带供应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典型)

GayFrères以制造爱彼皇家橡树和百达翡丽鹦鹉螺金属表带而闻名

2000年之后,劳力士又陆续收购了表盘制造商Beyeler、表冠制造商Boninchi、金属工艺公司Virex et Joli Poli等多家零配件供应商。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笔收购发生在2004年3月26日,这一天劳力士终于将机芯制造商Manufacturedes Montres Rolex, Aegler S.A(艾格勒劳力士制表公司)收入囊中。

艾格勒公司(摄于1940年),劳力士比尔机芯工厂的前身

此前,尽管已经冠以“劳力士”的称呼,这家成功研发了3135自动上链机芯和4130计时机芯的机芯制造商从法理上和经济上来说仍属独立法人,并不归属于劳力士公司。

在帕特里克的领导之下,劳力士将近30家零配件供应商整合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四大劳力士工厂——普朗莱乌特工厂负责金属铸造,生产表壳和表带;谢纳堡工厂负责表盘设计制造和珠宝镶嵌;比尔工厂负责制造机芯;阿加西亚斯总部负责最后的装配和测试。这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你如果拿一只三十年前的劳力士和现在的劳力士腕表去比较,质量的差距是极易被察觉出来的。

劳力士迪通拿计时码表116520LN

可以说,帕特里克在任内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通过对供应链进行大刀阔斧的垂直整合,让劳力士从一家大规模钟表装配公司变成了瑞士自主化生产程度最高的钟表帝国。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