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见部位CT扫描方法
2021-02-11 | 阅:  转:  |  分享 
  
CT机的日常维护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机器,在不熟悉机器的情况下,严禁任何操作和更改设置。2.温度、湿度、
防尘要达到要求。3.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控制室。4.启动机器、关闭机器要按照程序进行,关机后又要重新启动机器时,注意要间隔一定的时
间,不能马上开机。5.每天早上开始扫描前或当机器在2个小时内未扫描病人时,机器会提示进行X线管预热,即训练X线管,使X线管的温度
达到工作状态,如果忽略了将影响X线管的寿命。6.定期进行空气校准。7.每天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机器使用记录。CT检
查的工作程序1.划价、交费2.预约、登记3.交待准备工作:询问被检者是否做过不适宜立即行CT扫描的检查,如胃肠道钡检;增强扫
描者或CTA检查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4.摆好扫描体位、扫描。5.进行图像后处理并照相。6.发出诊断
报告。扫描前病人的准备工作1.对被检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2.检查并除去检查
部位的异物,防止图像伪影。3.胸部、腹部扫描时,均应做好呼吸训练,减少移动伪影。喉部扫描者嘱被检者在扫描中不要做吞咽动作。4.
增强扫描者,扫描前6小时禁食,检查前20分钟做碘过敏试验。5.腹部扫描者,扫描前一周不吃含金属药物,不做胃肠道钡餐检查。6.对
于婴幼儿、躁动不安或其它不配合的病人,应根据情况给予镇定。CT机的操作步骤1.开机2.X线管预热
3.空气校准:是为了修正零点漂移造成的误差而进行的,校准的方式是对空气进行扫描,获得探测器各通道的零点漂移值,从而保证采集到的数据
相对准确。4.检查磁盘空间5.扫描:根据申请单的要求,完成扫描。6.关机:每天扫描工作结束后,关闭CT机。
我们的做法…常规CT扫描的步骤1.认真阅读申请单,了解检查的目的和要求。2.输入被检者的自然资料,
包括CT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临床诊断、体位名称等。3.摆放好被检者体位,向被检者交待扫描时的注意事项,做好呼吸、屏气的训
练等。4.选择扫描方案,包括:①从屏幕菜单中选择相关的体位,如是颅脑扫描还是上腹部扫描?是头先进还是足先进?是仰卧、俯卧、左侧卧
还是右侧卧?②选择扫描技术参数,如kV、mA、扫描时间、扫描方式(轴位扫描、螺旋扫描)、扫描视野、显示视野、层厚、层间距、重建模式
等。5.开始扫描,根据需要可选择:①利用定位指示灯确定开始位置直接扫描(轴位扫描或螺旋扫描)。②先扫描出正位或侧位或正位+侧位的
定位片,然后根据定位片确定扫描的上下范围。人体各部位CT扫描技术一、颅脑CT扫描(一)适应症1.脑血管
意外(脑出血、脑梗塞)2.颅脑外伤3.脑部肿瘤(平扫+增强)4.脑脓肿(平扫+增强)5.脑囊虫病(平扫+增强)6.颅脑先
天性畸形及脑实质性病变7.脑血管畸形(需增强扫描)(二)注意事项1.去除头部的金属异物,如发卡、耳环等,冠状位重建时需摘除
假牙。2.不配合的患者及婴幼儿需镇静后再扫描,扫描时尽量选择较短的曝光时间。3.重危的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患者,需请临床医生陪同
。4.嘱被检者闭眼,以免激光定位灯伤着眼睛。5.非急症患者一律使用轴扫。(三)扫描技术1.颅脑轴位扫描(颅脑平扫)(1)
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垂至于扫描床平面并与床面长轴的中线重合,头部置于头托内,下颌内收,使两侧听眦线所在平面垂
直于床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即普通X线摄影中的标准头颅前后位。头先进。注:①严重驼背者可改用侧卧位或俯卧位。②如果听
眦线达不到垂至于床面,机架可向后或向前倾斜一定角度。(2)定位片及基准线:基准线为听眦线,可以不扫定位片。注:①颅脑外伤、颅骨
病变或观察其它病变侵蚀颅骨的情况时一定要照骨窗。②脑出血、脑肿瘤等要将大小、CT值测量、标出3.颅脑增强扫描(
1)意义:了解肿瘤的强化程度,区别肿瘤为实性或囊性;鉴别血管性异常与肿瘤性肿块,如区分病变是血管性、动脉瘤、血管畸形还是实质性肿瘤
;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平扫时很难发现的病灶),增强后可明显强化,脑膜瘤在平扫时可能不明显,增强后可了解有无强化。(2)对比剂的注射
速度:1.5~2.0mL/s。(3)对比剂的用量:一般为40~50mL。(4)延时:25s,指从开始注射对比剂起计时,经过25
s开始曝光扫描。(5)与平扫的不同点有:①因为有强化效应,窗位可适当调高至43左右。②病灶部位可改为薄层(5mm或3mm)扫描。
4.垂体冠增强扫描(垂体一般要增强扫描)(1)意义:用于诊断垂体瘤,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多为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2%
。(2)对比剂的注射速度:1.5~2.0mL/s。(3)对比剂的用量:一般为40~50mL。(4)延时:20s。(5)定位
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以外耳孔前、上2.5cm为定位片扫描定位点。注:为观察肿瘤是否侵蚀蝶鞍,需摄取骨窗。
二、颌面部CT扫描(一)适应症1.眼部:眼球及眼眶的良性、恶性肿瘤,眼部外伤(如眼球内异物、眶壁骨折等)。2.耳部:中耳炎
症,肿瘤,骨折,先天性畸形。3.副鼻窦:副鼻窦的肿瘤、炎症及窦壁的骨折。4.鼻骨:鼻骨骨折(鼻骨冠扫或轴扫)。5.鼻咽部:鼻
咽部肿瘤,增殖体肥大等。6.涎腺:主要用于观察腮腺的囊肿、脂肪瘤和恶性肿瘤7.颞颌关节:外伤性改变。(二)注意事项1.去除
金属异物,如发卡、耳环、项链、金属钮扣、金属假牙等。2.嘱被检者在扫描时头颈部保持不动,不配合的患者及婴幼儿需镇静后再扫描。3
.眼部扫描时嘱被检者闭上眼睛,并保持眼球不动4、上下颌骨三维扫描时应让患者口略张开,方便重建。(三)扫描技术1.眼部、眶部轴
位扫描(1)体位:标准颅脑平扫体位。(2)定位片及基准线:正位定位片,以外耳孔为定位片扫描定位点,基准线为听眦线。2.眼部
增强轴位扫描(1)意义:怀疑眼部血管疾患,如海绵状血管瘤,颈动脉海绵窦瘘,眶内静脉曲张等;疑肿瘤与炎症病变累及颅内者;视神经增粗
;球后肿块,对比增强有助于性质的鉴别,如血管瘤与神经源性肿瘤。(2)对比剂的注射速度:2.0~2.5mL/s。(3)对比剂的用
量:一般为1.0mL/kg。(4)延时:25s。(5)窗位可适当调高至43左右。3.内耳、颞骨轴位扫描(1)体位:标准颅
脑平扫体位。(2)定位片及基准线:正位定位片,以外耳孔为定位片扫描定位点,基准线为听眦线。(3)使用内耳扫描模块。4.副鼻窦
轴位扫描(1)体位:标准颅脑平扫体位。(2)定位片及基准线:一般不扫定位片,基准线为鼻唇之间(上颌窦下缘)。5.鼻骨冠扫
当怀疑有鼻骨骨折时,一般行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1)体位:同颅脑冠扫。(2)定位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以外耳孔为定位片扫描
定位点。6.鼻咽部轴扫鼻咽部轴扫的方法基本同副鼻窦轴扫,只是扫描的起始位置下移1.5cm,即从上唇往上扫描10层。
7.腮腺轴扫腮腺轴扫的方法基本同副鼻窦轴扫,只是扫描的起始位置从眶下缘向下扫至下颌骨颏部。8.颞颌关节冠扫(1)
体位:同颅脑冠扫。(2)定位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以外耳孔为定位片扫描定位点。9.茎突扫描用于检查茎突过长综合
症。扫描方法基本同颞颌关节冠扫,不同点有:①扫描层厚及层间距为1~1.5mm。②扫描范围
在侧位定位片定出。10.鼻咽部轴扫鼻咽部轴扫的方法基本同副鼻窦轴扫,只是扫描的起始位置下移1.5cm,即从上唇往上
扫描10层。11.腮腺轴扫腮腺轴扫的方法基本同副鼻窦轴扫,只是扫描的起始位置从眶下缘向下扫至下颌骨颏部。三、颈部CT
扫描(一)适应症1、颈椎病、颈椎外伤2、颈部软组织、淋巴结核其他颈部肿块。3、喉颈部:喉癌,甲状腺病变(肿瘤、囊肿、结节等
),甲旁腺肿瘤等。(二)注意事项1.去除金属异物,如发卡、耳环、项链、金属钮扣、金属假牙等。2.嘱被检者在扫描时头颈部保持
不动,脖子伸长,双肩下垂,两手交叉握紧,避免床移动带来运动伪影。椎间盘检查者冬季尽量去除棉衣,否则椎间盘重建时显示不清。3.喉部
扫描时,嘱被检者平静呼吸,以使声带处于外展状态,扫描时不能做吞咽动作,若需特殊扫描,事先做好发高音“伊”的训练.4.颈部软组织扫
描时要扩大扫描野,包全软组织。1.颈椎平扫(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摆成标准颈椎前后位体位。
头先进。(2)定位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以胸锁关节为定位点,定位片扫描范围为环椎上缘至第七颈椎下缘,怀疑为颈椎病者,一般扫描C
4~C6或C5~C7。2.甲状腺轴扫基本同喉部轴扫,不同点有:①扫描范围从舌骨下缘至气管平面。②扫
描层厚及层间距为5mm。为了确定甲状腺病灶的性质,往往需做增强扫描。3.颈部肿块轴扫相比颈椎扫描扫描视野要
大,必要时行增强扫描4.喉部扫描(1)体位:标准颈椎前后位。(2)定位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以胸锁关节作为扫描定位点。
(3)喉部扫描时,嘱被检者平静呼吸,以使声带处于外展状态,扫描时不能做吞咽动作,若需特殊扫描,事先做好发高音“伊”的训练。
四、胸部CT扫描(一)适应症1.肺内病变:肺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肺大泡、肺脓肿等,通过增强扫
描还可以显示肺梗塞。2.纵隔病变:纵隔肿瘤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3.胸膜及胸壁病变:胸膜间皮瘤、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结核性胸
膜4.肺门肿块:通过增强扫描,可鉴别肺门肿块5.膈肌病变:膈膨出、膈囊肿、膈下脓肿、转移瘤6.心脏大血管病变:心包积液、心包
增厚与钙化,通过增强扫描还可以显示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心包肿瘤等。7.胸腺瘤。(二)注意事项1.去除扫描部位的金属异物。
2.训练好呼吸、屏气,一般为先深吸气,然后屏气。3.观察食道及周围情况时,嘱被检者先喝一大口1%浓度的对比剂(优维显或泛影葡胺)
,再含一大口于口中,扫描完定位片后嘱患者咽下。4.应选螺旋方式扫描。(三)扫描技术1.胸部平扫(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
查床上,摆成胸部标准前后位体位,双臂上举抱头或交叉固定。足先进或头先进。(2)定位片及基准线:正位定位片,以胸锁关节为定位片扫描
定位点,定位片扫描范围为定位点上5cm至膈肌下缘。注:①扫描时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②胸腺扫描时,扫描范围缩小至胸腺上缘至
下缘,层厚、层间距为5或3mm。③胸部高分辨率扫描时,病灶局部采用最薄的层厚及层间距,如1.0~2.0mm,同时将kV提高至14
0,mAs加大至230~300。④要选螺旋扫描方式!2.胸部增强扫描(1)意义:①区分肺门肿块、不张或实变的肺组织。②夹层动
脉瘤。③区别肺门肿大的原因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的。④鉴别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瘘等。⑤肺癌的患者,了解心脏大血管有无侵犯、肺门及纵隔淋巴
结有无转移。⑥鉴别良、恶性结节。(2)对比剂的注射速度:2.5~3.0mL/s。(3)对比剂的用量:1.3~1.5mL/kg。
(4)延时:25s。(5)体位及其它参数与平扫相似,不同点有:①一般从膈顶向上扫至肺尖。②疑为肺动脉栓塞者,扫描范围从心脏下缘
向上至主动脉弓上缘。③疑为夹层动脉瘤者,扫描开始时机为20秒,注射速度为3.0mL/s。五、腹部
CT扫描(一)适应症1.肝脏2.胆道3.胰腺4.脾脏5.肾、肾上腺、输尿管6.胃肠道:肿瘤及周围关
系(二)注意事项1.检查前2~3日,食少渣食物,不服含金属的药物。2.检查前一周不作胃肠道钡剂检查。3.检查当日空腹。4
.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异物。5.口服1%浓度的对比剂500mL6.训练好呼吸、屏气。7.应选螺旋方式扫描。(三)扫描技术1
.肝、胆、胰、脾、胃平扫(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摆成标准前后位体位,双臂上举抱头。足先进或头先进。(2)定位片及基
准线:正位定位片,以剑突为定位片扫描定位点,定位片扫描范围为定位点上5cm至髂嵴。注:①扫描时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②只
扫描胆囊时,层厚、层间距为5mm,适当加大mAs,扫描起始线下移1.5cm。③只扫描胰腺时,层厚、层间距为5mm,适当加大mAs
,扫描起始线下移2cm,范围为肝门(剑突下2cm)至肾门水平。④所有腹部扫描要选螺旋扫描方式!2.肝、胆、胰、脾增强扫描(
1)意义:①明确肝脏占位的性质。②发现平扫时未显示的等密度病灶。③确定胰腺占位的性质。④显示肝、脾破裂的情况。(2)对比剂的注射
速度:2.5~3.0mL/s。(3)对比剂的用量:1.2~1.5mL/kg。(4)延时:25s,65s。注:①增强对于肝脏、
胰腺占位性质的鉴别有着特殊意义,一般扫描双期(35秒、70秒)。②怀疑为布加氏综合症者,注射速度为1.0~1.5mL/s
,从足静脉注射,开始扫描的时机为70~90s。3.肾脏、肾上腺平扫(1)体位:同上。(2)定位片及基准线:同上。(3)扫
描、显示、摄片参数与肝脏平扫相似,不同点有:①肾脏的扫描范围为双肾上极至下极,约为第11胸椎下缘至第三腰椎,有的患者肾脏的位置变异
较大,扫描时应注意。②肾上腺的扫描范围为第11胸椎下缘至第一腰椎下缘。③肾上腺扫描的层厚及层间距为2~3mm。4.肾脏、肾上腺增
强扫描(1)意义:鉴别肾脏及肾上腺的占位性病变。(2)对比剂的注射速度:2.5~3.0mL/s。(3)对比剂的用量:1.2~
1.5mL/kg。(4)延时:25s、65s。六、盆腔CT扫描(一)适应症盆腔占位性病变、膀胱肿
瘤、前列腺癌及增生肥大、骨盆外伤和股骨头坏死。(二)注意事项1.检查前3日,食少渣食物,不服用含金属的药物2.检查前一天晚上
口服泻剂。3.扫描前5~6小时开始口服1%对比剂1000mL,以充盈小肠和结肠形成对比,方法为每隔1.5小时服约300mL,扫描
前小便要足够多使膀胱充盈。4.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异物。5.已婚女性在阴道内放入棉条,以显示阴道及宫颈(三)扫描技术1.盆腔
平扫(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摆成标准骨盆前后位体位,双臂上举抱头。足先进。(2)定位片及基准线:正位定位片,以髂前
上嵴为扫描定位点,定位片扫描范围为定位点上5cm至耻骨联合下10cm。注:①膀胱肿瘤者若和血凝块区别,可加扫俯卧位。
②只要求扫描膀胱时,向上扫至膀胱顶即可。2.前列腺、阴囊平扫扫描方法基本同盆腔平扫,不同点有:①扫描层厚及层间距为5
mm。②前列腺的扫描为耻骨联合下缘1cm向上扫至前列腺上缘。③阴囊扫描的范围为耻骨联合下缘向下扫至阴囊下缘。3.髋关节扫描
(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摆成盆腔标准前后位体位,双臂上举抱头。足先进。(2)定位片及基准线:正位定位片,以髂嵴为
定位片扫描定位点。七、脊柱CT扫描适应症1.腰椎、颈椎等的椎间盘突出、膨出。2.椎管狭窄。3.脊柱外伤。4.脊椎骨病变,如结核、肿瘤、骶椎裂等。(三)扫描技术1.颈椎平扫(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摆成标准颈椎前后位体位。头先进。(2)定位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胸锁关节定位点。扫描范围为环椎上缘至第七颈椎下缘,怀疑为颈椎病者,一般扫描C4~C6或C5~C7。2.胸椎平扫3.腰3~骶1椎间隙扫描(用于椎间盘突出)(1)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摆成标准腰椎前后位体位。(2)定位片及基准线:侧位定位片,以髂前上棘定位片扫描定位点,定位片扫描范围为定位点上10cm向下扫描20cm,水平定位线为床面上5cm。(3)分3组(3个椎间隙)扫描,每组4层,层厚、层间距为5mm,每组的扫描线应与该椎间隙的平面平行。3.腰椎椎体平扫4.骶尾椎及骶髂关节平扫常见部位扫描方法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2z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