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2021-02-11 | 阅:  转:  |  分享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发色剂:硝酸钠、亚硝酸钠品质改良剂: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
、SP-60、田青胶等防腐剂: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苯甲酸钠、二氧化硫、丙酸钙、丙酸钠、尼泊尔金乙酯、尼泊尔金丙酯、对羟基苯
、脱氢醋酸等抗氧化剂:BHA、BHT、没食子酸、异抗坏血酸等着色剂:亮蓝、苋菜红、柠檬黄、姜黄、甜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玫瑰茄
红、胡萝卜素、栀子黄、酱色等增稠剂:琼脂、食用明胶、果胶、阿拉伯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叶糖菊甙、甜蜜素等漂白剂:亚硫酸
钠、硫磺、焦亚硫酸钠等酸味剂: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醋酸等凝固剂:硫酸钙、氯化钙、盐卤等疏松剂:碳酸氢
钠、钾明矾、磷酸氢钙等常见的食品中易超标的添加剂方便面:防腐剂多,增稠剂、抗氧化剂易超标,尤其是油包中的抗氧化剂。饼干
:由于饼干比较干无水分,防腐剂很少,饼干中的疏松剂一般问题不大,易超标的有抗氧化剂(防止油类起氧化反应)以及色素。果冻:增稠剂
如卡拉胶、琼脂一般不易出现问题,但是色素和甜味剂易超标。面包:鲜卖的面包不易出现问题,但是面包的馅中含有防腐剂。牛奶:鲜牛
奶不存在添加剂问题,而乳饮料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易超标。牛奶中有什么添加剂?70%的鲜奶+30%的奶粉,牛奶里面不含添加剂的
一、食品添加剂中添加防腐剂,检测机构常检的防腐剂是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对于纯牛奶,根据GB2760要求不得检出,对于乳
酸菌饮料及饮料产品允许添加山梨酸钾。液相色谱检验产品,但有很多添加剂现有检测技术不能检出,这就是一般新型防腐剂。二、不加防腐
剂,通过其它方法也能达到防腐的效果:如采用UHT即瞬间超高温灭菌技术,采用利乐包装,或者添加食用级柠檬酸(也属于食品添加剂,只是无
上限值,要求按工艺需要来加入)来调低溶液的pH值,这些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延长保质期。三、有的添加剂如防腐剂、甜味剂如糖精钠等,对
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怀宝宝的妇女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世界上绝对不加添加剂的产品是没有的,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多彩的食品工业
。有些产品,用不加防腐剂和加防腐剂所带来的影响对比,不加的话,部分有害菌可能会给人体带来更危险的后果。四、一些袋装鲜奶,是巴氏
灭菌乳GB5408.1(60到85摄氏度灭菌30分钟再分装),或是灭菌乳GB5408.2在100度灭菌。这两种都能达到无菌效果,但
其部分营养物质有了损失,如蛋白质及微量的维生素等。总之,如果太在意事情的话,这世上可能没有可以放心吃的纯天然食品,还是选大牌子最
好。如何分辨鲜牛奶中是否有添加剂!?哇,鲜牛奶的添加物可多了,这可是一门学问!乳品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运用高科技手段都检测不出
(比如掺碱、双氧水,专业人士一定明白),更不要说我们常人自己检测了。本人从事乳品多年,现在只喝大企业的奶,没关系的,许多添加剂要么
无害要么已经在奶里反应掉了,还有即便是刚从牛身上挤下的奶还会有问题的,比如乳房炎、微生物、抗生素等,牛也是饲料催起来的。千万别想那
么多更不要钻牛角尖,大多时候是因为讲究的多才出问题的,实际上大多数成品奶比想想中要好!个人观点。LOREMIPSUMDOL
OR鲜牛奶一般利用巴氏杀菌的工艺,保存期最多五天,需冷藏。如果标签上写的是“鲜牛奶”的话就不应该加食品添加剂。我对“常温袋装”就
抱有怀疑。想想经过巴氏杀菌的还要冷藏,而不需冷藏的应该要做些什么,才可以防变质吧。对于品牌牛奶个人比较不信任中国两大巨头。我喝过他
们利乐包装的即250ML的,只可以说真正的牛奶不会那么的浓稠,而且真正的奶香味闻起来不是这样的。我个人选牛奶的方法就是,保质期越短
越好。所谓“高钙奶”,就是向牛奶里添加钙粉(碳酸钙、乳酸钙等等,每个厂家添加的不一样),以提高其钙含量。而钙粉作为“异物”在微
观上是不溶解的,要沉淀的,为了保证它不沉淀,所以要添加一些胶体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微观上会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将钙粉悬浮住。这样看起来
就是稳定、均一的状态了。每种添加剂的作用不同,卡拉胶结胶性好(果冻的主要原料),但过粘会影响口感,微晶纤维素(MCC)产粘性差,
它们之间配合使用悬浮作用。六偏磷酸钠起缓冲体系,保护蛋白作用。其实,目前除了纯奶没有添加剂(过去也有,现在国家规定不让加了),花
色口味的牛奶(或奶饮料)都要添加的。许多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要添加剂才能做出来的。纯牛奶本身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体系,在添加了其它辅
料后,就有可能破坏这种稳定,所以一定要添加剂来维持这个稳定体系的。举例来说,常见的种酸味奶饮料。牛奶遇酸,蛋白就会沉淀的(PH=
4.3~4.6),而想要它不沉淀,只有加入一些胶体保护蛋白,才能重新形成一个稳定体系。对于添加剂要用正确的角度来看,从广义上来讲
,除了主料以外的所有辅料都是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都是在国家允许使用品种与剂量的。我们要抵制的是使用非食品级材料或非食品领域材料作
为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滥用。你要知道,作为生产厂家的这些添加剂也是他的一项成本。因此,确切地说,没有不好的食品,只有不好的饮食方式
;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并非就是坏产品,只有滥用添加剂的食品才是有危害的。现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纯净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很多年前我就看到过,
南极的企鹅体内血液超标的报道。因此,需要我们用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些。就像家里做菜酱油味精也都是添加剂,添加得当了,起到好的作用,
添加不当,则反之。美国杂志选出十大最恐怖添加剂糖精上榜来源:法制晚报2011年07月10日13:43美国著名时尚男性杂
志《男士健康》称,如今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而超市里大多数食物也都不可靠。尽管超市的水果还有其他食品包装以及加工运输都不错,但说
起食用,你的曾祖父母估计是不会认为这些“垃圾食品”是食物的。文章指出,在美国,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就达3000多种
。不过庆幸的是,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健康的,只有少数有潜在的危害。文章称,这些添加剂都藏身于食物中,就算你不信它们对人体有害,但
至少承认,减少这种添加成分更健康。前五名上榜最恐怖添加剂1、蔗糖聚酯宝洁公司推出含有这种物质的“零脂肪”薯片的时候,商标上必
须要有警告信息,提示消费者可能有拉肚子危险2、焦糖色素如果焦糖色素直接由糖制作而成,则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在生产中使用了氨,那
么就会有致癌的危险3、糖精研究显示,糖精可能导致实验中的老鼠患膀胱肿瘤。2008年研究发现,用糖精替代糖,导致小老鼠发胖4、
溴酸钾用于使得面包在烘烤中膨胀。动物实验中,溴酸钾能够导致老鼠患甲状腺和肾肿瘤疾病溴酸钾作为面团调节剂在发达国家已有80多年的
历史。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报告显示,过量使用溴酸钾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并可能致癌。中国在2005年7月1日下达了“禁止
使用溴酸钾”的命令。5、溴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美国健康部门指出,BHA可能是一种致癌物质上榜添加剂(排名六到十)氢
化植物油:有导致心脏病的风险。亚硫酸盐类:或致呼吸困难。偶氮甲酰胺:用于发泡剂,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或致哮喘。角叉菜胶:动
物实验显示,可能和癌、结肠癌和溃疡相关。硫酸铵:常用于肥料,或致癌。你每天吃多少种添加剂1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
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原本与食品并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中国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安全
性知道多少?吃什么才放心?俨然成为时下中国的重要命题。鸡精、味精谷氨酸钠,食用香精,呈味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增味剂)您可
能会有这种经验——往鸡汤中加一些盐,味道会更加鲜美。这是因为鸡肉当中富含谷氨酸这种氨基酸,您又放了一些氯化钠盐进去,便在不知不觉当
中就制造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副作用: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摄入过
多时,对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有抑制,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呈味核苷酸二钠(增味剂)常与谷氨酸钠并用,其
用量约为味精的2%~10%,并有“强力味精”之称。食用植物油抗氧化剂食用油中通常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我国允许使用的抗氧
化剂品种有BHA、BHT、没食子酸丙酯、异山梨酸钠、维多酚等。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防止油脂氧化。二丁基羟基甲苯(BHT)BHT是我
国主要的抗氧化剂。我国规定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最大使用量为0.2g/kg。没食子酸丙酯(PG)PG对猪油的抗氧化
能力较BHT强些,我国规定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0.1g/kg。为了达到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往往几种抗氧
化剂复合使用。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低毒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细菌、霉菌的作用,可增强高油水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用于食用油
脂、油炸食品、饼干、方便面等面粉: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铅,欧盟等发达国家1997年已
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使面粉中的色素氧化分解达到增白的目的,本身还原为苯甲酸残留在
面粉中。副作用:过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不能改善小麦粉的质量。标准:所有欧盟成员国规定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都不得用于任何
食品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规定,过氧化苯甲酰不得用于小麦粉中,仅可作其他食品的加工助剂使用,其最终残留物不得超过40mg/kg。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批准在面粉中使用过氧化钙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批准氧化钙仅限于面包中使用。我国批准的使用量是500ppm,是美国的7倍,加拿大的5倍。可乐阿斯巴甜(甜味剂)又称甜味素、天苯糖等。这种低热量甜味剂比普通糖甜约200倍,1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标准: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公认安全),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等。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2z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