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书法简史
2021-02-11 | 阅:  转:  |  分享 
  
中国书法简史国际汉语教师廊坊集训第一期成果·李璞刘钦明PPT制作2007·08·09·甲骨文(约-40
00年)是最古老的中国文字,大约是四千多年前(商代时)使用过的文字,它刻于龟甲或是兽骨之上,是已失传的文字。1899年(清代)发
现甲骨文。象形,笔画平直,结构方折,章法对称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多为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
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文字。1)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这为以后篆书用笔打下了基础。2
)字的结构比周初金文更加紧密、平稳。字形也比较有规律性,也为以后的文字统一奠定了基础。3)章法上也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
,有的显得疏朗开阔。篆书(-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是最早的书体,刻于石上,歌颂秦始皇文功武德笔画略细而匀整,
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隶书(-206年)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盛行于汉代,简化篆体,
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用笔有方有圆,或方圆兼济。结体或险峻跌宕
,坚挺雄健,或秀丽工整,圆静妩媚,或坚守中宫,凝重端庄,或大开大合,意气飞扬,可谓千变万化,各臻其极。草书(-75年)章
草尚有隶之意,笔画常带波桀,字与字无牵连字体横扁,结体是草,笔画尚存隶意,虽每笔分作,而气势一贯,笔画多简省而趋于符号化,为章
草之典型,且法度严谨,而章法宽舒,堪称章草之上乘楷书(220年)隶书写得谨严些就成了楷书,隶书很多特点如方块形、偏旁系统、
笔画等都相似,只是字势和用笔上稍有不同,很容易向楷书过渡,楷书在魏晋定型行书介乎楷、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中兼有楷书的称
“行楷”,兼有草书的称“行草”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兰亭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
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
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献之(344一386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纵逸豪放魏碑(420年—589年)是南北朝时期
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发展的重要阶段此碑运笔中侧互用,逆笔中锋,藏露皆备,有刚柔相济的圆润之趣。其结体呈横势而宽绰,含有一定
隶意唐代书法(618-907年)欧阳询(557一641年)其楷书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
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后人称为“欧体”。褚遂良(596一659年)字体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运笔上则采用
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颜真卿(709--785年
)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称为“颜体”柳公权(778一865年)其楷
书,体势劲媚,骨力遒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宋代书法(960-1127年)蔡襄(1012-1067
)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书风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轼(1037-1101)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黄
庭坚(1045-1105)画竹法作书,结体舒展大度米芾(1051-1107)自称"刷字",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
,追求"刷"的韵味,追求自然明清书法(1368-1644年)中国书法简史—end李璞收集撰文刘钦明PP
T制作黄东梅李小琴廖菡潘田邵鸿申小龙王进王宇(音序排列)参与制作2007-08-09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2z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