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腺上皮(1)定义: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统称腺上皮。(2)腺体:由腺细胞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所组 成的器官,称腺或腺体,具有分泌功能。(3)分类:内分泌腺(无导管)--腺分泌物随血液或 淋巴液运送到全身,如甲状腺、肾上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如汗腺、唾液腺、 胃腺、胰腺3、感觉上皮由某些上皮细胞特殊分化而形成,主要分布于特殊的感 觉器官内,如视上皮、听上皮、味上皮和嗅上皮等。4、生殖上皮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 (一)一般特点1、由少量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2、细胞种类多,数量少,分散无极性,细胞间质为无定形的胶样物质 ,纤维为细丝样结构。3、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如纤维性的肌腱、韧带;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骨、软骨。4、具有连接 、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二)结构及其功能1、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 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tissue),其特点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稀疏。起连接、支持 、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等功能。2、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3、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4、网状组织(reticulartissue)(三)结缔组织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 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骨和软骨血液和淋巴1、疏松结缔组织特点:细胞 种类多、纤维较少、排列疏松图3-2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模式图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浆细胞脂肪细胞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组成2、致密结缔组织(den seconnectivetissue)成分与疏松结缔组织基本相同,特点:细胞少,基质少,以纤维为主, 且排列紧密,如皮肤的真皮、肌腱、韧带等分类: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弹性组织3、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由大量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4、网状组织(reticula rtissue)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网状组织分布于造血器官,成了适宜 血细胞生存发育的微环境5、软骨组织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6、骨组织组成细胞骨 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破骨 细胞细胞间质:骨基质7、血液和淋巴(三)肌组织分布:骨骼、内脏、心血管等组成:肌细胞、结缔组织、血管和神 经分类: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功能:收缩和舒张肌细胞(musclecell):又称为肌纤维(musclefibe r)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sarcolemma),细胞质称肌浆(sarcoplasm)。肌组织(m uscletissue)分为三类:骨骼肌(skeletalmuscle)、心肌 (cardiacmuscle)、平滑肌(smoothmuscle)。骨骼肌和心肌属于横纹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 肌。心肌和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肌腹肌腱1、骨骼肌1、骨骼肌(1)肌纤维特点:a.骨骼肌借肌 腱附着在骨骼上,是随意肌,受躯体神经支配。b.肌纤维为细长圆柱形,多个细胞核位于周边靠近肌膜处。c.骨骼肌是横纹肌,每条肌 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由明带和暗带组成)。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明带中央则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称Z 线。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节(sarcomere)。d.肌小节(sarcomere)是骨 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2)骨骼肌的细微结构骨骼肌光镜结构超微结构横纹暗带H带M线明带Z线肌节肌丝粗 肌丝细肌丝肌球蛋白杆部头部(横桥)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双螺旋结构结合位点肌管系统横小管肌质网三联体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细肌丝粗肌丝Ca2+粗肌丝与细肌丝的相互作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宁德师范 学院生物工程系生理教研室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细胞第二节基本组织一、细胞的一般结构与功能定义:细胞 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它是由膜包裹着的,中间有核的原生质团块(成熟红细胞除外),它具 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第一节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ce llmembrane,plasmamembrane:厚度约7.5~10nm1、两个学说单位膜学说:细胞膜可分为内、中、外三 层结构。内、外为电子致密带(各厚2.5~3.0nm),中层为电 子疏散带(厚3.5一4.0nm)。液态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Singer&Nicholson) 生物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 蛋白质分子。2、化学组成(1)细胞膜脂质A、磷脂为主,约占脂质总量70%;其次为胆固醇,低于30%。细胞膜 外侧面的脂质多为磷脂酰胆碱和含胆碱的鞘脂;细胞膜胞浆一侧的脂质多为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B、膜脂都为双嗜性分子:一端为 亲水性极性基团hydrophilicgroups(polarregions),另端为疏水性非极性基团hydrop hobicgroups(nonpolarregions)C、脂质的熔点较低,在体温条件下呈液态,使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2)细胞膜蛋白质A、结构:α-螺旋或球形结构B、存在形式①表面蛋白(surfaceorextrinsicp rotein):附着于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②内在蛋白(intrinsicorintegralprotein):肽链 一次或多次穿越脂质双层如:骨架蛋白(anchoringprotein),识别蛋白(recorgni-tionprote in),酶(enzyme),受体蛋白(receptorprotein),载体蛋白(carrierprotein)、通道蛋 白(channelprotein)、膜泵(membranepump)C、功能①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载体、通道 和离子泵②与信息传递有关的蛋白:受体③酶类④与免疫功能有关的蛋白⑤功能未知的膜蛋白(3)糖类 糖类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脂、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脂(glycolipid)和糖蛋白(glycoprotein), 由于糖链的单糖在排列顺序上有差异,成为细胞或结合蛋白的特异性标志。3、膜的特性 流动性(fluidity):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不对称性(asymetrical):膜蛋白和膜糖类在膜 的两侧不对称细胞膜的功能:保持细胞完整性;具有选择通透性;细胞膜化学组成及意义脂质双分子层: 屏障作用保持细胞内容物的相对稳定细胞膜蛋白质:膜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酶 细胞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细胞膜糖类:糖蛋白,糖脂作为膜蛋白受体识别部分、参与免疫反应。 (二)细胞质1、基质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由蛋白质、无机盐和糖等物质所构成。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2、细胞 器位于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器官。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1)线粒体:“供能站 ”(2)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3)高尔基体:“加工厂”(4)溶酶体:“消化器官”(5)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主 要细胞器及其功能3、包含物(三)细胞核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功能:贮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分 化和繁殖定义:是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是细胞分化过程的产物,包括基质和纤维。具有支持、联络、 保护、营养等功能。二、细胞间质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组织第 二节基本组织一般特点: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较规则,细胞间质很少。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如:身体 表面上皮的功能主要为保护作用;消化管腔面的上皮除有保护作用外,还有吸收和分泌功能;腺上皮的功能主要是分泌。 一、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特征:(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2)细胞有极性; (3)无血管,但神经末梢丰富;分类:(1)被覆上皮(2)腺上皮(3)感觉上皮(4)生 殖上皮1、被覆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 间皮 其他单层 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 称单层扁平(鳞状)上皮(simplesquamousepithelium)。a、内皮(endoth elium):衬贴在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b、间皮(mes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 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于内脏运动。图2-1单层扁平上皮模式图(2)单层立方上皮(si mplecuboidalepithelium)见于甲状腺、肾小管等处图2-2单层立方上皮模式图(3 )单层柱状上皮(simplecolumnarepithelium)衬附于胃肠道,子宫腔面。图2-3单层柱状上皮 模式图(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ciliatedcolumnar)由几种形状 、大小不同的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的腔面。图2-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模式图(5)变移上皮(trans itionalepithelium)又名移行上皮,这种上皮衬贴在排尿管道(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变移上皮的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所在器官的收缩与扩张而发生变化。(1)膀胱空虚时(2)膀胱膨胀时图2-6变移上皮模式图(膀胱)(6)复层扁平(鳞状)上皮(stratifiedsquamousepithelium)由多层细胞组成,是最厚的一种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等的腔面和皮肤表面,具有耐磨擦和阻止异物侵入等作用。图2-5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7)复层柱状上皮(stratifiedcolumnarepithelium)深层为一层或几层多边形细胞,浅层为一层排列较整齐的柱状细胞。此种上皮只见于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等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