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实验】缸中之脑

 ahdowell 2021-02-11

现在我们假设有一个大脑,他被置于一份营养液中以维持其活力,在ta的周围有大量数据线和计算机连接,用来让大脑体验到事物。现在,将要灌输的信号是:拿着手机,看着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正是你现在所看到的这段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这就是著名的缸中之脑问题,我将为你展示这个问题进一步拆分后的问题,并介绍相关理论,看完后,在“缸中之脑”这个问题上,你会拥有比多数人更为深邃的见解。希望不会有一些人,上来就用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质。”然后直接把这个问题归作无意义,关于奥卡姆剃刀,以后再说。

克苏鲁神话中的缸中之脑,剔除问题中的次要因素

H. P.洛夫克拉夫特在《黑暗中的低语》中,为我们想象了这样一个装置[1],这个装置是圆柱形,里面装有大脑,大脑本身的思维功能还在,同时这个装置还有三个功能单位,分别发挥“视觉”“听觉”“语言”三种功能。

在他的设想中,大脑还是要借助一些装置与“现实世界”相联系,装置本身代表的只是大脑的思维功能而已。那么问题由此出现:这种装置究竟是否可能存在?也就是人的思维功能完全依赖于大脑中的神经元的连接实现吗?

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人的思维功能完全由人的物质性要素决定,这些物质性要素是思维得以存在的前提,这一点上,机械论者拉美特利很赞同,他说“心灵的一切活动依赖于大脑和整个身体组织”[2],如此看来那种装置容纳了大脑,人的思维蕴于其中是可能的。

二.人的思维功能和人的物质身体无关,思维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由高于这个世界的意识所赋予肉体,这种神秘主义观点,曾经在人类的历史中影响很大,至今仍有不少信徒。古希腊有这种灵肉二分的传统[3],基督教也有所谓天国和俗世的对立。在这种看法下,那种装置单单把物质性的大脑提出来是难以判断它是否有意识的,因为说不准灵魂究竟还在不在里面。

我们不对这些看法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改变问问题的方式,以便绕过这一争论,现在,不管意识是什么,反正我们把意识囚禁起来,并且对之加以控制,以便我们可以操控意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你在看文章时,仿佛是自己的意识,但这说不定只是被高阶力量赋予给你的意识。不管你做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都是那个高阶力量所赋予你的一种被规定好了的程序。

缸中之脑的思想原型

这个缸中之脑悖论揭示了一种令人震惊的可能:我们所知的一切都是假的。

这个想法可以看作“缸中之脑”最为核心的看法。但是,对于世界真实性的怀疑绝不是现代人的独特发明,缸中之脑不过是一些古老迷题的强化。这个古老谜题是“你怎么知道这一切不是一场梦?”

早在庄子的时代,庄子梦见自己是蝴蝶,醒来后开始怀疑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庄子是一个蝴蝶然后梦到了自己是个人呢?

勒内·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也做过类似的构想,一个恶魔故意制作了一个精妙无比的幻像,所有我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都可能是梦中的错觉。

柏拉图在他的洞穴比喻中,对我们的处境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面对着洞穴内部,头和身体被固定,看着一些不断流过的影像,错把影像当作真实的存在却不自知[4]。真实的东西存在于洞穴外面。

不管是“庄周梦蝶”“笛卡尔的恶魔”“柏拉图的洞穴”还是“缸中之脑”都在试图说:世界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我们有可能受到蒙蔽——在小时候,我们几乎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那么对于缸中之脑,我们有证实它的可能吗?

证实“缸中之脑”的可能性

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我们自己感觉到的,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都要经过你自己的感觉和理性加工,这是现代哲学之前的普遍看法。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你能直观到的东西只有你自己的思维,不管是对这个世界,还是其他人的思维,都要通过你的思维而被认识。你认识的世界究竟是不是客观世界?你认识的他人究竟是不是客观的他人?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你永远都跳不出自己的思维这一圈子。从感觉出发,你不是“缸中之脑”这一观念永远不可能以实证的方式被证明,因为要想证明“缸中之脑”,要么你能直观到至少一个其他的思维主体,要么你能跳出现有世界,发现你的大脑在“更现实的现实”(高阶现实)中是否存在。

爱因斯坦曾讲过一个例子:我们绞尽脑汁,希望理解客观实在,就像是一个人面对着一个被坚硬外壳包裹着的表,你想了解表的内部构造,于是根据表的现象推出了一套理论,也许这套理论可以解释表的现象,但是你不可能把表打开,对比一下你的理论和客观实在究竟是不是一样的。

缸中之脑面对的就是这一困境。

贝克莱的启发

贝克莱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一个东西缺乏感知它的对象,那么这个东西就不存在,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的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对象,贝克莱把“存在”的意义限定为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

在缸中之脑的设想中,不就是这样的吗,所有的对象以“观念”的形式输入到了我们的意识里,如果我们接受贝克莱的说法:“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的观念”,那么缸中之脑和现实其实没有任何区别。

后续的探索

缸中之脑想要说的“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一些哲学家、物理学家、宗教团体都在试图研究这一话题。他们有些人相信并试图找到一些方法或现象来确定我们是虚拟存在的,另外一些人则在试图计算我们是虚拟实体的概率。

根据利维坦“生活在虚拟世界的概率有多大”一文的引导,

加州理工大学的计算数学专家Houman Owhadi对此问题的看法是:“如果模拟现实拥有近乎于无限的运算能力,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意识到我们正在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中,因为这个模拟现实可以计算出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并且以你所期待的真实度呈现出来,如果这个模拟现实可能被探知,那么我们必须以它的计算资源有限为前提考虑问题。

在这种有限计算的前提下,Owhadi认为人类最有可能发现这些潜在矛盾点的领域就是量子物理学的各种实验。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团队设计了5个双缝实验的变种实验。实验部分我没看懂,他们自己也只是在猜测用这种方式解决“虚拟现实”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