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捕

 田说古今 2021-02-11

明朝末年,山西晋城有位富商,姓徐,年近五旬,为人仗义豪爽,心地善良,每逢灾年就开铺施粥,还给大家行医看病,因此大家都叫他徐大善人,这徐员外,开着米店,绸缎店铺,药店,生意越做越大。

但是别的地方就不一样了,那一天,这里来了许多灾民,徐员外早上起来,上街吃早茶,就看到处都是灾民,叫仆人上前一打听,都是晋中,吕梁,那边来的,那边发了大水,房屋,田地都淹没了,都是逃难来的。这徐员外叹了口气,吩咐下去叫大家明天去粥铺喝粥,消息传开了,第二天都去排队等候了。

连着三天施粥,由于灾民太多,就没粮食了,准备去外地拉粮食,因为连日降雨,那边水路,旱路,都不通了,员外因为这事着急上火的,茶饭不思,那天傍晚,员外准备出去散散心,刚出大门,就看到门口躺着一个人,就马上叫仆人抬回屋里,请来郎中医病,不大一会功夫,那人醒来,看到员外,磕头就拜。

他说:叫王甲,肚子饿,又加上劳累就昏倒了,员外仔细看那人,也就十几岁的样子,衣衫褴褛,还背着个包袱,面黄肌瘦,很是心疼,马上叫人准备茶饭,这样那个年轻人就在这里安顿下来了。员外看他年纪小就叫他去磨坊帮忙,俗话说:灾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叫他学个手艺,日后好有口饭吃。

再说灾民施粥的情况,粥越来越稀了,大家就问怎么回事,家丁们就实话实说了,灾民们说:这些天感谢徐员外,我们也不能老打扰他,晚几天我们去别处了,然后就都散去了,大家都不好意思再来了。

俗话说:不怕贼抢就怕贼惦记,这些灾民里头就有几个不法之徒,就盯上了徐员外,准备找机会去他家里偷盗,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们从后门翻墙而过,由于对环境不熟,一时找不到员外的卧房,就在院子里乱闯,正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何处飞来几个石子,不偏不正,都击中他们的面颊,他们就捂着脸跑了。

到了天亮,管家说夜里好像来贼了,报告给了员外,员外说:这兵荒马乱的,叫大家小心点,没事不准出去。又安排了几个人保护公子,再说那几个贼人没得手,就商量着在外头下手,只等机会来了,那一天夜里,有人送来书信给员外说:晋中那边的绸缎庄出了问题,让员外必须亲自去才行,没办法,员外准备连夜出发。

准备好后就叫大家看好家门,带上几个仆人就出发了,谁想到这一去差点回不来了,刚出去晋城,在一片树林里就被劫了,仆人们反抗也不是对手,都被砍倒,伤的伤,逃的逃,就跑回去报信了,那员外夫人听到乱成一团,又送来一个纸条说是叫送财物,不然员外就回不来了,还说不许报官,夫人和公子不知如何是好,管家就说:报官怕员外有危险,出事就麻烦了,不如直接给他们财物就好了,只要能换回员外就行。

正在大家商量的时候王甲来了,说道:肯定是上回夜里来的那帮贼人干的,也不知道对方的虚实,派谁去送财物呢,这回送了,谁知道还有没有下回,再说也不知道员外的情况,还得报官,因为咱们这些人都是仆人,干活啥的还可以,抓贼可不行,那必须的捕快才行,大家一听他说的有道理,就报官了。

那管家就和夫人,王甲他们一块去,到了县衙,拿出纸条,说明了情况,县令听完沉思了一阵,有了主意,然后就说需要个胆大心细的人去送去财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王甲就说:我去,员外对我有着救命之恩,我还未曾报答,这回要是出意外的话,就当我报恩了,夫人听完感动不已。

到了约定的日子,王甲就去了,绕了好几个圈,最后到一个破庙里,那几个贼人就问:是你自己来的吗,王甲说是,然后又说看看员外,那个贼人首领就把员外拉出来。王甲就问员外,怎么样,没事吧。员外说没事,正担心家里的情况呢。

完了以后他们一手交人一手交财物,这边刚完事,王甲就让员外快走,员外说要走一块走。这时候,那贼人首领哈哈一笑,既然都不想走那就都留下吧,晚上去你们家再去拿点财物,其余人听完大笑不已,都说是好主意。员外听完后悔不已,这个时候王甲突然手臂一动,一个石子,飞出来一下子打在那个首领脸上,然后拉起员外就跑,边跑边扔石子,纷纷击中面颊,那群人捂着脸就追。

眼看快追上了,王甲说:看标,着。那群贼人一听慌忙捂脸蹲下,等缓过神来看他们都跑远了,就又追了过来,走到林子里看见一群灾民,他俩不见了,那个几个贼人,就挨个找,不想灾民们看他们走过来纷纷上来要东西,趁他们不注意几个人按住一个,全部拿下了,原来他们都是捕快假扮的。

到了县衙把那群贼人痛打了一顿,问明情况,签字画押,关进了大牢,又夸王甲机智聪明,还打得一手好石子,非要留在县衙听用不可,那员外和夫人感激王甲救命之恩,就认了王甲为义子,说如今世道乱,找个好差事不容易,劝他留在县衙听用,王甲说:听父亲的。从此后,他就在这里当差。

由于他聪明伶俐,机智好学,跟着县令破过不少案件,成了远近闻名的神捕,后来跟随县令升迁,官拜三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