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字咋来的?“福”字的最早源头,是甘肃黄河边出土的一种彩陶

 陇史荟王文元 2021-02-11

过大年,家家户户贴福字!福字的最早源头,就是甘肃出土的这件文物!

过大年,贴福字!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春节必备的节目之一。可是,研究表明,甘肃黄河流域出土的这件文物,是福字的最早源头。

这件文物就是尖底瓶。尖底瓶是黄河流域先民们常用的一件器物,它上面是小口,中腹大,下部尖,造型非常奇特,让人看一眼就忘不掉。

那么,为何说尖底瓶,就是福字的源头呢?

1.甲骨文中福字,有个“酉”

我们先来看“福”字。福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字,在甲骨文中就有“福”字。不少学者认为,这是最早的福字出处。这时的“福”字其本义是(神祖)保佑。故而,后来《说文解字》中把“福”字解释为“祐“也。意思是有上苍神祖保佑,才能获得福运。由此,福字也延伸出许多关联词汇及意义。最直接的就是:引申为富贵寿考等齐备、福气等 。

百科中“福”字词条下,对于“福”字是这样解释的:福,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的福字,它是这样的!“福”字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

这个词条,进一步解释说: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酉”就是“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这就有意思了。综合这个观点,甲骨文中“福”字,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酉;其二,酉下面的,使劲向上举的两只手;其三:右边的“示”字,它代表,把“酉”敬献到神灵面前。

2.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尖底瓶

甲骨文中的“福”字核心是“酉”字。没有“酉”敬献天地神灵也无从谈起,也就没有福字含义了。而“酉”字是酒的初文,它的出现和尖底瓶密切相关。

近些年,我写过几篇有关尖底瓶文章,其中说到了尖底瓶和酉字之间的关系。依据出土材料和古文字的演变,我认为,福字的最早出现。和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先民们使用的尖底瓶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尖底瓶就是“福”字的最早源头。

先说尖底瓶的起源及功用。尖底瓶是各个博物馆常见的展品,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的惊艳夺目,光彩逼人,有的一身素雅,优雅高贵。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件旋纹尖底彩陶瓶,一眼就感到惊艳,全身笼罩着淡淡黄色,圆口长颈,身材修长,水涡纹的图案,从正面旋转而出,笼罩全身,最下面是素色尖底。第一眼感觉惊艳,再看,则是千年岁月打磨出沉稳和内敛。

这是距今约4800年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尖底瓶。1971年陇西县首阳公社吕家坪出土,泥质橙黄陶,侈口,翻沿,细颈,折肩,腹部下收成尖底,腹部有系绳用的半圆双耳。施黑彩,颈部绘平行弦纹,肩部以下绘三组连续旋涡纹。

在彩陶中,马家窑彩陶制作工艺无疑是顶尖的。马家窑彩陶的残片断口,呈现一种淡黄色,比较薄,数千年后,依旧能感受到它的坚硬。而尖底瓶的水涡纹,画得一丝不苟,流畅婉转,一气呵成。马家窑是彩陶文化的巅峰时期,这件尖底瓶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器物。

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者是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1923年,他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文化类型,距今大约五千年左右。

3,尖底瓶,不是取水器

不过,长久以来,人们对尖底瓶的认识不足。上学时,老师们讲尖底瓶,激动于先民的创举,讲得神采飞扬,我们也惊叹不已。至今,还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尖底瓶放入水中,能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瓶口自动朝上在水中立起。这样,先民取水就轻松多了。

其实,此时对尖底瓶的评价,完全误读先民的思维。远古时期,先民尚不能凿井,从自然河道取水,无需如此复杂。其次,耳上栓绳提水,瓶子将会倾倒。

早在1988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博物馆孙霄与赵建刚通过实验证实了尖底瓶取水的谬误。因为,他们发现尖底瓶入水后,无论是在静水还是在河水中都不会很快地沉入水中,入水量一般不到瓶容积的1/3,且由于瓶耳过低,绝大部分尖底瓶在盛水后都因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 。

那么,先民制作如此多的尖底瓶,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人们作出多种推测,有干旱地区特有水器的猜测,有尖底插入地下作保温器皿的原始“暖瓶”之说,有原始的净水器,便于水中泥沙沉淀。

远古时,先民不会无缘无故做一个器物的,人力不足,物力匮乏,不会盲目地去搞什么形象工程。古人留下的器物,或为实用,或为礼器。尖底瓶用于礼器的可能性更大。

4,尖底瓶就是远古的的酿酒器

读《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先生说,尖底瓶不一定是汲水器,甲骨文的酉字,就有尖底瓶形象,他称小口尖底瓶为“酉”瓶,并推测或许放在玉琮之上。也有人言:尖底瓶多出现在干旱少水之地,与祭天、祈雨有关。想想,先民们双手抱着瓶子,围成一圈,祈求上苍,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幕。

不过,近年人们对尖底瓶的用途进一步作出研究。更大可能是一种酿酒器。人们发现,早期酿酒器,多是小口、鼓腹、圜底。这样便于发酵,也便于保温,减少蒸发,也能有效提高沉降率。学者们考证众多考古遗址的出土,并进行检测分析一些尖底瓶残留物的成份,认为它是一种酿酒器。《说文解字》中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而在甲骨文、金文、大篆中,酉字就是尖底瓶的形成。(见图)。而酒,则是水加酉。自古至今,酒是祭祀活动的必备。那么,尖底瓶也自然有祭祀的功用。

5,福字的最早源头来自尖底瓶

现在我们明白了,远古时期的尖底瓶,就是用来酿酒的器物。而酒则是祭祀天地鬼神的必备。故而甲骨文中的福字,写为双手拿起酉,把它展示给神灵。其实,甲骨文中的福字,就是先民们拿着尖底瓶,祭祀天地鬼神,为人们祈福。尖底瓶的两个耳朵,就是先民们两手端起来的把手。

由此,看来尖底瓶和福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毫无疑问,福字的最早源头,就是先民们使用的尖底瓶。

后来,福字字型也从甲骨文中样子逐渐演变,先是左右结构倒换,代表祭祀供奉双手也没有了。到小篆中,酒坛子竟讹变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接近人们看到了福字。而“畐”也作为“富、副、幅、辐……”等形声字。

过年了,祝大家五福临门,牛年大吉,牛转乾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